“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对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maa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 特征,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作用呈差异化状态。在苏北地区增加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增强“一带一路”重点城市数量的动态效应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苏中地区该效应则不显著,在苏南地区该效应呈显著负面影响。然而,增加“一带一路”重点节点城市数量、提高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均有积极作用 。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对区域内“一带一路”重点城市增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有增强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 跨境电商 区域经济
  一、研究背景
  江苏省内由长江而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多年来,苏南富庶、苏中苏北相对落后已成为外界论及江苏发展格局的常识。截至2019年末,苏南地区生产总值为56646.49亿元,苏中地区生产总值为20366.83亿元,苏北地区生产总值为22963.34亿元。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影响下,江苏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水平一直位居各省前列,但江苏省内不同区域(苏中、苏北、苏南)的资源、环境、人文等差异也使得各区域间发展失衡的问题日趋严峻。2015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省政府确立了徐州、连云港、南京、苏州四个“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江苏跨境电商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自2013年苏州成为江苏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城市后,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口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了苏州、南京、无锡等城市的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带动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江苏动能转换。“一带一路”倡议使跨境电商有力促进了我国沿线地区的产业转型,对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个地级市,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级市,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苏南地区的经济内生动力和外部推理较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远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尤其体现在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经济增长动力、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等指标上。江苏省的区域化格局沿地理位置的南北方向划分,严重制约了本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打破地域壁垒,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走向共同富裕,一直是江苏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对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影响,从WIND数据库、CSMAR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第三方网站搜集数据,并选取以下变量:江苏省人均GDP增长率RE作为被解释变量,省内“一带一路”重点城市数量YL、省内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对数Ln(EC)、省内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对数Ln(CB)作为解释变量,省内固定资产总额Ln(CL)、省内公共财政预算支出Ln(GL)、省内进出口总额/当地国民生产总值CD、省内第三產业增加值/当地国民生产总值IS等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以下模型:
  RE=β0+β1 InCBst+β2 InECst+β3 YLst+β4 InCLst+β5 InGLst+β4 CDst+β5 ISst+εst
  模型中s代表省内不同区域,分别为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t代表时间。
  根据描述性统计,各变量极值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标准差较高,说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其对外开放水平也呈现同样明显的区域差异。应用变量膨胀因子(VIF)检测各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发现最大VIF值为4.65,在最大接受值为10的范围内,基本排除多重共线性对各模型的干扰。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对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1.苏北区域的实证分析:以江苏为例,将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建立分模型,通过Stata稳健标准误进行分区域回归,从表1对苏北区域的显著性回归结果p值可以看出:参与“一带一路”的城市越多,对苏北区域GDP的增长率越有利。同时,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进出口额的增多,都对苏北区域的GDP增长有着显著促进作用。模型1-5的ΔR2即R2增量均显著,说明有新变量进入模型时模型能够有效成立。
  从表2对苏北区域的调节效应显著性回归结果p值可以看出:模型2说明苏北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能显著增强区域内跨境电商重点城市增多对区域GDP增长率提高的作用。模型3说明苏北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的增加,能显著增强区域内跨境电商重点城市增多对区域GDP增长率提高的作用。模型5说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显著加强了苏北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增多对于重点城市数量增加促进区域GDP增长率的提升作用。
  
  综上可以看出,苏北区域内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可以促进区域内“一带一路”重点城市增加对于区域GD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由于其处于经济相对发展期,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显著增强跨境电商企业的数量增多对于增加重点城市提升区域GDP的增长效应。并且,跨境进出口总额的降低,可能会使得苏北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多时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在区域重点城市增加时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更加分散,各企业的跨境电商平均进出口额将更低,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恶性竞争的演化,不利于苏北区域GDP增长的实现。
  2.苏中区域的实证分析。从表3对苏中区域的显著性回归结果p值可以看出:模型2说明“一带一路”重点城市的增加对苏中人均GDP增长率有着促进作用。模型3中说明苏中地区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增多对苏中人均GDP增长可能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模型4说明苏中地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对苏中区域人均GDP增长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模型1-5的ΔR2即R2增量均显著,说明有新变量进入模型时模型能够有效成立。   从表4对苏中区域的调节效应显著性回归结果p值可以看出:模型2说明苏中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增强区域内跨境电商重点城市增多对区域GDP增长率提高的作用。模型3说明苏中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越多,区域内跨境电商重点城市增多对区域GDP增长率提高的作用越强。模型5说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在苏中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对于重点城市数量增加促进区域GDP增长率的作用上并不明显。
  综上可以看出,苏中区域内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可以促进区域内“一带一路”重点城市增加对于区域GD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然后,由于其处于经济相对发展后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已经有一定的集聚规模,可能接近于规模边际,因此并不能对重点城市增多促进区域GDP增长的效应产生影响。并且,跨境電商进出口总额规模的不断扩大,尚不能影响跨境电商企业的数量增多对于增加重点城市提升区域GDP的动态效应,但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降低却对增加重点城市数量以促进区域GDP增长的效应明显不利。
  3.苏南区域的实证:从表5对苏南区域的显著性回归结果p值可以看出:模型2说明“一带一路”重点城市的增加对苏南人均GDP增长率有着促进作用。模型3说明苏南地区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增多对苏南人均GDP增长存在不利影响。模型4中说明苏中地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对苏南区域人均GDP增长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从表6对苏南区域的调节效应显著性回归结果p值可以看出:模型2说明苏南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抑制了区域内跨境电商重点城市增多对区域GDP增长率提高的作用。模型3说明说明苏南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越多,区域内跨境电商重点城市增多对区域GDP增长率提高的作用越强。原因可能在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增加,在区域内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重点城市的增多更有利于规模效应带来的资源获取便利,促进区域GDP的增长。模型5说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在苏南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对于重点城市数量增加促进区域GDP增长率的作用上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综上可以看出,苏南区域内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 可以促进区域内“一带一路”重点城市增加对于区域GD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然而,由于其处于经济相对成熟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有相当的集聚规模,已处于规模边际,因此对重点城市增多促进区域GDP增长的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规模的不断扩大,负面影响了跨境电商企业的数量增多对于增加重点城市提升区域GDP的动态效应。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实证发现:在江苏苏南地区,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对“一带一路”区域内GDP增长率有着显著负面影响,并且对“一带一路”区域内增加重点城市促进区域GDP增长的效应有着显著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随着区域内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多而愈发明显。其原因可能在于苏南区域在全国属于相对发达地区,资源相对集中,较易形成跨境电商企业的集聚效应。在跨境电商企业数量达到边际时,可能存在恶性竞争效应,并不有利于区域GDP的增长。江苏苏中区域的跨境电商数量对“一带一路”区域内GDP增长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但系数为正。其原因可能在于苏中的发展程度为苏南和苏北之间,跨境电商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但尚未达到边际,故其恶性竞争的局面尚不严重,尚未形成对区域内GDP增长的冲击。在苏北区域,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加对“一带一路”区域内GDP增长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能显著增强“一带一路”区域内增加重点城市促进区域GDP增长的效应,这种作用随着区域内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多而愈发明显。苏北地区回归结果的异同可能在于其处于相对经济发展期,尚未达到规模经济的边际效应,因而在增强跨境电商企业数量、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情况下尚能进一步刺激其区域GDP增长。
  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以江苏省的苏中、苏南、苏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划区域对比和实证检验,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实证支撑和案例背景。其次,本文区辨化的以实证发现江苏的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各自存在差异较大的跨境电商促进区域GDP增长的机制,实证结果可为江苏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在发达地区应侧重高质量发展,鼓励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严格控制跨境电商企业的数量,倡导有序竞争,规避恶性竞争的局面。在发展中地区,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跨境电商企业数量以构建集聚效应,逐步提高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目标,为区域GDP的增长培育潜力。
  参考文献:
  [1]黄国华.论马克思注意的区域协调思想及其当代实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
  [2]陈郁.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动”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87(09).
  [3]燕同亮.基于“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18).
  [4]马孝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7(05).
  [5]王亚娜.跨境电商下“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8,000(024).
  [6]郭建峰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负债水平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9(08).
  [7]朱林婷.“一带一路”引领跨境电商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杭州为例[J].特区经济,2021(01).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跨境电商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166)阶段性成果〕
  〔刘健(通讯作者),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刘春林,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以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代表,基于DEA-BCC以及DEA-Malmquist模型对企业静态及动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企业成果转化活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是导致企业成果转化效率下降的原因。提高北京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需要合理投入转化资源,提升转化成果质量,同时加快人才培育。  关键词:
目的比较应用流体树脂及渗透树脂对新萌的第二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该院口腔科就诊的87例患者,共计256颗第二磨牙,分别用流体树脂(A组)和渗透树脂(B组)对其进行窝沟封闭,分别于术后6、12、18、24个月统计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及龋病发病率。结果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A组和B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9.22%、100.00%和95.31%、9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P>0.05);而B组和A组龋病发
数字贸易拥有模式复合化、环节扁平化、主体普惠化、标的多元化、智能常态化等优势.中国跨境电商具有向数字贸易跨越前进的必要性,但遇到了传统贸易系统不灵敏、营销物流体系
摘要:“十三五”以来,我国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服务覆盖面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多式联运在运输结构调整和货运增量行动等方面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多式联运发展程度明显不均衡,东部沿海和长江、珠江等区域依靠航道和码头优势在铁水联运等方面发展势头较好,同时也从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市场主体培育、智能化技术渗入等方面为我国多式联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发展经验。进入“十四五”后,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将
摘要:药品国际参考定价标准制度能够有效规制药品价格。考察和比较欧盟主要成员国立法发现,只有确立药品可及和激励创新兼顾的基本原则,明确药品国际参考定价的主体,合理确定药品国际参考定价的参照国家,保障药品定价信息透明和公开,设立专门的药价裁定机构,平衡药品企业和药品消费者利益,才能在促进药品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药价偏高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欧盟药品国际参考定价标准  [HJ1.4mm]  
摘要:电商直播的模式为电商带来流量,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此同时,电商直播中也存在看重促销带货、忽略品牌宣传,依赖头部主播、忽略主播素养,强调用户体验、忽略服务细节等问题。电商只有尽快地从这些误区中走出来,用正面的品牌形象给消费者以信任感,用主播的专业素养给消费者以权威感,用周到细致的服务理念给消费者以舒适感,才能促进电商直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商直播误区  中国大陆2019年直播电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