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并发银屑病1例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前胸、后背增生性斑块20余年,右腹部掌大红斑、上覆鳞屑半年,加重2周.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前胸、后背出现数个增生性肿物,前胸部呈蟹足状,后背部为椭圆型扁平隆起红色斑块,质硬,表面光滑.皮损逐年增大,伴轻度瘙痒.半年前饮酒后于右腹部出现手掌大红斑,上覆鳞屑,后渐累及全身,多硬币至掌大,且于左肩胛部增生性肿物表面出现黄豆至蚕豆大红斑、脱屑,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诊为银屑病,经中药口服,皮肤康洗液外用等治疗后,银屑病皮损改善不明显,左肩胛并发银屑病皮损的瘢痕疙瘩较前减小.
其他文献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是近年被认识的一种疾病,被认为与自身细胞、体液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病变器官纤维化,并有显著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病变可以累及许
<正> 铀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重金属,属于放射性元素。天然铀有三种同位素:铀238、铀235、铀234。其中铀238占总重量的99.28%。三种同位素都是α辐射体,但半衰期不同。天然
回顾性分析我所皮肤科门诊2011-2014年诊断的12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皮损发生于面部12例,其中同时发生于躯干9例、上肢7例,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毛囊性丘
本文研究了V_2O_5—HNO_3—H_2SO_4消解法中各组份的作用机制,发现消解过程中形成的H(NO)SO_4是使有机汞化合物分解和随后影响还原气化一冷原子吸收法测汞重现性差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粮食样品消解的改进方法,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土壤和沉积物的消解方法——NaNO_2—HNO_3—H_2SO_4消解法,大量实际样品分析和实验室的初步研究表明,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有所提高。痕量汞的测
在研究了沙棘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的相关后,依此选择出性状项目,并环境因子项目,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出预测沙棘产量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际产量对理论产量的优势度,做为优树选
目的:评价自我护理小组(self-care group,SCG)对麻风受累者畸残和心理康复的成效。方法:每月组织SCG集会一次(40名成员),医务人员检查成员畸残康复情况和每日自我护理记录,成员间开
波段设置的有限性以及有限的观测角度限制了HJ-1CCD数据在地表反照率反演方面的应用。该文利用高质量的POLDER—BRDF(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数据集分别在植被、裸土、冰雪地物覆盖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因发热1周,皮疹伴腮部肿胀2天,于2013年12月27日入院。患儿1周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4℃,伴咳嗽,2天前出现面部及躯干四肢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多,伴瘙痒,并出现眼
经过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露伊莎杨、西玛杨生长快、主干通直、木材产量高,抗褐斑病。林龄4年时,西玛杨平均胸径为20.1cm,平均树高为13.4m,平均单株材积为0.1737m~3,而对照种沙
卡波西肉瘤( kaposisarcoma,KS)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 multiple idiopathic hermorrhagic sarco-ma),于1872年由Kaposi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