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有沧桑感的寓言式文本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zx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陶露阳(1992-),女,云南文山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苏童曾多次表示他最喜欢写的小说体裁是短篇,长篇于他而言是痛苦的经历,相对于短篇所获得的一致赞誉,苏童构造长篇的能力备受质疑。他把写作长篇小说看作是一种“野心”。获茅盾文学奖以后,在大众唏嘘他的“野心”已经实现的时候,他却又说:“写短篇,我享受的是轻盈的过程,这些年我这么喜欢写短篇,但还是停了下来,因为我的“野心”还没有实现,即使《黄雀记》得了茅奖,我的野心还是没有实现,我不认为它是完美的,我还是觉得有一部完美的长篇在招呼我。”不管怎么说,《黄雀记》于苏童而言应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小说作品,对于文学史而言,《黄雀记》以其独特的寓言式的手法,瑰丽特异的文本表现,也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独特的存在。
  在我看来苏童并不是一个全然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创作中包含着许多浪漫主义的因素;他也不是一个全然先锋文学作者,他娴熟的使用唯美诗意的语言意象,使其文本充满了古典韵味。《黄雀记》通篇充满了隐喻与象征,高度象征化的叙事空间和文化隐喻的多样性,大大拓宽了的文本的阐释空间,让文本展示出寓言般的深刻意蕴。与此同时《黄雀记》并没有为了塑造其寓言式的效果而把故事搭建在空中楼阁之上,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介入现实的方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黄雀记》所要展现的主要情节,少年保润将仙女捆绑在水塔之上,然而却是他的朋友柳生对仙女实施强暴,他背负属于柳生的罪名入狱。与此同时,这也是作家对于自身写作状态的隐喻,在世间螳螂捕蝉般的生命斗争背后,作家犹如黄雀般冷静地隐藏在表象背后,等待着捕捉一切。
  《黄雀记》全篇分为三个部分,可以看作是三个独立的中篇小说“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标题已经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三个主人公的人生轨迹。而在每一部分又分成了带有特殊指示的小标题的章节如“照片”、“魂”、“手电筒”、“祖父与蛇”等等,又像是几个短篇小说串联。采用有意味的小标题,标题内容简明的指示了内容线索,是苏童长篇小说的习惯,这或许表明了一位成功的短篇小说家在探索长篇写作时的态度,即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把写作调整到自己最为熟悉的轨道上来。
  切换了三个人的视角,各自的故事既独立又相互融合,充分吸收了照片的特性,一帧一帧地记录了三个少年的前程往事。三篇,三个人物角度,三个时间段,目的明确,不花哨。因此《黄雀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诸多短篇的合集。苏童把诸多的短篇集合在“香椿树街”这个狭窄的小巷子里,用他最擅长的写作手法来处理他的故事情节,构造他的艺术想象和隐喻。《黄雀记》的每一部分都是精炼的故事情节,服务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通篇在伏笔,暗示,寓言中将主题意蕴逐步展开,这也是《黄雀记》区别于其他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性。在这里苏童有意或是无意的告诉我们,寓言式的小说作品可以成功的塑造长篇。这种特殊的叙事策略使整个故事的推进和展开有一个明显的情节线索,条理分明,意味深长。
  苏童极富魅力和创造力的语言也为《黄雀记》所要表达的寓言式的效果增添光彩,《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语言风格,诡异绮丽的诗意般的语言,仿佛打开了身上所有的感官,敏锐地捕捉光、影、声、色,依靠触觉和味觉来体验世界,细腻的语言表达使看似不动声色的事物鲜活起来,充满了画面感。苏童善于把人的感觉物化为具体而又虚幻的事物,形象生动的表现人意识深处的情绪,《黄雀记》把这种对于鬼神的畏惧,对现实的担忧,以一种奇幻的叙述语言展开,给人以神秘瑰丽的感觉。一个好的寓言故事,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只有在想象当中,作者与读者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才能看到表象之下的深刻意蕴。
  苏童小说中常常出现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情节。弥漫着一种命运已经注定,人们再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操纵的命运悲剧观,在《黄雀记》中也是如此。在小说的开篇,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仙女)。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主人公们的生活走向了不同的轨道,如果保润没有去替祖父取照片,如果照片没取错,没有看到照片上仙女美丽而愤怒的脸“正用一种愤愤的谴责性的目光,怒视着这个世界,包括保润。”或许就不会让柳生帮忙接近仙女,就不会有水塔上的强奸案,和后来一系列的悲剧。而在小说结尾,祖父抱着红脸婴儿“怒婴”,代表着耻辱和愤怒继续生活下去。耻辱与愤怒似乎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女性无法摆脱的命运轮回,预示人们总会处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般无休止的纠缠与争斗之中。
  《黄雀记》三个人物,三段悲剧,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悲剧,它极力想要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内在肌理。怎样应对这个时代灵魂的出走?当小人物迷失在社会大潮中时应该如何抉择?怎样应对扭曲的人性和扑面而来的冲突与矛盾?苏童在《黄雀记》中,把人性、道德、伦理“浸入”社会现实的深水区进行拷问,在冗杂凌乱的生活世相中复现最真实的那个部分。《黄雀记》是一部携有沧桑感的寓言式文本,像一面镜子,以寓言的方式观照你我、观照社会、观照现实,记录这个时代的坚硬与柔软,生命的倔强与颓唐。而我庆幸的是,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的不都是绝望,还有对如何生存的质问与期待,对人类的悲悯与祝福。这是一个作家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良知,也是一个小说家所要肩负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 要:《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毕生唯一的作品,它以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成长之路。郝思嘉的情感经历是小说中可圈可点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以郝思嘉的爱情和婚姻经历为例,一方面论述埋葬心造的爱情的可悲,另一方面从女性视角出发,论述女性要珍惜生命中幸运出现的“白瑞德”。  关键词:飘;珍惜;爱情和婚姻  作者简介:宗小柳(1995.12-),女,河南周口人,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太极八卦图是宇宙的象征,太极图是地球的象征。通过观看《太极图是地球的缩影*上》,了解了太极图阴阳的奥秘,在秦贵森教授的解说下,阴和阳变成了两条在一个圆中互相追逐的小鱼,给人一种永恒的动感,这就是大自然和谐的一种状态,从微观来看,就是人类和谐的一种状态。一个人生命的延续需要动力,身体和灵魂
摘 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些传统的以放牧为生的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文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影片以儿童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工业化对“水草丰茂”的破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引人深思。  关键词:电影;视听语言;工业化;环境;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4
摘 要:当代作家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在2011年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主要以界岭小学民办教师的“转正”事件为主要情节。本文主要通过民办教师在转正过程中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来彰显他们的人格魅力,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深思和对人性最深邃的思考。  关键词:《天行者》;民办教师;善良;热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
项目课题:本文为陕西省教科所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基于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研究——以汉中市为例;项目编号:SGH140748。  摘 要:传统文化艺术是对特定历史、特定地理特色乃至特定地方文化的影射,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精神支柱,如何让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物质形态展现出来,并顺利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是地方部门一直不懈的努力,本文以汉中地区传统文化为例,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应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B30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意识研究)。  摘 要:在跨越中西文化的文学领域中,美国华裔诗人施家彰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濡染,加之与西方文化经验的介入,其诗歌艺术风格兼具中国审美实践“相对性”的诗情韵味与西方美学理念“自足性”的美感特质,个人生命体验的参与使其诗风更饶独异迷离之美感韵致。  关键词:平和之美;激越之美;生态美韵;跨文化场域  作者简介:曹
摘 要:语言作为作家、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媒介,给予了文学生命,那么它必然对其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它本身的局限性、差别性也会对文学产生巨大影响。语言是文学的媒介仅仅是它的延伸功能,本质上,语言符号是人类创造出的理解世界的手段,并以此相互交流。语言所构成的思维模式、内心感受、表达方式等等因素都直接控制着文学的产生及其形态。  关键词:文学;语言;控制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
一片红叶  飘落了  距我的瞳仁如此之近  我无力挽回它落地的一瞬  那不舍离去的泪水  洒满了四季  在我回顾织就的网里  想寻找它绿色的旅程  也许不能  用一首残缺遗憾的诗  表达我的崇敬  也许不能  用一首傷感怀旧的歌  表达我的心意  这是怎样的一个秋啊?  我把思念贴在红叶的背面  我把夕阳揉进血液相连的肢体  我抬眸、我低头,  我查阅泥土深葬的住处  阳光依旧,一片红叶  甘受飘
摘 要:当今保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环保”已经成为各级别世界首脑峰会的主要议题。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践行环保刻不容缓。回顾历史,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态理念于今有着启迪意义,其与自然生态合二为一的传统生态观与当年欧洲殖民者对于生态所信奉的“人类至上”的观念是激烈碰撞的二元。但看似神圣无缺的北美“生态印第安人”生态观是否真的完美、真实是需要结合对其质疑辩证看待的。  关键词
点石成金,那是传说中才有的法术,但“插纸成金”,周赏涛就有这个本事。在西四北八条的“巧手心艺”店,笔者见识了他的插纸功夫:铁臂阿童木为维护世界和平,正机警地观察周围动向,机器猫摸着肚子上的百宝袋,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凯蒂猫穿着漂亮的裙子正在“臭美”……这些神态逼真的卡通作品全是用长5厘米、宽3厘米的小纸片叠成三角形插出来的,而且全都出自周赏涛这位“80后”的老爷们儿之手!  一分钱菠萝引发创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