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谦逊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越来越感受到,文字不是滋润“虚荣之花”的甘霖,它能证明我存在的价值,它是我内心和大脑的回放及再现,它给予我的不应是虚无的自信,而是畅快淋漓的满足感。
  在年少时,每当别人夸我的作文时,我一颗小心脏突然像蹬上了弹簧,“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血液加速供应,脸庞现出玫瑰色,犹如饱饮了葡萄酒似的,绽放出得意的花样。
  我咬着大拇指,在心里深深地一遍又一遍享受那份荣耀。那时的我,置身在一个纯真且天真,稚嫩又无畏的年纪。我家境一般,长相也不出众,在内心慢慢生出渴望被看到,被关注的花苞时,我发现写作成了浇灌它的“及时雨”。
  一开始是老师的夸赞,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朗读;然后学校的红领巾电视台也会播放我的文章;接着参加校级、市级以上作文比赛,如愿获奖……一切看似水到渠成,很多人认识我了。大人们会说,那是个小才女;同学们会说,对,就是她,写作文超好。
  欣欣然地学习生活,结识新伙伴。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有信心,直至遇到了她——栖霞。很美的名字,长得也漂亮,关键是能写得一手好文。新学期不久,她便在语文上崭露头角。老师讲到萧红,当我暗自窃喜,正准备举手时,她已经被点了名,站起来,气定神闲地侃侃而谈。她也知道!什么“民国四大才女”,长篇小说《呼兰河传》,31岁英年早逝……大家把掌声送给她。”我有些木然地拍手。这之后为她鼓掌的次数越来越多。天知道在每一篇作文的背后,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假期里海量地阅读中国文学,外国名著;读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写作或回答问题之前必经过精细的构思。我希冀着我的每次发言,每次动笔都能胜她一筹。可她就是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四两拨千斤般避开我所有的招数,然后轻易地交出一份更完美的答案。她像故事中的女主角,轻盈且洒脱地走在我的前面,步步生莲。她才是真的“才女”,有着站在高处睥睨我的天赋,而我俨然是个配角,绞尽脑汁想超越,却次次败走麦城。
  倏忽间,我有些意识到,和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相比,我譬如蜉蝣,渺小得很。后來年级分班,我和栖霞就此分开。但我仍然觉得她就在我身边,当我的发言获得掌声一片时,当我的作文又得到高分时,我会想,如果是栖霞,她会怎样作答!
  后来,我考上大学,她却没有。我知道她偏科很厉害,也从别人口中晓得,这个非常有想法的女孩,在青春期中,构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并任其野蛮生长。她在课上看小说,她不做作业,她逃课旷课……
  我始终记得当年,穿着格子衬衫的她缓缓地站起,稳稳地吐出一串串妙语连珠,她的皮肤不白,眸子却清亮清亮,像夜空中闪耀的星星。她喜爱阅读,才思敏捷,描写景物栩栩如生,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我听着她的那些消息时,心里禁不住微微一痛!
  至今,我都没有放弃创作,在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起劲,即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并没有什么创作才华,只是比别人多了些创作冲动罢了。也正因如此,我退去了少时的张狂,谦逊地对待每一次执笔,每一句别人的评价。
  它的确是我的骄傲。我想,只要有一颗谦逊之心,它会一直成为我的骄傲。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公众微信平台
其他文献
四月浪漫的春末。石耳山里,一切都那么自然纯朴。处子般寂静的山谷里,感觉一切都在静静地酣眠,能听得见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听得见每一声虫鸟的啾啁。  “石耳连纵势插天,徐行步步踏云烟。扪萝直上高峰顶,千里湖山聚目前。”“碧桃烟暖晓猿啼,海日浮光泰华低。仙子应怜行客远,片云载雨下吾溪。”想到这些古人游石耳山留下的脍炙名篇时,心中总会泛起诗一般的意境,心中庆幸自己出生在它的脚下,喝着它的乳汁,倾听着有关它美
期刊
上午,大巴车停在鄂尔多斯亿昌博物馆旁边的马路边。走出车门的刹那间,明亮的阳光扑面而来。眯眼仰望,天空湛蓝,洁白的云朵如棉花绽放,几只小鸟掠空而过,瞬间没入远处的绿荫丛中。风过树梢,带来梭梭草和沙柳的气息。  穿过空旷的广场,走到博物馆大厅前面,抬眼看到我国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题写的“亿倡博物馆”五个金色大字。面对那笔力凝重,线条流畅,字迹端正,既苍润挺拔,又飞扬灵动,如行云,似流水的墨宝,想到自己
期刊
五月的天气,在西北勉强算是春天的尾声吧。出门那天尽管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我还是按计划,和友人去了四十眼泉。  一路上濛濛细雨,天阴沉沉的,大团的乌云压顶,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透过半开着的车窗,雨点飘洒进来,凉凉地沁着皮肤,兴奋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降温,和友人畅谈,时间不觉间飞快流逝。  行驶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疏附县乌帕尔乡4村的四十眼泉。天气不知何时晴了,水洗过的天空呈现碧蓝色,如纱的几缕白云漂
期刊
当我一耳刮子扇过去时,我儿子的眼泪在眼框里打着转又被他硬生生的吞没了。他把拳頭握得紧紧的,骨节快要顶破了拳头的皮肤。可是却一只手都没有扬起,始终贴在自己的裤缝上,哽着声音说:“如果你不是我妈的话……”然后侧身绕过我的身边,从二楼蹭蹭地下到客厅摔门而去。  只听到摩托发怒的声音消失在小区的昏暗中。  重重的关门声震得我发蒙,额头与鼻梁骨之间突突的跳个不停,像是穿梭在里面的一根刺。我独坐呆在二楼沙发上
期刊
秋葵用柔软的双肩挑起了母亲的重担。在儿子一声声“妈妈”的稚嫩童音中,唤醒了自己活着的意义……  还是在孩提时,懵懵懂懂的秋葵,看见妈妈在生弟弟时,昏过去了。在血泊中啼哭的是个男婴。响亮的哭声却怎么也换不回沉睡的母亲。秋葵胆怯地望着出出进进的人们。直到简单的丧事后小姨才明确告诉她:妈妈因为生小弟弟而去世了。  父亲没有精力和能力再去续弦。当爹又当娘的日子是难熬的。秋葵从小学会了看父亲的眼色行事,到了
期刊
莽莽蒙古高原,马背民族甩鞭驰骋;浩浩鄂尔多斯,摩天大楼鳞次滚滚。长天阔野,一座新都耸塞北;融古纳今,博馆藏宝凝时空。  东胜亿昌,博物馆名。亿指繁多,数不胜数;昌曰兴隆,传世无穷。文物书画,国之历史见证;古玩碑帖,民之心胸寄存。  书画出名家,挥毫泼墨窥见作者真性情,今日价值连城;碑帖映春秋,精雕细琢展现时代大风云,后人争睹芳容。亿昌博物馆,东胜区有名。馆藏属私家,服务惠众生。你浓缩古老东胜文化,
期刊
一人,一狗,一花,一世界。  “熊猫”是邻居家的狗狗,因外形极似熊猫而得名,去年叶子回家的时候,它个头还小。因为邻居要上班,没有时间管它,所以它就成天在叶子家里转来转去。  它只吃肉,不吃饭,也不吃水果或者蔬菜。当叶子吃饭时,它就坐在叶子的脚跟旁,一动也不动,两只清澈的眼睛就那么瞪着叶子,深情而认真,心无旁骛,让叶子不由自主地就喂它吃了。  叶子还清楚记得去年回家时,它跟着一起散步,因为走得太远,
期刊
有一种文明叫驿道  出生至今,五十四年间我居住的地方依次是都江堰、重庆、万源、白沙、龙泉驿。这些地方,要么傍河流,要么穿古道,要么河流古道兼而有之,无一例外。  但这不是孤案。  人类的落居、社区、城池总是沿着河流与古道布局的,先前的人类更是。就承载人类栖身的载体而言,古道是文明的产物,河流(不含运河)却不是——早在文明萌芽前,河流就在那儿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两河(底格
期刊
瞬间的决定  我独自坐上从鄂尔多斯到阿拉善左旗的长途大巴,一路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沿途快速流走的风景。  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头顶上的白云或绵绵如絮或漫漫如雪,聚散无常、变幻莫测。  草原是绿色的海洋,浩瀚得无边无际。蒙古包就像硕大的白色蘑菇,从草地上钻了出来,星星点点。  当文友热情邀约去阿拉善时,似在冥冥之中,有一双无形的手拉着我,让我决定了渴望一次灵魂的放逐,一次没有提前计划的远行。  在
期刊
阿里的冬天来了  阿里山上,从21日开始的大风吹了两天两夜,吹的人头发干枯、皮肤缺水、口鼻干燥、尘土满身,终于在秋分的这天下午吹走了持续了四五个月的艳阳天,吹来了阴云漫天的雨雪天。当天晚上,风住雪至,零碎的雨雪飘飘洒洒而来,我们下榻的陕西大厦开始供暖,阿里的冬天已不容置疑地到来了。  远处望去,云雾中笼罩着的燕尾山和连绵的山脉,朦朦胧胧中勾勒出山体雄奇的轮廓,山梁上的五彩经幡和已经被薄雪覆盖的山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