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宝贝

来源 :家教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许多学生讲过一个道理:错误是宝贝。
  由于错误我们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多数人来说,做一堆题,做错的题目虽然是少数,但不要因为少,或者错误原因简单而忽视它。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如果对待错误的态度不理想,或者是缺乏理想的方式解决错误,错误将不仅会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发生,而且会是经常重复地发生。所以对错误一定要善待、严逮。只有这样,你的空白才会越来越少,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我的训练班上曾经有个小学生,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老师在课堂上出一道题目,他往往是班里做题最快的学生,但考试成绩总是一般,他的母亲非常着急,与我谈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说“这孩子太粗心了,该怎么办?”我对这个小孩的作业本进行了检查,发现一个特点,关于数的概念,这位同学掌握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数字很大,比如50,000,他可能写成500,000或5,000,经常多“0”或少“0”。鉴于此,我对他建议,每次写完结果后都数一数结果的位数,看看“0”的个数对不对,平时把所有的错题都重抄一遍,并注明是怎么错了,为什么错了。孩子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没有多久,孩子就觉得很烦,不大愿意继续,我就对他说:“你先耐着性子做一个星期,感觉一下效果,如果不好,你可以不做。”过了一个星期,孩子的总结是“现在我对学习有一种浮出水面的感觉。”因为他以前认为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许多错误的原因也不是由于不会,所以错了也就错了。而现在由于怕不小心犯错还得重新做,为了避免这种麻烦,所以做作业的时候比以前细心多了;所以错的题目也就少多了,心里感觉很好,自信心大大地得到了提高,就从心底说出这令我很欣赏的一句话。
  其实提高也好、转变也罢,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把错误收在眼底,捏在手里,放在心里,想错都难!
  许多同学在拿回作业本后,通常只是看看老师有没有判“优”,甚至看都不看就收起来了,所以即使看见了红叉也无动于衷。
  也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考试中遇到了平时做过的题目,但却不会做了;平时做错过的题目,考试的时候又做错了。
  每一次考试回来后,家长经常会迫不及待地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好则喜而夸,差则恼带骂。可对于丢了多少分,都丢了什么分,为什么丢了这些分,对这些重要的问题却不怎么关心。
  为什么很多人不仅不能避免不该犯的错误,而且还使错误的比率提高!小的时候能考双百,大的时候却越来越低,是功课难了吗?当然不是!我接触过的许多学生对错题缺乏耐心,作业练习中出现了老师的红叉后,感觉很不顺眼,所以通常不想也不再多看一眼。有时对孩子作业比较关心的家长会问道:“怎么错了?”孩子通常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小心!”就这样把一个错误的问题“大化小,小化了”地放过了。如此轻易把错误放过,其实就是放虎归山,后患自然无穷啊。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平常做错的题目,在考试中又出现了,但还是没做出来,或者还是做不对。你不把错误当回事,错误也不把你当回事!
  现在许多学校里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不把考试卷子发给学生,即使发了,也很快收回,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不能很好分析卷子中的错误,也就不好把握自己这段时期学习的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不知道自己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课业的掌握势必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很多同学和家长大脑里有这样的意识:错误是不好的,但错误是难免的,发生了也是应该的。似乎认为只有无知才算是真正的错误。这样对错误的几分默许、几多轻视和忽视,就是对“错误”认识的最大错误!
  错误人人都会有,但就是由于对错误的态度和做法不同,所以人和人的结果也不一样。
  有一年的暑假,我带着8名十一二岁的孩子自费去北京旅游。为了更好地实现我的想法——玩并锻炼能力,我们没有通过旅行社的安排,所有的旅行路线、旅游景点都是由我和孩子们自行设计安排。
  这是一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集体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实验。出发前,我对所有孩子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1)出去后每日写一封信给家里,每日背一首宋词,每日写一篇日记,每日做好第二天的游玩计划,无论多晚,没有完成者不能睡觉。
  2)不许自行离队,每人自带水壶,如果喝完了也不许买饮料。
  3)只许乘坐公共汽车,不许打车。行程安排:参观天安门,若干公园,中国科技馆、大学等地。
  到了北京,我们选择在清华大学附近的招待所住下,其中为了选择多少价位的住宿,孩子们讨论了许久。住下来后,我们便去校园里参观游玩。
  我对孩子们讲:“大家都知道清华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学府,这里的学生也可以说是最优秀的。我希望你们以后也都能来这里深造,但怎么能考到这里,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到这里,大家不妨向这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取取经。”
  很幸运,没有走多远,我们就碰到一个大一的学生愿意接受我们这非正式的采访……
  
  “你平时学习有什么经验吗?”
  
  这时候孩子们的眼睛盯着他,这位大学生似乎不知道怎么说好,想了想,说道:“其实平时也没有什么。我想首先是——听课,我会很认真地听;作业按时完成,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些补充练习,考试前复习,呵呵!很正常,按部就班呗!”
  这样的回答好像并不能满足孩子们,因为所有正常用功的学生,无论成功与否,所做的事情的环节其实都差不太大,那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是什么原因使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的成绩却依然在徘徊?
  
  “那你平常做完作业检查吗?”
  
  “基本不检查。有时候难一点的题目可能会回头再看看解题过程是否正确。”他很直率地说。
  这样的回答令同学们都感到有些诧异,一起看着我,似乎说赵老师你平时怎么老让我们做检查?瞧,人家清华大学的学生都不做检查。
  我觉得今天真是运气好,清华大学的学子就是棒啊!
  “那你作业和考试中从来都不出错吗?”
  我又故意问道。
  大学生肯定地回答:“当然会出错。但我都会把所有的错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看看错的原因,然后把对的解写出来,平时会看一看,做一做,考试前还要再看再做。”接着又说:“所以考试中,我基本都能做对,即使做得不好,那也是因为不会,可以这么说,做的就一定是对的,不对一定是因为不会!”话说到这里,同学们似乎都明白了什么。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想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
  平时和学生们讲如何对待错题,为什么要检查之类的话很多,但似乎都不如这个清华学生几句话留给他们的感触更深。就这样,这次旅游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说到这儿,性急的家长也许会说,我们已经明白了要认真对待错误,可,为什么孩子们总是要犯错?
其他文献
柯兆银:邹老师,您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几十年来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您认为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邹宗孟:要有学数学的兴趣,热爱科学。美国有个女博士,大学毕业后,几十年生活在非洲的原始丛林里,观察研究猩猩,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她的周围有野兽出没,经常被黄蜂叮咬,可她毫不在乎。法国有一对夫妻是火山研究专家,他们总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正在喷发的火山,进行科学研究,最后,他们
期刊
摘 要: 从八个方面全面研究分析了我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提出了不足之处和建议,为泉州市高职高专的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阳光体育;开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贯彻落实[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牢固树立“
期刊
邹束英:9岁。5岁时成功从人贩子手中智慧逃脱;6岁时用10个月读完小学课程;7岁时跳级进入湖南永州市江永县新星学校初一年级学习;擅长英语和写作。    “伯乐”爷爷    1996年5月12日,邹束英出生时,正值蒲公英盛开的季节,爸爸为她取名“束英”,希望女儿将来能像蒲公英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  小束英的启蒙教育是由爷爷完成的。爷爷邹新生,曾经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他做过许多工作——报社编辑,政府
期刊
在我和女儿有了第一次用“条子”交流彼此想法的方式之后,她像突然发现了“自由通道”一样,把平时特别想说,但没有机会,或被大人的气势压下去的想法一一写在信里“发送”给了我。    小孩子的眼睛和大人的不一样,心就更不一样了    有一天,女儿在画画,她爸爸站在边上看,不停地纠正她。说她画得不像,一连六次要求她重画。最后,孩子一边流泪,一边画。此刻,她的心早已不在画画上了,而且心中还有一股气正在和她爸爸
期刊
最近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同学对我说,很多美国青年对父母还是知恩图报的。他们在学校的时候经常说,将来他们工作以后,要把自己的70%乃至80%的工资交给母亲,孝敬他们,因为他们为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那么,母亲为我们究竟付出多少呢?美国青年女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提倡应把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量化,给她们应有的肯定。她指出,母亲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以获
期刊
时下,有一种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双性化教育”。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指父母有意识地对儿子(或女儿)进行女孩式(或男孩式)的培养。这种家庭教育新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使儿子温柔而细致、女儿刚强而勇敢,兼具双重气质的孩子,往往智力、体力和性格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笔者最近采访了鹰潭一位尝试过“双性化教育”的母亲,她成功的育子经验,也许会对您有一定的启示……    一   
期刊
萧晓都满10岁了,还分不清左右方向。问她哪只手是左手,她常常很迟疑地举起右手,看到父母恼怒的目光,又赶快换成另一只手。很多家长都像萧晓的父母一样担心: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还出现左右不分的情况呢?难道是发育迟缓?还是孩子有什么“毛病”?另一部分家长则完全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他们抱着“分不清左右没什么了不起”的观点,认为只要孩子在学习上抓紧一点,能跟上功课就行,至于“分清左右”,那是早晚的事
期刊
猜一猜  正确裁决    靠淘金起家的富翁西德尼,临终前把他的两个伙伴叫到床前,告诉他们一个不为人知的矿金产地,允许他们到那里淘金,前提是他们永远不把秘密外传,并且只去一次。他们签定的契约上规定:两个伙伴——泰尔和汉森,或者他们的随从,只要能将金子背回西德尼的家,无论数量多少,都将归背者所有。  第二天,他俩起程了,一头骡子驮着他们的工具和食物。半年之后,他们淘得的矿金足够多了,便铸成一块长1英尺
期刊
如果你是那只童话中想吃掉三只小猪的大灰狼,你会怎么吃掉小猪?  1、 从烟囱爬进去  2、 用棍子把门砸碎了进去  3、 学猪妈妈叫开门  4、 在门口等小猪失去警惕自己出来  5、 用烟把小猪熏过去    答案:  1. 选<模仿猪妈妈声音骗开门>朋友【你心智成熟,足以当别人心灵导师】  你幼稚指数40:这类型人会用言语做沟通方式跟人家做进一步交谈,处理事情时候会很有耐心而且能够抓住人性。  2
期刊
技巧01 规定做作业的时间    通过为每一项作业规定“一定”的时间——可以是15分钟,也可以是半小时——尽量孩子保持新鲜感,不会因为长时间做某件相同的事情而感到厌烦。  前提是你必须知道每一项作业最少需要的时间,以便能够确保他们在做这项作业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技巧02 列清单    帮助孩子养成列清单的习惯。清单的对象可以是家庭作业、家务琐事或者提醒他要做的事情以及要带到学校去的东西。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