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最初由当时的传教士发明以用来调剂刻板的教堂生活,渐渐地传入法国宫廷,并很快成为当时贵族的一种娱乐游戏。简单来说,网球运动的起源及演变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普及和形成在美国,目前盛行于全世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项目与内容有了新的要求。在保持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外,融运动、健身、社交于一体的类似于网球运动之类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正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运动项目。初中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球运动也日益得到开展与重视。目前,许多学校高度重视网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因为网球运动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运动项目,而且又很受学生的欢迎。所以,笔者结合自己在网球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与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使网球教学更加有效。
一、网球场地保障
运动场地是进行运动的必备条件。一片标准网球场地的占地面积不小于670平方米(南北长36.6米×东西宽18.3米),这一规格也是一片标准网球场地四周围挡网或室内建筑内墙面的净尺寸。在这个面积内,有效双打场地的标准尺寸是:23.77米(长)×10.98米(宽),在每条端线后应留有余地不小于6.40米,在每条边线外应流有余地不小于3.66米。在球场安装网柱,从两个网柱的中心测量,柱间距是12.80米,网柱顶端距地面是0.914米。
在一些新建的学校内,网球运动场地基本上都有配备,问题只在于场地片数的多少。而一些老的学校,因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造,校园内很难找出相应的空间来作为网球运动的场地,所以我们必须在场地的建设上动一番脑筋。例如,1.外联,可以积极联系拥有网球场地的相关单位或部门,通过双方的协商,采取借用或者租赁的方法,由教师统一带领学生,在具体的时间前往具体场地进行网球运动的教学。2.内改,可以将学校内的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地改为网球场地,譬如在相关球场内划上网球场地线,埋下球网柱桩,建成共用的场地,在进行网球运动教学的时候,将场地进行重新的布置,这样的做法在许多学校得到运用,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节约了经费与场地资源。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建筑的楼顶上建设网球场地。
二、师资力量配备
通过笔者的走访了解,目前初中学校内的网球教师相对来说较少,一般来说都是其他专业通过培训或者自学后转项或者兼项的。这种现状是目前制约基础网球运动水平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抛开学校政策方面的因素不谈,我认为首先还是应该在现有的师资力量上进行发掘与培养。1.选派体育教师中条件优秀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圆形小球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讲究旋转、线路、落点、变化、力量的,只要具备较好的悟性以及身体素质,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网球教师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2.外聘专业的网球运动员来进行网球教学,因为毕竟是专业从事网球运动的,相对来说水平会高一点,这样对于学生的网球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上两种方法我校都实际运用过,具体效果还是能够得到校方与学生认可的。
三、多种教法掌握
有了场地保障之后,我们面对的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球教学,一片网球场地就这么大,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那么效率就太低了。
1 足球式网球教学法
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击球时转肩的动作感觉和训练灵活的脚步。在网球场上,师生双方站在球网两侧的发球区中线上,教师手拿一只小足球,模仿正反手击球的动作将球抛给学生,球的落点随意选择,但是必须在双打线之内。可以先从左右移动开始练习,然后逐渐加入前后移动,形成左右前后移动。必须注意的是正反手抛球时使用双手,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转肩的过程。
2 战术区域划分教学法
目前,初中学校对于网球运动的教学基本上以单纯的技术为主,例如发球、正反手击球、随球上网等等。应该说,在基础的网球教育层面里这样的一种思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单纯的技术教学中很少渗透进战术,而在欧美的大部分网球强国的青少年网球训练教学中,在教授任何一种技术时都以战术目的为基础。因此,他们的网球教育者们特别强调场地的概念,注重从功能上对场地进行划分,他们常常将场地分为进攻区、防守区和过渡区,而在相应的区域内所运用的技术就必须基本上符合相应的战术要求。这样一来,学生们从开始练习最基本的技术的时候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次击球的目的所在以及其在整个技术组合中的地位,这样的一个技战术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避免了机械的练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心理训练法
心理训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有计划地逐步地改善学生的心理条件,以使学生在训练比赛中能够稳定地运用发挥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或比赛中头脑清醒,动作技术流畅连贯,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非常清晰,能游刃有余地把技术动作做充分、做完美,能够在遇到消极念头或困难时给予正确地、及时地引导。
四、运动保健恢复
网球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的优秀运动项目。网球运动可以提高运动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是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优秀运动项目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对运动着造成一定的运动伤害,如我们俗称的“网球肘”。“网球肘”是一类肘关节周围的肌腱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肌腱遭受反复微小的创伤,加之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肌腱不能完成自我修复,从而造成运动者肘关节外侧酸痛难耐的一种运动损伤。
运动者初患“网球肘”时,如果能在初始阶段得到恰当的治疗,通常很快就能痊愈;但如果不去及时治疗,往往会进入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为彻底治愈带来很大困难。例如,可以限制学生运动进行休息,涂抹一些扶他林、活血散淤的红花油之类的药物,经过6周到3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使肌腱获得痊愈。
作为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放松相关部位,控制运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网球肘”是不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
五、结语
在初中学校中开展网球等新兴的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不断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在推广这些新兴运动项目的时候,我们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对于这些新型项目的认识与掌握,其次是综合使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项目与内容有了新的要求。在保持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外,融运动、健身、社交于一体的类似于网球运动之类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正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运动项目。初中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球运动也日益得到开展与重视。目前,许多学校高度重视网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因为网球运动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运动项目,而且又很受学生的欢迎。所以,笔者结合自己在网球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与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使网球教学更加有效。
一、网球场地保障
运动场地是进行运动的必备条件。一片标准网球场地的占地面积不小于670平方米(南北长36.6米×东西宽18.3米),这一规格也是一片标准网球场地四周围挡网或室内建筑内墙面的净尺寸。在这个面积内,有效双打场地的标准尺寸是:23.77米(长)×10.98米(宽),在每条端线后应留有余地不小于6.40米,在每条边线外应流有余地不小于3.66米。在球场安装网柱,从两个网柱的中心测量,柱间距是12.80米,网柱顶端距地面是0.914米。
在一些新建的学校内,网球运动场地基本上都有配备,问题只在于场地片数的多少。而一些老的学校,因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造,校园内很难找出相应的空间来作为网球运动的场地,所以我们必须在场地的建设上动一番脑筋。例如,1.外联,可以积极联系拥有网球场地的相关单位或部门,通过双方的协商,采取借用或者租赁的方法,由教师统一带领学生,在具体的时间前往具体场地进行网球运动的教学。2.内改,可以将学校内的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地改为网球场地,譬如在相关球场内划上网球场地线,埋下球网柱桩,建成共用的场地,在进行网球运动教学的时候,将场地进行重新的布置,这样的做法在许多学校得到运用,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节约了经费与场地资源。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建筑的楼顶上建设网球场地。
二、师资力量配备
通过笔者的走访了解,目前初中学校内的网球教师相对来说较少,一般来说都是其他专业通过培训或者自学后转项或者兼项的。这种现状是目前制约基础网球运动水平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抛开学校政策方面的因素不谈,我认为首先还是应该在现有的师资力量上进行发掘与培养。1.选派体育教师中条件优秀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圆形小球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讲究旋转、线路、落点、变化、力量的,只要具备较好的悟性以及身体素质,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网球教师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2.外聘专业的网球运动员来进行网球教学,因为毕竟是专业从事网球运动的,相对来说水平会高一点,这样对于学生的网球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上两种方法我校都实际运用过,具体效果还是能够得到校方与学生认可的。
三、多种教法掌握
有了场地保障之后,我们面对的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球教学,一片网球场地就这么大,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那么效率就太低了。
1 足球式网球教学法
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击球时转肩的动作感觉和训练灵活的脚步。在网球场上,师生双方站在球网两侧的发球区中线上,教师手拿一只小足球,模仿正反手击球的动作将球抛给学生,球的落点随意选择,但是必须在双打线之内。可以先从左右移动开始练习,然后逐渐加入前后移动,形成左右前后移动。必须注意的是正反手抛球时使用双手,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转肩的过程。
2 战术区域划分教学法
目前,初中学校对于网球运动的教学基本上以单纯的技术为主,例如发球、正反手击球、随球上网等等。应该说,在基础的网球教育层面里这样的一种思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单纯的技术教学中很少渗透进战术,而在欧美的大部分网球强国的青少年网球训练教学中,在教授任何一种技术时都以战术目的为基础。因此,他们的网球教育者们特别强调场地的概念,注重从功能上对场地进行划分,他们常常将场地分为进攻区、防守区和过渡区,而在相应的区域内所运用的技术就必须基本上符合相应的战术要求。这样一来,学生们从开始练习最基本的技术的时候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次击球的目的所在以及其在整个技术组合中的地位,这样的一个技战术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避免了机械的练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心理训练法
心理训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有计划地逐步地改善学生的心理条件,以使学生在训练比赛中能够稳定地运用发挥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或比赛中头脑清醒,动作技术流畅连贯,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非常清晰,能游刃有余地把技术动作做充分、做完美,能够在遇到消极念头或困难时给予正确地、及时地引导。
四、运动保健恢复
网球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的优秀运动项目。网球运动可以提高运动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是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优秀运动项目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对运动着造成一定的运动伤害,如我们俗称的“网球肘”。“网球肘”是一类肘关节周围的肌腱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肌腱遭受反复微小的创伤,加之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肌腱不能完成自我修复,从而造成运动者肘关节外侧酸痛难耐的一种运动损伤。
运动者初患“网球肘”时,如果能在初始阶段得到恰当的治疗,通常很快就能痊愈;但如果不去及时治疗,往往会进入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为彻底治愈带来很大困难。例如,可以限制学生运动进行休息,涂抹一些扶他林、活血散淤的红花油之类的药物,经过6周到3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使肌腱获得痊愈。
作为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放松相关部位,控制运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网球肘”是不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
五、结语
在初中学校中开展网球等新兴的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不断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在推广这些新兴运动项目的时候,我们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对于这些新型项目的认识与掌握,其次是综合使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