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阻断肝静脉对肝创面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永久阻断肝静脉后对肝脏手术患者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9例在结扎右肝静脉情况下行肝右后叶肝脏肿瘤切除术(结扎组)和9例缝扎肝静脉(左4、中3、右2)(缝扎组)控制近第二肝门肝损伤大出血后患者腹腔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变化,并与同期同部位未行肝静脉结扎的36例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和1 5例按其它方法处理的合并肝静脉损伤的近第二肝门肝损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结扎组、缝扎组患者术后立即出现转氨酶增高,但无明显黄疸,术后1周肝功能均全部恢复正常;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一期愈合率1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温生理盐水(42℃)腹腔持续灌洗诱导胰腺表达Hsp70及Hsp70在AP中的作用.方法温生理盐水(42℃)持续灌洗大鼠腹腔30分钟,术后每4小时检测大鼠胰腺Hsp70的表达情况和血清
目的探讨小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我院小肝癌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近4年我院共行直径<3 cm小肝癌526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者24例(4.56%),其中行
目的 探讨近端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自1978-1996年24例近端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全组均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作19年远期随访,每
自1985年1月-1999年12月间,笔者对胆囊三角区水肿粘连,解剖不清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部分切除术52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52例,男19例,女33例,
目的探讨防止肝内胆管结石术后高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 5年来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4例,其中行左外叶切除13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后叶切除2例,右后叶加左外叶切
患者,男,38岁.因间断发热10个月就诊,以肝脓肿入院.患者于10个月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温度可自退之正常,无明显规律性,伴乏力、纳差、消瘦,不伴咳嗽、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由胆总管下段,胰头部恶性肿瘤以及转移肿瘤压迫胆道所致,多需手术治疗.一般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不足20%[1].而尽快解除胆道梗阻是延长病人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2例的临床资料,实施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28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4例.全组病人均放置胰管支撑引
目的观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病程的发展与其愈后有密切的关系.方法总结本院1997~1999年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将病例分为两组,其中发病后在24~48 h内减轻的71例为第l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