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核特征选择与隐含层节点数动态确定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20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容易产生过拟合、网络计算耗时长等问题,提出基于属性核特征选择与隐含层节点数动态确定的BP神经网络模型(AC-H-BPNN)。该模型以粗糙集中属性核为基点,通过属性重要度的判断,对神经网络输入项进行降维约简。针对隐含层节点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将二分分割法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精准确定隐含层节点数。并以水产养殖中对虾产量为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克服局部最小值问题,且预测结果准确度较高。
其他文献
硅通孔(TSV)在三维集成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BOSCH刻蚀技术是当前主流的硅通孔刻蚀方法,因为刻蚀和钝化交替进行,这种干法刻蚀工艺不可避免地会在硅通孔的内部形成扇贝纹,其尺度一般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扇贝纹会导致后续填充的各层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不平滑,从而严重影响TSV的性能以及三维集成系统的可靠性。高温热氧化时,较高氧气流量可确保硅通孔内部氧气浓度基本均匀,扇贝纹凸起处的二氧化硅生长速率相对较快。交替循环进行高温热氧化和腐蚀二氧化硅,可有效削减硅通孔内壁的扇贝纹。对深宽比为8∶1的硅通
本文制备了纳米结构SrTiO3薄膜电极,并通过XRD、TEM和SEM对电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光谱电化学法,测定了纳米结构SrTiO3电极在非水溶剂中的平带电位。研究发现:SrTiO3电极在水中及非水质子溶剂(甲醇、乙醇)中的平带电位比在非水非质子溶剂(乙腈、四氢呋喃)中更正。在水及非水质子溶剂中,Li+的添加对SrTiO3电极的平带电位影响较小,而在非水非质子溶剂中,Li+<
Graphene (Gr)/Si-bas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have attracted a lot of academic attention due to the simpler fabrication processes,low costs,and higher performan
Two-dimensional (2D) 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optoelectronic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structure,optical end electrical properties.Designing h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自放电低等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数量急剧增长,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开展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工艺研究是必要的。本文综述了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对衰减程度不同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需采取灵活的梯级回收工艺路线,并详细介绍了退役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湿法冶金回收工艺和物理法修复再生技术,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存在的技术难点。最后,展望了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高浓度颗粒物所带来的霾污染在南通市经常发生,但已有文献对其关注较少。文章以南通市区5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发布的小时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法详细分析了2014-2018年PM2.5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呈现出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5年间南通市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逐年值均超过国家Ⅱ级污染限值,超出率为11%~74%,表明城市雾霾污染仍不可忽视。2)季节和月变化上,南通市区的PM2.5质量浓度为“冬
针对二维矩形板件排板利用率问题,提出了一种矩形板件优化组合的排板算法。该算法在最低水平线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态择优组合算法。通过启发式定位算法可以得到板材的切割路径以及板件的排放位置信息。为缩短每次优化排列组合的计算时间,采用了易于描述板材、板件信息的C#语言。为提高板材的利用率,将每次的余料加入数据库并被优先利用。根据工厂提供的板材、板件数据表明,该算法能够减少板材切割过程中的余料。
The p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a dramatic increase in interest in emerging photodetectors built from two-dimensional (2D) layered materials.A major driver of thi
本文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基础,研究了Er掺杂后金刚石的电子结构、能级跃迁及N、B原子共掺杂对金刚石Er相关缺陷的影响。首先对Er掺杂后金刚石的形成能与结合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稳定结构为Er原子周围存在1个空位的结构,稳定价态为+3价。然后预测零点跃迁能(ZPL)是0.807 eV,对应激发的光子波长为1536.289 nm。最后对N、B原子共掺杂计算,结果表明N、B原子的掺入可以使形成能降低,增加结构稳定性。Er掺杂金刚石使其在近红外光谱发光,为Er金刚石色心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殷绍唐先生所著《晶体生长微观机理和晶体生长边界层理论模型》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在年前出版了,尽管早已读过这本书的初稿,出版后重学此书,还是收获和感慨良多。功能晶体是现代高技术发展和许多重大工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材料。我国的光电功能晶体研究和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步,20世纪70年代后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阴离子基团理论的提出,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和氟硼铍酸钾(KBBF)等“中国牌”晶体被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