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教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用于教学的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需求,比较容易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空间想象等综合能力,并且能够较好的展示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技术;数学课;有效整合
伴随着教育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明确了。我国有20%以上的中小学生所在学校能够与Internet网络互连,且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化教育环境,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为教育教育化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看成是达到教与学最优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不同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合理地进行教育化教学设计,形成多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实现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2007年我参加了综合教育省级技术培训,经过八个模块的训练,学到了在教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2009年我参加了河北省组织的英特尔培训,也学习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多次组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培训,积极鼓励教师钻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了当前教师学习的一个热点。
整合方法一: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好帮手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上课时我利用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和ScienceWord教学软件带给学生绘声绘色、变化多端的画面,配上特殊的音响效果,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触景生情,对未知的事物去思考、去探究。多媒体展示中,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等多种感官训练,激发了对教学内容更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努力地积极思考、主动记忆,学习的兴趣也在不自觉中增加了,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的任务。九年级下学期讲《二次函数》的时候,为了说明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在课件中插入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时点燃火炬的视频,学生被这种点火方式吸引了,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并且知道了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所用的视频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下来的。
整合方法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课程资源。
我们知道,在有的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是不平衡的,尤其对于农村,教育投入比不了城市,所以在某些方面处于落后。现在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使我们拓宽课程资源,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由于网络资源既全面又时常更新,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在农村远程教育中,我们可以上网学习,可以和重点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可以听到名师的讲课。我们把下载的绚丽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供学生欣赏,比如利用下载的资源我找到了一些关于平移与旋转的图片,如下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更加了解旋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整合方法三: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更好地解决知识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对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教师一般是通过板书分析、提问探讨的办法来解决,效果不是很理想。用多媒体手段后,可以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相应问题场景,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flash动画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使一些图像动起来,教学内容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复杂转化为简单,从不可见转化为可见,从平淡转化为生动,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率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整合方法四: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我用微机室的局域网,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并且制作数学课件(中学生已学过幻灯片的制作)。通过制作课件,构建一个个问题情境,课堂上进行适当操作、控制,就能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变换,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节时,如何测仰角学生存在着疑惑,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我提示他们测角有测倾器,但是什么样子以及怎么用留给大家在课下时间上网查询,并且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个测倾器的制作,学生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的完成了任务,然后给他们时间去测量旗杆或者树的高度,学生不仅学到了测角的方法而且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观察、判断、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方法五: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布置作业
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小结和课后作业。传统教学的总结方式有:总结式、练习式、悬念式、探究式等,易于流于形式,给学生的印象不深。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后,声画与共,表现力强;如用图示法在投影片上展现本节课的结构,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横向、纵向联系;用演示文稿展示一道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得出答案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内容;还可以播放本堂课的重点片断,作为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升华;根据目标要求,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编成有分量、有代表性的几道题,投影后学生当场巩固练习或课后作业,这样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可以直接从教育化环境和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针对我们河北省的中考题型,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教育,并综合运用这些教育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教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理念的提升,我们可以登录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或者塞通(symtone)远程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带给学生一个课始兴趣生、课中兴趣浓、课后兴趣犹存的愉悦情境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课堂教学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陆 宏、孙月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
[2] 李兆君.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习
[3] 胡 涛.拿什么调动学生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技术;数学课;有效整合
伴随着教育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明确了。我国有20%以上的中小学生所在学校能够与Internet网络互连,且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化教育环境,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为教育教育化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看成是达到教与学最优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不同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合理地进行教育化教学设计,形成多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实现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2007年我参加了综合教育省级技术培训,经过八个模块的训练,学到了在教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2009年我参加了河北省组织的英特尔培训,也学习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多次组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培训,积极鼓励教师钻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了当前教师学习的一个热点。
整合方法一: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好帮手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上课时我利用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和ScienceWord教学软件带给学生绘声绘色、变化多端的画面,配上特殊的音响效果,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触景生情,对未知的事物去思考、去探究。多媒体展示中,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等多种感官训练,激发了对教学内容更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努力地积极思考、主动记忆,学习的兴趣也在不自觉中增加了,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的任务。九年级下学期讲《二次函数》的时候,为了说明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在课件中插入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时点燃火炬的视频,学生被这种点火方式吸引了,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并且知道了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所用的视频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下来的。
整合方法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课程资源。
我们知道,在有的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是不平衡的,尤其对于农村,教育投入比不了城市,所以在某些方面处于落后。现在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使我们拓宽课程资源,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由于网络资源既全面又时常更新,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在农村远程教育中,我们可以上网学习,可以和重点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可以听到名师的讲课。我们把下载的绚丽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供学生欣赏,比如利用下载的资源我找到了一些关于平移与旋转的图片,如下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更加了解旋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整合方法三: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更好地解决知识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对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教师一般是通过板书分析、提问探讨的办法来解决,效果不是很理想。用多媒体手段后,可以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相应问题场景,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flash动画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使一些图像动起来,教学内容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复杂转化为简单,从不可见转化为可见,从平淡转化为生动,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率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整合方法四: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我用微机室的局域网,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并且制作数学课件(中学生已学过幻灯片的制作)。通过制作课件,构建一个个问题情境,课堂上进行适当操作、控制,就能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变换,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节时,如何测仰角学生存在着疑惑,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我提示他们测角有测倾器,但是什么样子以及怎么用留给大家在课下时间上网查询,并且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个测倾器的制作,学生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的完成了任务,然后给他们时间去测量旗杆或者树的高度,学生不仅学到了测角的方法而且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观察、判断、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方法五: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布置作业
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小结和课后作业。传统教学的总结方式有:总结式、练习式、悬念式、探究式等,易于流于形式,给学生的印象不深。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后,声画与共,表现力强;如用图示法在投影片上展现本节课的结构,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横向、纵向联系;用演示文稿展示一道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得出答案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内容;还可以播放本堂课的重点片断,作为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升华;根据目标要求,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编成有分量、有代表性的几道题,投影后学生当场巩固练习或课后作业,这样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可以直接从教育化环境和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针对我们河北省的中考题型,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教育,并综合运用这些教育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教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理念的提升,我们可以登录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或者塞通(symtone)远程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带给学生一个课始兴趣生、课中兴趣浓、课后兴趣犹存的愉悦情境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课堂教学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陆 宏、孙月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
[2] 李兆君.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习
[3] 胡 涛.拿什么调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