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托起“火神山”的年轻人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日,经过10天日夜酣战,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在全国近5000万“云监工”注视下,建设者们顶风冒雨、奋力拼搏,把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一座可以容纳1000张病床的抗“疫”医院。
  一大批年轻的“逆行者”从四面八方紧急驰援,尽锐出战,把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插到抗“疫”一线。年轻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用果敢与坚毅,用责任与担当,托起了“火神山”,创造了新的“中国速度”。
  疫情在肆虐,火神山在召唤!
  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全城进入紧急状态。与此同时,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随之下达:迅速筹建武汉版“小汤山医院”。
  危急时刻,中建三局领命出征,牵头参照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模式,在武汉市蔡甸区火速筹建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这座医院由此有了一个十万火急、拯救危难的名字——火神山医院。
  正值万家团圆之际,命令下达,数千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奔赴武汉。
  1月23日晚11点,34岁的郑沙作为第一批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赶到选址地点。进场即启动倒计时,这是对建设者的一场大考,他们不仅要精通施工工序,还要协调众多人力物力。身为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郑沙在施工实施组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为与疫情抢时间,他踩着泥泞,在百台机械和成千工人中寻找作业面,前方HDPE膜刚铺设完成,后方就组织钢筋模板架设,穿插施工,不让工作面有一刻留白。
  郑沙的微信头像是儿子骑在自己肩上的照片,他说,等忙完这阵儿,回去给孩儿他妈把新年红包补上,给儿子睡前的故事就讲火神山之战……
  1月23日凌晨,刘星、刘飞兄弟得知建设任务,即刻请缨参建,他们的妻子也一起乘车从老家连夜赶回武汉,奔赴医院援救,兄弟妯娌4人在工地、医院并行作战。
  1月23日下午,正在超市陪妻子购物的魏辉接到了班长召集的电话,作为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的一名员工,他预感到事态紧急,扔下还没结账的一车年货就消失在妻子的视线里,当天赶到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我們‘钢刀’一班,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能手,关键时候,我们从不掉链子。而我又是班组里最年轻的,我不先上谁先上?必须要为建设火神山医院出一份力!”当晚,魏辉和同事一起,两个小时内就拆除了主供线路,保障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并连夜完成了1条10千伏线路的迁改工作。
  “工地的建设到哪里,电缆就铺设到哪里。”魏辉说。
  火神山图纸只能“一次高效成型”
  2月1日晚上9点,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中建三局施工人员正在挑灯夜战,工地上施工人员24小时不眠不休,为了在2月2日如期交付使用全力冲刺。
  工地上,鲜红的青年突击队旗帜高高飘扬,活跃着一支支生龙活虎的青年突击队。据中建三局团委负责人周凯介绍,为了优质高效地推进火神山医院项目实施,青年员工们纷纷请战,并且从全国各地“逆行”驰援武汉参战。在火神山、雷神山两个项目指挥部参建单位里,青年人超过60%,成为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刚刚和妻子在天门市老家举办了婚礼,中建三局技术员黄甜就匆匆赶回武汉。他要和同事们争分夺秒深化设计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的“蓝图”。
  火神山图纸只能“一次高效成型”!这是摆在黄甜和团队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对于施工方而言,设计图纸是现场施工的重要基础。设计图纸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具备现实操作性、布局排布是否科学合理,都会极大影响现场施工进度。特别是在武汉疫情日趋严峻、医疗资源已经超负荷的情况下,火神山医院必须是“一次高效成型”。
  780多个集装箱的排布深化设计细致复杂,需要一根线一根线设计排布,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黄甜和同事终于完成了这一深化设计,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蓝图”终于宣告完成。
  1月31日凌晨1点,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这天是新婚妻子边毓敏的生日,在工地现场忙得团团转的黄甜忘得一干二净。两天前,他刚在通宵设计中度过了自己的29岁生日。“我相信火神山医院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武汉也一定会恢复往日的繁华。”
  不同以往,火神山医院工期压力巨大,先期条件严苛,人力物力交困,施工难度空前。面对上百家各类分包单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组织体系,统一调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除夕当天,上百台挖掘机抵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座小土山被连夜铲平,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
  “小时制”作战地图跑出加速度
  黄挡玉手里有一份“小时制”作战地图,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这是确保工程高效有序的“神器”。
  来自中建三局的黄挡玉负责整个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他和团队制定的这份“小时制”作战地图,相当于一个工地上临时搭建起来的数据库,从设备到人员到物资再到工程实况,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信息都一清二楚。每天上午10点和晚上6点,他们会两次针对现场各单位施工进度按小时进行通报考核。
  “不知道的信息,找不到的人,紧急的物资……都可以找我解决。”作为掌握“数据库”的信息中枢,黄挡玉和团队承担着信息整合、中转、传输等功能。疫情告急以来,黄挡玉一家六口身处不同的地方,难得休息的间隙,他抽空给家人打电话,向电话那头同样坚守在岗位上的爱人、留守在家的父母和一对年幼的儿女报平安。
  “蓝忘机”“叉酱”“铲酱”……在火神山热火朝天的场外,由5G架设的直播镜头外出现了5000万实时观看施工进度的网友,这些“云监工”们看到了建设者不舍昼夜地拼抢,一些画面令网友“戳中泪点”,更有网友称:每次点进去都看到希望!“致敬”“加油”“辛苦了”的弹幕不断刷屏。
  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加持的火神山,成为“北京小汤山”的升级版,更使火神山医院成为一个高科技的智慧版战地应急医院。5000万“云监工”看不到的是一批批通信行业年轻人火线上阵,接力加持火神山。
  李为是东新区分公司的维护员,连续在火神山工作,2月1日清晨6点,他来到现场参加视频验收工作中,做完整个工作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为了协调各项工作,他经常来不及打电话,沟通全靠“吼”。两天时间让他的嗓子哑了,几乎说不出话。
  火神山医院建设是一场大会战,多支央企青年突击队同心戮力:中国中铁用23个小时,完成了医学技术楼主体钢桁架的现场拼装,中国电建48小时内支援140台配电箱,圆满完成电力物资供应……
  2月3日起,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青年突击队将继续奋战雷神山,不辱使命!
其他文献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复杂性、艰巨性非同一般,但乌云终将散去,天空必定晴朗,党员干部必须紧紧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凝聚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群众力量。  务必积极引导群众。疫情防控,关系千家万户;平安健康,皆是人民期盼。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紧要关头、任务繁重,越要打起精神、拧紧发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多种有效宣传形式形成“
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作家》《花城》《钟山》《天涯》《十月》等刊发表小说五百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5部,中篇小说集《重上娘山》《路边店》2部,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等13种。曾获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第十六届百花
宁苹,二零零零年留学英国,后定居伦敦城外小镇。家住河边,河里有英女王的天鹅游来游去。  青春不再,听身边朋友说得最多的是“要好好享受生活”。但我认为,享受生活不是闲下来无所事事,而是在忙碌之时享受自己正在做的每件事。   大约是二零零六年,我在英国卫报周末版的杂志上第一次看到”Comfort Zone”这个心理学名词。  那时才恍然,原来彼时我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叫“舒适区”的地方。  我想几乎每
蒲公英在风里飞,稻穗更贴近大地  从南山下来,背着细.腰竹篓的老妇人  汗湿浸透了长衫  她不坐我们的顺路车,说身上汗酸是臭的  篓子里,大半日搜寻、采摘的新鲜槠菇  清香溢出来  我记得,八月野山梨掛果  南山村晒谷坪,竹簟上的槠菇逐渐风于  呈现出瓦片和山民的本质
摘要:致力于创意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需要正确的技巧与方法。文章从创意写作学的角度,剖析了传统写作视野中关于阅读的种种误区,探讨了创意写作活动中“像作家一样读书”的重要性并赋予创意阅读新内涵,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了几种有效的创意阅读模式。文章认为,传统的阅读方式,从“欣赏”“鉴赏”“批评”到“新批评”等,虽然逐渐接近文学文本,但最终止步于分析哲学,未达创意写作的生成性艺术实践本质。创意阅读是创意写作实
今年来,京山市针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把脉开方、治病,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把准脉”。年初印发通知,聚焦7类突出问题,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对所包联镇区所有村、社区開展调研全覆盖,通过召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会,入户走访群众,收集问题清单。坚持精准对标,确保“开对方”。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29个村党组织作为整顿对象。由市领导带队,对软弱涣散村逐一剖析原因,一村一
在历年的高考有机合成试题中经常会出现“羟醛缩合”这一信息,很多考生由于读不懂信息而无法作答。下面從“模型认知”的视角进行分析如何正确理解并运用常见题给信息。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社会有着不一般的乡土情结,于是大学毕业后,立志选调,投身基层。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是我选调生涯的第一站。  善于学习,适应基层,练就自身“硬本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基层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了适应基层,融入基层,我一直在内心鞭策自己做一名学习型、知识型的基层干部,始终注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刚开始进入党政办工作,党政办只有主
徐怀中先生的长篇小说新作《牵风记》(发表于《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背景,写出独特的战争韵味,写出平凡而又神奇的人物形象,是当下文坛的重要收获。作品问世前,作者非常慎重地将书稿分别寄发给几位文坛友人,征求修改意见。下面就是围绕这部书稿的对话。由张志忠的学生赵雨佳整理,经谈话者审定。  ——张志忠谨按  张:很早就听您说过要写一部表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小说,一直心存期
凌翼,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九江市作协副主席。参加过诗刊社举办的第17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钟山》《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井冈山的答卷》《大湖纹理》《赣鄱书》《以魂灵的名义》等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和长篇小说等十余部。作品入选中宣部、中国作协、江西省作协(江西文艺基金)等多项扶持项目。曾获第八届全国冰心散文奖、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