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分析煤流在输送带端部采样过程中的响应,采用颗粒回溯的方法对输送带煤流端部采样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其初级子样数量、离散系数、位置标准差等信息.结果显示:随着切割斗
【机 构】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煤流在输送带端部采样过程中的响应,采用颗粒回溯的方法对输送带煤流端部采样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其初级子样数量、离散系数、位置标准差等信息.结果显示:随着切割斗的移动速度从5 m/s提高到7 m/s,其采集到的颗粒数量从34205个降低到24693个,呈线性下降趋势;采样效果离散系数范围为0.429~0.441,即切割斗移动速度的增加对其采样代表性影响不大.通过建立初级煤样在输送带上的分布宽度、角度与输送带端部采样器切割速度的线性关系式,发现其线性相关度较高,分别为0.9987和0.9624.因此,可以对切割煤流的形状进行预测.
其他文献
利用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低空小目标检测时,传统被动检测算法无法实现单接收通道下参考信号接收对比,提出一种基于干扰信号重构的直达波抑制算法,用于对低空小目标的检测.首先通
针对目前闸门设计过程中过度考虑安全系数导致质量冗余和材料浪费的问题,借鉴多学科优化设计对闸门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与多学科优化设计软件
铁煤集团大隆矿主井提升为单绳缠绕式提升, 原煤通过主井提升至地面.主井井架的服务年限已超过 40 a,而现行 《煤矿安全规程》 对立井井架的高度和强度等技术规定与原设计相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某型烧结矿冷却炉炉体结构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多种方案的有限元仿真,得到了相应冷却炉炉体的位移、Mises应力分布,经强度校核与对比分析后,得出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