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多媒体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dy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生物是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对学生升学产生影响,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多媒体教育是一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生物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71-01
  一、前言
  生物课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农业、医药、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的基础,然而,生物课的学习存在着艰涩、抽象的特点,大多数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乐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融入到教育领域中。它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落实,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引导教学法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转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的积极主动。这种教学方式需要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学习积极的发挥,重视教师对学生思考过程进行引导。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引导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的额,也是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措施,值得去研究和探讨。
  二、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合于高中生物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够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结合,把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更加生动、具体地传达给学生[1]。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课程中的概念是知识点的浓缩与精华,是学习生物结构的基础,正确地理解概念,才能提高生物学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例如,我在教学“有丝分裂”这一内容时,课前设计了精美的PPT,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动物细胞与的植物细胞增殖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异同点,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2.利用多媒体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生物集实验性、应用性于一体,但是有些实验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无法操作演示,单纯的语言讲解这些枯燥抽象的内容,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把原本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更为具体、直观与象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大大降低了生物知识的难度,有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2]。
  如“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这一节中,渗透现象的原理这一知识点是很难理解的,如果在课堂上做渗透现象的实验,一节课无法观察到漏斗中液面的变化的,水分子透过玻璃纸的现象是微观的,是学生无法感知的。这种情况下,老师设计动态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漏斗中液面的變化,并将玻璃纸两侧的溶液局部放大演示水分子出入半透膜的示意图,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感知微观的水分子是如何进出半透膜使漏斗中液面升高的,这样就对渗透作用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制作多媒体动画,以动易静,突破难点,理解原理。
  新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很抽象的,对学生来讲也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理解的,它它揭示了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变化以及如何起作用的,这部分内容大多数老师费尽心思,组织条理清晰的语言,书写层次分明的板书,大部分学生仍然云里雾里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最经典的实验。这个实验对实验室条件的要求很高,现有的高中实验室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需求,单靠老师的讲解,实验过程无法在大脑中呈现,学生没有直观的体验,就难以理解这一过程。采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过程,分别制作R型细菌、S型细菌,将课本中的四幅插图制成动画,真实地再现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发生的后果,直观形象,给学生感性认识,放映时,采用边放映边讲解的形式,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变得生动有趣,使这一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4.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生物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立足现实生活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并能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具体问题。
  “遗传学”板块,就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板块。教学时我将这一板块的学习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从具体的社会现象入手,将生物学知识充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中:某地区一名男孩小明几年前被拐卖,现在通过宝贝回家网终于取得联系。但小明的父亲因悲伤过度已经病逝,小明的爷爷要求亲子鉴定,明确亲属关系。请问用哪些办法进行鉴定?女孩是否也适用于这些方法?通过这一社会案例,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生物课的实际价值得到提升。
  三、结语
  把多媒体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它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便利,给课堂带来活力,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略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要让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3],让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娜.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J].新课程(中).2016.01:216.
  [2]黄志霞.高中生物教学中巧用多媒体的探讨[J].好家长.2016.08:246.
  [3][2]尤兰.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8(01):28-2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而对课堂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生成性课堂可以满足新课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重视的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学生会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创造性思维,这样就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成性课堂构建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
标准的产业组织理论是以生产性企业作为研究主体的.从这一点来说,可能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以提供金融服务为特征的银行业.这是因为,银行业作为一个产业与一般的生产性产
【摘要】近年来,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然成为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愿进行随机调查。得出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一定影响的结论,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思想和创业能力发展、构建方面。中国创业教育目前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校大学生创业动机处于低水准状态,这在间接上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负面影响。从创业教育的主体角
解决政府官员道德风险问题的办法是对官员进行激励与约束,声誉制度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政府官员声誉激励的主要障碍是政府官员缺乏对未来利益的心理预期、政府官员信息
【摘 要】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地理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创设有效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情景,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发展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74-01  探究性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重要一环。地理教学中
《许昌唱和集》是叶梦得任职许昌时与诸公的诗社唱和集。绍兴年间由叶梦得整理成集,淳熙二年韩元吉、苏岘组织刊刻。是书收录了许昌诗社的诗人唱和作品,而参与许昌诗社的文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