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学习应关注“四变”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ne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学习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成为当前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由于教师的认识偏差,或理念缺失,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出现了“理念好,实施难,效果差”的尴尬局面。提升探究性学习的实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以下“四变”。
  
  一、探究情境应变繁为简,让探究活动有数学味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手段。对于探究情境的创设,有的教师只关注形式的新颖,内容的有趣,场面的热闹,忽略了“情境创设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这一主旨,造成生活味太浓,数学味不足,偏离了数学教学目标。因此,探究情境的创设应从花哨、臃肿中走出来,返璞归真,力求简约、实在、有效,体现情境创设的初衷与价值。
  就探究情境的内容而言,过多的非数学化内容会淹没数学问题本身。这就要对探究情境的内容进行“瘦身”,摒弃非数学化内容,以简约的情境突显数学问题。如教学“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最短”时,有位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公路旁有超市、公厕、书报亭等生活设施,问应该在公路的哪个位置为小区居民设立公交车站?该情境中的超市、公厕、书报亭等生活设施,都可能为学生探究车站位置而引发非数学化思维,应当摒弃,使情境的主题更加鲜明。对于探究情境的呈现形式,不要刻意追求直观花哨的图画实物、视听动人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情境的创设应更应趋向理性、简约、抽象,从而突出、强化其中的数学因素,提升探究情境的数学味。
  
  二、探究空间应变小为大,让探究活动有挑战性
  
  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只有为学生提供宽敞的探究空间,才能增强数学问题的挑战性、思考性,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狭窄、封闭,就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使数学问题解答单调、机械。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积极拓展数学问题的探索空间,变小为大,化窄为宽,为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提供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情分析,适时、适度地设计开放性问题。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数学问题的呈现更具开放性、挑战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可直接出示开口朝上或朝下的非标准化的角,使学生摆脱把量角器水平放置量角的常规定势,主动创造出“内刻度法”、“外刻度法”、“刻度相减法”等多样化的量角方法。另一方面,要从拓展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方法入手,拓宽问题的探究空间。如教学“11-9”时,变“摆小棒,算一算”为“试一试,算一算”。这样将单一指令式的摆小棒变为多样开放化的尝试教学,学生就能在宽敞的思维空间中探究出“摆”、“画”、“想”等多种计算方式,主动参与“11-9”算法的“再创造”过程。
  
  三、探究内容应变多为少,让探究活动有时效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艰辛的,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追求面面俱到,凡事都让学生去探究一番,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探究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有价值的探究点,让学生通过对关键点的深层次探究,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
  一方面,教师要精心、科学地处理教材,从众多的知识点中,选择有探究价值的探究点。探究点还应集中、精简,以1~2个为宜。而对于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和有意义讲解进行教学。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把探究点置于“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推导出梯形公式。另一方面,教师要用“再创造”的眼光来审视探究活动,明白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等同于科学家的原始发现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类似创造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使探究内容有针对性,化多为少。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时,教师可呈现结构性材料(如 、 、 、 等),让学生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进行分类,在学生对分数的分母进行观察分析后,教师可点拨提示: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再探究。从而使探究内容精简一些,探究对象具体一些,在有效探究中获得数学规律的再发现。
  
  四、探究方式变听为做,让探究活动有体验性
  
  由于小学生受到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总是以特定的方式探究数学世界。对他们而言,“做”数学远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因为“做”更能获取直接的探究体验。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触摸数学,获取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首先,指导学生从加强实践的角度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中,直接参与数学的“再创造”活动。例如,教学“一个四边形,减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的数学问题时,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比教师反复讲解有效得多,这是因为“剪一剪”把探究活动建立在学生动作思维基础上。其次,要善于把学生外在的“做”引向内在的“思”,适时把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内化为抽象的符号,建立更为广泛、牢固的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数学搭配”时,在学生动手摆衣服卡片,探究出有序搭配的方法后,还应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来获取图像表象,通过算一算来获取符号概念,进而把探究体验内化为数学概念,提升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应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主动建构的高度,以理智、务实的眼光审视当前的探究“热”,切实做到上述“四变”,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少一些盲目追求,多一些深度思考,真正提高探究的实效,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育局督导室
  ◇责任编辑:曹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中国新闻网消息 瑞士一酒店学院日前倒闭,中国教育部发布今年第4号留学预警称,选择留学学校务必谨慎。  据了解,位于瑞士卢塞恩州WEGGIS镇的瑞士国际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HOTEL AND TOURISM COLLEGE,简称IHTC)日前已倒闭,但目前仍有机构通过互联网发布关于该学院在中国国内招生的消息,并称该学院由“美国21世纪教育集团”创立,所颁发的文凭和证书具有
微生物对磷灰石的风化作用在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方法有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类,后者较准确地反映微生物对磷灰石风化的自然状况.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视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初步形成的民间粮食流通组织和正在发展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适当,民间粮食流通组织将进一步完善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将进
分析了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主体岩石及包体中橄榄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岩石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橄榄辉石岩包体中橄榄石的F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7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107病区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本文主要论述纸浆造纸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策略,找到降低直接生产成本的恰当方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以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职业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五所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妇女主义文学的先驱。在创作中,她汲取根源于非洲的优秀的价值观念、生活模式和风俗习惯,力图展示来自非洲大陆的黑人文化以提高本民族的自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