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满意是党和政府最大的责任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o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首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国家统计局调查了近8万个样本。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京的167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调查层次覆盖中央、省、地、县、乡、村。结果显示,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73.58分。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一个并不太高的分数,说明组织工作与群众的期待客观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同时,这次民意调查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更为强烈的声音,那就是:群众满意度正在成为衡量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风向标。中组部作为选拔、任免、使用干部的核心权力部门,率先以更加坦诚的胸襟和理性的态度公开和接受了这一调查结果,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即: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大的责任。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七大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第一次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以确认。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时代。以人民为根本、唯人民利益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的行动纲领与永恒的价值追求。在不同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用热血、奉献甚至生命书写着他们的使命与忠诚。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不能变。诚然,今天的“让群众满意”较之过去可能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这也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这次民意调查,中组部在根本无法预测民调结果的情况下,委托国家统计局来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民意调查,并且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民意调查,充分显示了他们更加理性和成熟、更加公开和民主的工作理念,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进步。
  其次,要对群众满意度存敬畏之心。在这次民意调查中,中组部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不能说很高,但是,他们敢于率先破除在广大干部群众潜意识里形成的组织部门的神秘感、优越感、高高在上感,把自己工作的好与不好交由群众来评判,并且诚恳接受民意调查结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可以肯定,这种努力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实践表明,要让群众满意度真正发挥效用,避免流于形式和官样文章,首先必须对群众满意度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如果仅仅是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幌子,需要的时候拿来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束之高阁,甚至在搞群众满意度调查时弄虚作假,其结果只能是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了群众参政议政、关心党和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其三,把让群众满意引入党和政府工作评价体系,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首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组部开了一个好头。但这样的调查能不能进一步规范开来,使之形成全局性的、制度化的、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曾尝试把“群众满意度”引入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依据。这种尝试的意义在于可以尽量避免以往干部选拔“一言堂”的不良后果,激励官员养成“对下”负责的意识,但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相关制度尚不完善,这项尝试的实际效能也就大打折扣。一个好的东西,只有在制度上有保障,才能持久,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确保党和政府的工作始终以让群众满意为导向,还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做保障。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他文献
我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高校校园文化所蕴涵的精神信念、思想习惯、道德风尚
由于现行立法只规定了在侵权责任中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却没有明文规定在合同违约责任中是否能够请求,所以关于由于违反合同义务所造成的精神上的侵害能否以提起违约之诉的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们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保留着最有吸引力民族特色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源泉,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变迁中沉淀下的生活的智慧和文化人格的结晶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最优化、人性化、系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发展规律的客观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管理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城管执法部门则应运而生了。但近年来,城管与流动摊贩之间不断发生冲突,甚至出现暴力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