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而城市植被是城市区域缓解人类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碳汇,但对城市植被对城市大气二氧化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机 构】
: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1003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而城市植被是城市区域缓解人类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碳汇,但对城市植被对城市大气二氧化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亚热带气候区,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为推进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碳循环的研究,该研究以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上海市奉贤大学城为案例,研究该区域植被对亚热带城市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使用上海市奉贤大学城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站点所观测和记录的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共计12个月的通量,气象数据结合遥感数据分析了该研究区的CO2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主要结论是:(1)整个生态系统全年CO2通量总交换量为9664.06μmol m-2a-1即表现为碳源。CO2通量增长率在2017年5月6日达到最低为-4.48μmol m-2d-1在2017年7月30日的CO2通量增长率为0,在2017年8月30日达到最高为2.24μmol m-2d-1,生长季CO2通量交换量为2169.58μmol m-2月-1低于非生长季的CO2通量交换量(7494.48μmol m-2月-1);(2)不同风区的CO2通量特征不同,主要表现为随着植被面积的上升CO2通量有下降的趋势,生长季CO2通量均值的最低值出现在西北风区为0.09μmol m-2s-1;(3) CO2通量与叶面积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叶面积指数的上升CO2通量有下降的趋势。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其生理活动影响亚热带城市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该研究可以为量化城市植被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影响提供参考,同时为亚热带地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其他文献
社区是科普的最佳地,社区科普能增加居民知识、文化,使之生活美好、工作进步。科普是社区教育、社区活动的主角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社区科普为居民而生而发展。科普是城镇文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不断激发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了智慧乡村建设,加速了乡村振兴.智慧乡村克服了乡村发展的一些弊端,是乡村发展和振兴的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仪器仪表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PLC技术是我国工业上常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集编程、存储程序、执行程序为一体的设
在传媒与网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流行语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单身狗"这一新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单身群体提供了自嘲解压的方式,随之也慢慢兴起诸如"考研狗"、"大四狗"、"加
在一个题为《拉丁美洲的小说——时代的见证》的重要演讲中,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 Angel Asturias,
In a keynote address entitled “Latin American Fict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市场发展繁荣,有关文化产品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通过选取1998-2012年间CSSCI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可视化分析法,利用相关软件,首先分析了年代分布
国内外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是区域产业专业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昌九一
“中国制造2025”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家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效
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人口重心研究和GIS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探讨苏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特征。研究结
都市区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经济转型时期,即"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中国大陆现行的都市区空间组织与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