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复合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交联反应

来源 :高分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层或壳层带有环氧基以及壳层带有羧基的3种不同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通过物理共混带环氧基和羧基的乳胶粒子,得到了两种反应性复合乳液.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动态光散射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其粒径分布较窄,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系数为0.062,平均粒径约76n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通过胶膜的凝胶率和膨胀率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反应性复合乳液中乳胶粒子的扩散及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结构复合乳液对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性复合乳液中的环氧基和羧基分别分
其他文献
11月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福建省分行与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资金、贷款、结算、投资、国际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11月2日厦门市人
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AN/St)悬浮共聚体系中AN在水,油两相间的分配及其对AN/St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N分配于水,油两相间,使油相AN的含量低于相同单体配料比的本体聚合,导致生成的
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MC)与丙烯酰胺(AM)在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中进行双水相共聚合(ATPC),并与DMMC/AM均相水溶液共聚合(HASC)进行比较.在均相水溶液共聚合体系中得到了DMM
王葆仁先生,字爱予,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1907年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
选择了电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一种价值观,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予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方案:对照组予口服强
目的探讨用薄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特点,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寻求一种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疗效可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间进行
基于9,9-二辛基芴与窄带隙单体5,7-二(2-噻吩基)噻[3,4-b]并[1,4]二嗪(DTP),通过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无规窄带隙的芴基共聚物(PFO—DTP),并对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和
从二甲苯出发,经过溴甲基化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溴代反应,合成了一种四官能团的引发剂,4,6-二(溴甲基)-1,3-苯二甲酸二甲酯.用该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实验
对多壁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MWNTs/HDPE)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复数粘度η*随MWNTs含量φ的增大而增大.当φ>3wt%时,η*发生突变,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