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教师培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各高校师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资队伍质量建设工程的核心环节之一。结合上海海洋大学培养青年教师的若干措施,探讨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在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并且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创新、实践。学校的发展目标应与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相互结合,把保障教育质量作为根本原则,不断拓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的品质与竞争力。
  关键词: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张建敏(1982-),男,江苏武进人,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研究实习员;李杲(1980-),男,江苏连云港人,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上海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6-02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前进的动力与基石,也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为进一步确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完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拓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也就成为了各高校师资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青年教师数量迅速增长的近几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已然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1] 上海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以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为抓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引导青年教师迅速进入角色,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一、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树立青年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意识,唤起大学各组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更多的关注,上海海洋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实施计划(Faculty Development)(以下简称“FD”)。此研修计划狭义定义是指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开发,广义定义是涉及学科、学院或者大学整体能力的提高。自2005年开展青年教师FD系列活动以来,通过实践,推进FD制度,进一步确立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完善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拓展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截至2011年底,我校已举行了8期FD班,共培训青年教师600余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一线青年教师覆盖率为100%。学校层面FD培训针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组织了不同的内容,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意识、了解校史校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感受师德师风,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教师的职业与事业”、“今天如何当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实现”、“交流与实践”等,邀请了FD研究专家、教学名师、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师德标兵、教育信息技术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授,具体如:“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我校发展历史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师德报告会——今天怎样做教师”、“我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师怎样融入学校学科发展”、“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现”、“大学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如何多样化多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培养探索性人才的毕业论文指导”、“大学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养成”、“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FD班期间还开展了学员讨论、考察学习、交流发言、旁听前沿课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比赛等活动。日常FD活动由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每个学院都成立了学院FD委员会,具体研究策略、制订相关方案。
  同时,我校加强“以校为本”和“以院系为本”的双重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中,从青年教师进校初就制定个人专门培养计划,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以《新教师培训培养计划》为抓手,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工会、宣传部等部门紧密配合,从继续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能力开发、师德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实施;同时学校提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工作的重点在学院,落实在教研室,引导青年教师将个人发展和整体目标相结合,学校现有的50余个基层教学组织都有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教师的试教活动和教学交流活动,通过老教师督导听课、教师互听、集体备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注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我校注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了师德建设的内涵并提出了新的要求。[3]我校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统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着力建设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弘扬制度。为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将基层党支部建立在各学科点和教学点上,选拔党性强、责任心高、教学水平出色的青年教师充实二级学院党委力量或担任基层党组织相关职务,积极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多方面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报告会、师德论坛、师德征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树立了一批师德典型,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楷模,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能力。同时,继续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与聘用、聘任、评优、晋升、考核、分配等挂钩,并组织新进青年教师进行“新教师宣誓仪式”、“拜师仪式”等活动来加强年轻教师的思想建设。
  三、保障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认真听取青年教师代表的发展设想及需要提供的帮助,分析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为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做好多方位保障。学校专门召开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年教师综合培养的实施意见》、《“十一五”英语、双语教学师资培养计划》等文件,支持青年教师的学习进修,方式多样化,分为申请国家资助出国研修、学校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学校集中安排出国培训、校际交流协议派出、国内进修、访问学者等形式。每年暑期选派青年教师到澳大利亚著名大学进行为期6~8周的双语教学研修,提高双语教学能力,他们进修回校后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效果良好。
  随着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我校修订了专业技术人员攻读学位的管理办法,重点资助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并突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鼓励并资助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青年教师。为使青年教师更好地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促进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的成长,我校针对博士学位教师、市优青后备人选、校优青教师以及面向所有青年教师的不同层面,出台了《上海海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跟踪培养优秀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申请及使用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各类基金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申报,有一定的研究周期,经费及项目研究进展检查统一归口科技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学校财务规定。
  四、鼓励青年教师创新
  针对学科特点,我校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2012年起,我校要求部分学院青年教师需到生产一线实习、实践基地参加至少3个月以上的实践工作,并利用暑期由教授带队组织青年教师成立博士科技服务团进入我国大部分省份进行科技咨询、服务,远至新疆、西藏等省份,既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又能从实践中汲取养料,寻找有意义的课题,在生产第一线寻找科研着陆点,增强科研开发能力。通过实践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生产动态变化密切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才干,为他们日后进行应用性课题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我校积极鼓励学院同企业合作,特别是对应用性学科,把教师送到企业第一线去学习、磨炼,让教师们了解学科发展在市场中的应用和需求,不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培训,并实际参与企业的运作、管理,深受青年教师的欢迎。
  此外,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为国家级、市部级人才梯队培养坚实的后备队伍,2011年我校推出了《上海海洋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海燕计划”)。“海燕计划”培养目标是:经过3年的重点培养,使培养人选成为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教学科研优秀人才,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骨干。入选“海燕计划”的青年教师培养期为3年,学校从政治上和业务上全面实施跟踪培养,通过选送党校学习、挂职锻炼、优先选拔担任研究生导师或指导小组成员、科研上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在学术团体中任职等多项措施,悉心培养,大胆使用,积极扶持入选者在教学、科研方面承担重要工作,增长才干,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
  在我校推进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定位,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思路,兼容并取,因校制宜,不断拓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的内涵,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王战伟,王彩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及发展[J].科技信息,2011,(7):133.
  [2]崔邑诚.例析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J].化学教育,2012,(1):52-53.
  [3]向祎.浅谈青年教师之培养[J].教师,2011,(3):24-25.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说教教学为中心的单向灌入式教学模式,探索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新模式。以电类专业主要应用性课程之一——“电子线路CAD技术”作为载体,确立“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内容,以工程应用为设计目标,以案例教学法为实施方案”的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网站等多角度进行建设与改革,以满足实践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期刊
摘要:“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些专职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以及作业不能满足建筑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通过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教材及作业内容的更新、实行课程实行,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专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期刊
摘要:通过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双语教学的多年实践,从教材选用、教案制作、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考核和努力方向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总结。针对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应该选用内容接近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采用逐步提高英语讲解比例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树立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鼓励学生通过多实践、多练习的方式,并
期刊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关于学时、教学手段、实验课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法,并指出高校的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程序设计;基础教学  作者简介:孙冰(197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徐新艳(1980-),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
期刊
摘要:从物联网概念和物联网由来出发,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及核心知识领域,探讨了高校在构建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了如何在共性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特点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朱金秀(1972-),女,江苏常州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副教授;韩光洁(1972-),男,黑龙江伊春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
期刊
摘要:针对军校学员及“传感器技术”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提出“双向五步式”教学法,以应用为牵引,以传感器的五个环节为载体,培养学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其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双向五步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旌(1975-),男,广东揭阳人,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计量技术教研室,讲师;韩梅(1984-),女,河南商丘人,空军
期刊
摘要: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分析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学生满意度情况,从中探索建立特色鲜明、高效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必修课;学生满意度  作者简介:余东芳(1984-),女,瑶族,广西平乐人,广西财经学院学工部(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助教。(广西南宁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1年高校
期刊
摘要:课程意识的概念来自于对“课程”和“意识”两种概念的整体理解和分析,是一种关于课程系统的变化、发展和调控的心理活动。课程观是课程意识的核心概念;教学意识区别于课程意识,局限于关注结果。以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角的教师课程意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均有着嬗变和突破,也更加适应课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课程意识;建构主义;教学观  作者简介:王宝星(1985-),男,安徽凤阳人,
期刊
摘要:选用空心和实心钢球成型工艺设计作为“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作业题目,教学对象简单,易于实施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易于取得课堂讲授理论和方法与课下自主学习工艺知识相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推动了本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的进展。  关键词: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空心和实心钢球案例;案例教学;
期刊
摘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学科特点及专业特色,提出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是水利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水利工程教育的目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基础,提出EDP-CDIO教育模式,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CDIO模式;水利工程专业;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登祥(1971-),男,湖南长沙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