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的研究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 MCAb)对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的治疗作用.方法 合成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R16多肽片段,联合免疫佐剂诱导EAU动物模型.按照注射次数不同将大鼠分为2组.分别于IRBP R16免疫后的第6天和第4、6、8天自大鼠尾静脉注入TNF-α MCAb,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其眼部临床表现,同时设未治疗组大鼠作为对照.于IRBP R16免疫后第13天测量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于第14天处死大鼠,取眼球行组织病理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注射后14 d时大鼠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房水中IFN-γ水平.测量引流淋巴结细胞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生反应.结果 TNF-α MCAb治疗组大鼠的眼部炎症较未治疗组明显减轻,病理分级下降;房水和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血清中IL-4增高;DTH反应下降;引流淋巴结细胞对IRBP R16多肽刺激的增生反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次注射相比,3次注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TNF-α MCAb能够有效减轻EAU大鼠眼部的炎症反应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改变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多次应用作用更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OTES)技术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雌性小型猪模型4头.先常规腹腔镜检查,腹腔镜监视下选择经胃壁切口的位置,经内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7年间收治的161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方法、术前确诊率、膈疝发生率、手术治疗方式和患
目的 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对高眼压症患者视盘结构进行测试,观察眼压大于25mmHg和小于25mmHg的高眼压症视盘结构参数的异同.方法 对27例(50只眼)高眼压症患者和2
目的 提高对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间确诊的T-LGLL合并PRCA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
目的 观察体外小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周期性牵张应力的早期应答反应.方法 分离并培养小儿MSCs,利用体外细胞牵张应力装置对第三~六代细胞加载短期力学信号,检测各组细
目的 观察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 将155例BPH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108例)和西药对照组(47例),中药组予凤尾草颗粒剂5 g,每天2次口服,西药组予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分娩前后母胎凝血功能改变及动态变化。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3家医院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正常妊娠妇女分娩前后母胎以及20例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医院儿科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的情况.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5所儿童专科医院检验科报送检标本分离出的4种革兰阳性球菌用Kirby-Bauer琼
后葡萄膜炎是一类严重影响脉络膜和视网膜的病变,反复发作可造成脉络膜视网膜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如果在黄斑区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则对中心视力造成更为严重的
目的 寻找维持基因稳定性的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BRCA途径发生缺陷与T和B细胞淋巴瘤潜在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筛选19种来源于不同亚型的淋巴瘤细胞系,Western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