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诊断复杂皮质醇增多症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53岁女性,因"面圆半年"入院。既往"糖尿病"3年。半年前出现"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血糖较前升高。

症状体征

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毳毛多,散在瘀斑,锁骨下脂肪,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诊断方法

患者ACTH-皮质醇昼夜节律异常,大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HDDST)未被抑制,低钾碱血症,诊断符合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垂体MR见可疑结节影,PET-CT示肝占位,奥曲肽显像示肝区未见生长抑素摄取。ACTH为垂体或异位肝脏恶性肿瘤来源不明,先行"肝内胆管细胞癌切除术",术后高ACTH-皮质醇血症未缓解,完善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明确为垂体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病)。

治疗方法

定位诊断明确,于神经外科进一步行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吻合。

临床转归

术后复查ACTH-皮质醇水平明显缓解,电解质及生化指标改善,垂体前叶功能逐渐恢复,库欣体貌好转。

适合阅读人群

内分泌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泌尿外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42岁女性患者,因"无诱因月经紊乱1年余"就诊。症状体征平素月经规律,于2017年出现月经紊乱伴腰部不适。诊断方法彩超示:子宫后方高回声团块。腹部彩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盆腔MRI示:子宫直肠间隙、子宫右侧团块状、结节状混杂信号。治疗方法行"盆腔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盆腔)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能源于卵巢肿瘤浸润转移;术后甲状腺彩超: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辅助治疗后病理示:双侧甲状腺组织,未见肿瘤。患者拟行131I治疗,TG:33670.00ng/ml(
病史摘要患者,男,67岁,主因"发热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至38.5℃,伴畏寒、寒战,伴咳嗽咳黄绿痰。查胸部CT见双肺下叶间质性病变,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提示WBC4.82×109/L,CRP128.77mg/L。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未见明显异常,查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抗酸杆菌阴性。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以"发热待查"收入院。症状体征体温38.9℃,脉搏101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4/78mmHg,SPO294%(未吸氧)。神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3岁,主因“右下肢皮肤溃疡半年,加重2周”入院。入院半年前右下肢出现皮肤溃疡,外院诊断为慢性感染性创面,予包扎换药,疗效不佳,后创面扩大,疼痛加重。既往连续性肢端皮炎病史30余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殊。症状体征右足、右小腿广泛皮肤溃疡,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恶臭,触之易出血,疼痛明显。正常皮肤干燥粗糙,可见角化过度、鳞屑、色素沉着。各指骨、趾骨可见不同程度溶解,双手严重毁损,四肢肌肉萎缩。全身可触及多处淋巴结肿大。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示WBC41.5
病史摘要例1,患者,男性,28岁,因“畏寒、寒战、高热伴干咳、腹泻半个月”就诊,入院查胸部CT考虑亚急性期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可能,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无好转。例2,患者,男性,56岁,以“血便4个月,头晕、乏力5d”就诊,诊断考虑结肠肿瘤。症状体征例1患者畏寒、寒战、高热,最高41℃,呈驰张热,伴干咳、腹泻,解黄色稀便2~3次/d,伴头晕、心悸、乏力、盗汗,体温38.6℃,脉搏11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4/76mmHg(1mmHg=0.133kpa),急性热病容,左下肺闻及少许干啰音。入院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2岁,因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及中叶结节1个月余入院。症状体征胸廓未见明显畸形,胸骨中线见长约25cm纵行瘢痕,双侧呼吸动度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率76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诊断方法入院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直径13mm实性结节,右肺中叶直径15mm实性结节,头颅及腹部未见转移灶。后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后段切除术 右肺中叶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右肺腺癌且有敏感突变。治疗方法2020年10月9日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0岁,因"无痛性皮肤巩膜黄染2周"入院。发病后于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提示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占位,肝内外胆管扩张。入院初步诊断"胰头占位性病变梗阻性黄疸"。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差,小便色深黄,大便色浅,近3个月来体重下降约15kg;患者既往40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糖尿病史十余年,规律服用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血糖控制满意。吸烟及饮酒史30年,家族史无特殊。症状体征神清,精神可,消瘦,可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5岁,因"头痛2月"入院。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枕部针刺样疼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后缓解,疼痛程度可耐受,伴有视物模糊,发作时无恶心、呕吐、麻木、抽搐等伴随症状。症状体征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眼右侧视野同向性偏盲,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方法头痛患者,完善头颅MRI提示梗塞灶,进一步完善颅脑MRA及全脑动脉造影,以及经颅多普勒、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筛查病因,最终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合并卵圆孔未闭。治疗方法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及抗血小板治疗。临床转归术后患者头痛症状好转,
病史摘要患者,男,33岁,3d前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入院。既往高血压,最高达220/110mmHg(1mmHg=0.133kPa),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症状体征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体温37.5℃,脉率93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85/96mmHg,BIM:73.4kg/m2,Mallampati分级Ⅲ级,头颈活动度差。患者神清,精神可,肥胖体型,自主体位。诊断方法患者转移右下腹痛,阑尾投影区反跳痛,WBC13×109/L,腹部CT:阑尾增粗,直径17mm,壁毛糙,脂肪间隙模糊,脂肪肝。治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4岁,因"上腹部间歇性疼痛10d"入院。发病后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示胰腺体尾部恶性占位,肝多发转移瘤,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胰腺尾部及脾静脉受侵不除外。入院初步诊断为"胰腺占位性病变、肝占位性病变"。24年前因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既往患有糖尿病。症状体征入院时上腹部间歇性疼痛,为钝痛,无牵涉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体格检查示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诊断方法通过CT和PET/CT进行诊断,最终由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确诊。治疗方法患者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6岁,因右示掌手指横纹处一肿物缓慢增长,无红肿热痛,近阶段握拳持物疼痛求诊治。症状体征右掌近示指根处,见肿物大小约30mm×25mm×15mm,肤色、皮温正常,边界清楚,质地坚韧,活动幅度小;无麻木,重按疼痛,无指端放射。示指掌指关节活动正常,屈曲握拳幅度因肿块阻碍略减。诊断方法彩超、MRI示实质性结节,良性可能性大。治疗方法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掌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块界限清楚,基底与屈肌腱鞘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大小约25mm×20mm×12mm,包膜完整,质地硬韧,剖面呈灰黄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