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的车企无用的监管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o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Ⅰ:
  2016年4月,三菱汽车公开承认该公司在车辆的燃油及经济性测试数据中造假,并表示该行为可追溯到1991年。
  新闻Ⅱ


  2016年春节前,央视记者随同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的有关人员来到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就该厂新能源车销量疑似造假的问题进行实地核查。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骗补行为就此曝光,并全面发酵,更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震怒。
  解读:
  两条不相干的新闻,却有一个共同点:汽车企业造假。当然,此处“造假”并非指制造假的汽车,而是数据欺诈。看着这两条新闻,再结合2015年的“大众排放门”,以及在三菱事件之后被曝光的铃木、日产等类似的造假新闻,不知有多少纯净孩子的心灵因此备受打击——果真欺诈才是汽车圈的日常?当然不是。汽车行业里还是有良心企业的。但很显然,存在作弊行为的汽车企业绝非个例,而且多数“案犯”都已是老司机。那这些汽车企业又为何总要铤而走险呢?
  答案就是:利益。以油耗造假为例,近些年随着与环保相关的新车入市标准日益严苛,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政府监制的那些环保标签里的数值会直接影响到汽车制造商的销量,而燃油经济性更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制造出漂亮的油耗数据来美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内燃机的物理特性注定它很难提高燃油经济性,而转型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又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于是,欺骗就成为—条捷径。对监管部门,利欲熏心的汽车厂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蒙混过关;对消费者,他们又会发明一套术语来洗脑忽悠。更不幸的是,“大众排放门”的案例表明,即便是EPA美国环境保护局这样以严谨和高标准闻名的政府检测机构,都会被汽车厂商给忽悠到。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ICCT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与WVU美国西费吉尼亚大学的检测项目发现大众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在行驶时会提升的现象,并且CARB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在大众于2014年12月针对排放污染问题进行召回之后,继续跟踪检测,直到发现那个关键的尾气排放无效装置,估计大众的把戏可以一直玩到电动车成为市场主力为止。因此,不断完善的检测技术以及较真的监管态度,才是相关政府部门有效监控汽车企业的“唯一”方法。
  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看到中国环境保护部在2016年4月12日发布的《关于取消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机构核准的公告》时,才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条公告讲的重点是:环境保护部不再对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机构进行核准,改由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及其负责人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诸位读者或许还记得,在2015年8月刊的《汽车教室》栏目里,我们已详细介绍过各大主流检测机构的油耗测定方法,其中,中国的测定方法尚未到达美国EPA的水准。所以,这边不再对检测机构进行核准,并允许检测机构自行对数据负责的自信究竟来自哪里?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到2020年实现乘用车百公里5.0升的平均油耗”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目标,并开始执行。但正如前文所述,当目标较高,而技术又难以达到时,必然会出现进行欺骗的汽车企业。届时,以目前如此宽松的监管手段,当真能捕获这些汽车企业的作弊行为么?对此,我们想听听你的答案。
其他文献
关于“火”的秘密  火花塞点火间隙、材质秘试调校  说到火花塞。爱车的你一定不会陌生,它的作用是让高达上万伏特的高压直流电,在两个互相接近却不接触的电极间引发空气放电产生电弧,原理就像1808年汉佛里·戴维发明的电弧灯一般,藉此点燃汽缸内的油气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输出动力。对于汽油发动机来说,火花塞就是它的核心!  正因如此,爱折腾的《汽车杂志》小编们才决定,这回要拿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以及不同
期刊
不久前在香港待了一天,我认为那应该是全世界特斯拉密度最高的地方,在海港城天台停车场晃一圈,我至少看到10辆,香港友人告诉我特斯拉在香港保有量超过9000辆,而且车主满意度极高。  特斯拉我开过不少次,每次时间都不长,整体来说我对特斯拉的驾驶感受评价颇高,尽管我对满眼的触摸大屏不太感冒。这次我决定当几天特斯拉车主,在公司与我住家的所在地广州番禺,展开三天特斯拉的零排放生活。  但很快地我就发现第一个
期刊
與神共舞Nissan GT-R与TA的故事
期刊
《汽车杂志》,这是一本以与“神”同在而出名的汽车类刊物,因为每期我们几乎都有关于各种超跑神车,上探历史下达海外实战加技术剖析加伟大情怀的神内容。当然,测试这些神车还写出神内容的,是来自我们的专业大神:大头义、严绍健……,是他们让形容神车的文字活色生香,深入真谛!  承蒙您的青睐有幸让您看到这段文字,我必须真诚感谢您对杂志的始终如一!因为对于我上面那番话,如果我转而对其他人诉说或许会遭致质疑,说在这
期刊
好“色”+玩“皮”,内在这么美  汽车内饰翻新维修&个性改装大起底  身边“老司机”朋友多就等于福利多,最近好几个朋友接连请我吃饭,但事实是……“吐样吐三亩坡”的我居然忘记了“宴无好宴,席无好席”这老教训,他们请吃饭是有所求的——一个问我车开久了,内饰皮椅龟裂破损有没有得换或修?一个对我说最近交女友了,想把内饰搞得高大上一点。好吧!我就把你们的问题一次给解答了,当然不忘也造福读者!  PART 1
期刊
跨界何时了?  尊敬的《汽车杂志》编辑:  你们好啊,我是来自上海的10年汽水了,《汽车杂志》伴我度过美好的少年时光,现在我准备买车了,看到现在市面上和路上能见到最多的都是SUV,我顿时就没有了兴趣,不过家人却要求选择SUV。  我不否认SUV有优势,但主要活动范围在城市的话,轿车的便利性和油耗明显更有优势。争持之中,我就看到6月刊的CX-4试驾报告,发现马自达要推出这样一台跨界车了,这让我回想起
期刊
你的车生活顾问  本月最强题  Q 没有万能的轮胎  《汽车杂志》的老编您们好!本人的爱车是2014年大众朗逸,最近回四儿子店做大保养,被技师告知轮胎需要更换,仔细查看也确实发现胎面磨损得比较厉害。没办法,本人常跑长途,两年车已经跑了快五万公里,轮胎损耗大也能理解,但我就不知道轮胎到底磨损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还有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四儿子店开出的轮胎价格有点贵,我寻思着在网上或坊间轮胎店购买会省
期刊
在法拉利建厂近百年的历史中,2001年诞生的Enzo先是用上了创始人Enzo Ferrari的称号,但今天,LaFerrari赌上的是法拉利整个品牌的荣耀。  当然,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LaFerrari,在2013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我仔细端详了她的诸多设计,除了现在的California T不太让我感冒之外,每一次的法拉利测试都让我深深佩服这群全世界最顶尖汽车设计师与工程师,他们不断
期刊
从日产R35 GT-R重生,我鲜有机会试到,当时只是对日产抱有很大期望,期望它可以重拾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风光日子。当R35正式与Skyline车系划清界限,改以独立车系示人,除了双门四座,大马力Turbo及四驱,标志性的四圆尾灯延续着GT-R的血统外,R35卸去了Skyline的历史包袱后,已完全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深层革命,成为一款足以与当时世界一线超跑并驾齐驱的日本汽车。  当时R35的开发目
期刊
框外,有惊喜  MONTHLY PRODUCT 1  明目“避”黄丸,“蒸”的  头文字D大灯翻新修复设备  广州铭万电子有限公司  (www.mwd-light.com)  阿涂品鉴口诀:就算再细的砂纸,在发雾变黄的合成树脂灯罩上打磨,结果也是看起来雾白一片。但神奇的是,当大灯翻新修复液被加热喷出蒸汽,并熏到大灯灯罩表面时,那片“雾”忽然一片清朗,变出全新一般的大灯,神奇啊!  MONTHL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