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维生素D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数据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缺乏维生素D。由于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即便出门,也要用遮阳伞挡住太阳光。还有许多人为了追求形体美而选择素食,导致食物中的维生素D摄入量减少。不仅如此,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弱,因此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与日俱增。
  维生素D的发现
  维生素D的发现要从佝偻病讲起。在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佝偻病非常普遍。说起来有些难以想象,引领世界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在首都伦敦充满现代气息的街巷里,到处可见鸡胸和“罗圈腿”的孩子。
  伦敦贫民区的儿童患佝偻病的非常多,当时的医学认为,佝偻病是由钙质摄入缺乏造成的,也有人认为该病具有遗传性,甚至有人认为它与居住地的卫生条件恶劣有关。直到1890年,英国的帕姆医生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阳光充足的地区,佝偻病患者少;反之,阳光缺少的地区,佝偻病患者多。
  帕姆医生的发现,使得佝偻病的谜团被解开了。工业发展带来的高楼林立和烟雾遮挡了阳光的照射,而伦敦本身就是“雾都”,这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很多沐浴阳光的机会。并且,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很多母亲生育后就出去工作,婴儿只能以代乳品为主要食物,这使得婴儿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减少。工业城市兴起之时,恰是佝偻病“壮大”之时,当时的伦敦和英国其他城市中大约1/3的儿童与佝偻病“不期而遇”。
  1913年,美国科学家埃尔默·麦克勒姆和英国医生爱德华·梅兰比发现鱼肝油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他们在鱼肝油中发现了维生素A,于是认定是维生素A或其协同因子对佝偻病的治疗发挥了作用。1922年,麦克勒姆发现,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通过加热、氧化等方法被破坏后,鱼肝油仍然具有防治佝偻病的效用,这说明鱼肝油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物质,它才是真正能对抗佝偻病的“利器”。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物质是一个脂溶性维生素,它也是人类发现的第四种维生素,因而被命名为“维生素D”。随后科学家发现,人体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够经由皮肤将体内的7-脱氢胆固醇合成为维生素D,维生素D便有了“阳光维生素”的美誉。
  维生素D的作用
  长期以来,维生素D只被当作一种与骨骼健康有关的营养素,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的作用非常广泛。
  ◎利于心脏健康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1484名心脏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其心脏病严重程度进行检查。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病人中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占70%,体内维生素D含量最低的病人,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32%。与那些体内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相比,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发生动脉栓塞的几率翻了1倍。
  ◎利于保持身材
  女性几乎没有不在意身材的。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維生素D的妇女体质指数(BMI)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合成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避免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能预防老年痴呆
  英国埃克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的老人比一般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高50%;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增加125%。如果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能力会得到明显改善。
  ◎有助避免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它会导致全身炎症、关节损伤和剧烈疼痛。尽管维生素D不能逆转这种病,但英国研究发现,保持体内足够高的维生素D水平可以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带来的疼痛和僵硬,并可能有助于避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
  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外源性,即依靠食物来源;二是内源性,即通过阳光照射由人体皮肤产生。
  食物来源中,植物性食物有蘑菇等,动物性食物中以鱼肝油和鱼油含量最为丰富。其次,维生素D在鸡蛋、牛肉、黄油和海鱼(如鲱鱼、鲑鱼、沙丁鱼)中含量相对较高。牛乳和人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比较低,蔬菜、谷物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
  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起始于接触阳光时,尤其是在皮肤暴露于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时,皮肤的表皮层内所含的7-脱氢胆固醇就可以通过变构的方式转变为维生素D,再通过血液传输到肝脏和肾脏,进一步转化为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骨化三醇,作为一种激素重新进入人体循环,调节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重构。
  补充维生素D不宜过多
  维生素D对人体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维生素D多多益善。目前我们国家给出的维生素D的可耐受剂量为20微克/天。维生素D摄入过量,会出现口渴、眼睛发炎、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D会导致中毒,若不及时停药很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同时,维生素D还关乎血液中的钙磷浓度,一旦过量可能危害心脏,导致血管钙化等症。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它储存于身体脂肪中,一经需要,就会被身体释放出来。每天给孩子晒1~2小时的太阳,就可以满足维生素D合成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阳光照到皮肤上,如果皮肤被衣物遮挡或者隔着玻璃晒太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成年人的皮肤,每周2~3次暴露于阳光中并持续15分钟,身体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执意“药补”的话,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做好用药剂量评估,根据身体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其他文献
在炎热的夏季,置身于蜀南竹海,竹干与竹叶搭起天然的凉棚。放眼望去,满目翠绿,不时有习习凉风吹过,令人顿觉通体清凉。如果不能去竹海,我们在家里挂上竹条窗帘,在床上铺竹席,再穿上竹布衣服,也能把暑热挡在门外。  竹子是禾本科植物,原产中国,有37个属约500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竹子的生命力顽强。无论高山峻岭还是丘陵河滩,竹子只要有土就可以茁壮成长。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身影。在盛产
期刊
患者女,5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前下方间隙占位性病变1月入院.1月前常规体检行双肾彩超示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后行双肾CT平扫提示腹膜后肿瘤性病变可能.近1月来患者精神、食欲尚
期刊
鸽子,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肉嫩味美、营养价值极高的肉类珍禽,自古就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鸽肉的优质蛋白质含量可达22%,而脂肪含量仅为1%。此外,鸽肉富含钙、铁、铜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素,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是鸡肉的2~3倍。因此,鸽肉是人们十分推崇的滋补身体、增进健康的美食。  鸽肉不但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中医学认为,鸽子全身是宝
期刊
目的 探讨骶部硬膜外囊肿的临床诊断及误诊原因,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本组36例,其中腰骶部钝痛36例(100%)、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32例(88.88%)、神经功能损害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对于脂肪肝的诊治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
患者女,26岁.双足背部隆起8年,疼痛1个月.患者于8年前偶然发现双侧足背部隆起,缓慢增大,运动量大时局部疼痛.患者自幼酷爱舞蹈,长期进行高强度舞蹈训练,幼师专业毕业.检查:双
期刊
梨树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果树,其果实——梨,醇香宜人,甜脆可食。旧时梨被称为蜜父、快果、玉乳,并有“百果之宗”的美称;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梨的品种繁多,产地很多,各具特色。如山东的莱阳梨、北京的红肖梨、安徽的砀山梨、河北赵县的雪花梨、新疆的库尔勒梨等。据说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偷吃的人参果便是产于新疆库尔勒的香梨。  我国食梨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诗经》中,便有
期刊
营养不良是由于长期食物数量不足,或质量差、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持久消耗,导致宝宝身体得不到所需营养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婴幼儿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而且程度较轻。目前所见婴幼儿营养不良,多为喂养方法不当或疾病因素造成的。  宝宝营养不良是何因?  ◆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  人工喂养时食物的质和量未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DRD2基因型的海洛因成瘾者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差异.方法 根据 DRD2基因型将37例单纯海洛因成瘾者分为DRD2 Taq IA+型组(A+组,22例)和DRD2 Taq IA-型组(A-组,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