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瓣反流对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患者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心脏房室瓣(Atrio ventricular valves) AVV反流对全腔手术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238例采用Gore-Tex材料心外管道行全腔手术患儿(者)资料.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患儿(者)是否有AVV反流,并评价AVV反流程度.AVV反流组65例,年龄1.5 ~25.0岁,中位年龄6.3岁;平均体质量19.5 kg;反流轻度42例(64.6%)、中-重度23例(35.4%).无AVV反流组173例,年龄1.3~31.0岁,中位年龄7.9岁,平均体质量19.0 kg.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ICU)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恢复指标.结果 AVV反流组住院死亡5例(7.69%),无AVV反流组住院死亡9例(5.20%);AVV反流组总住院天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胸液引流置管时间明显高于无AVV反流组,两组住院死亡比例、术后平均肺动脉压力、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胸液引流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V反流组中,中-重度反流患者行AVV成形术者占78.5%,轻度反流与中-重度反流亚组间,患儿(者)围手术期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V中-重度反流患儿(者)行全腔手术同时AVV成形有利于其术后恢复.需进一步随访评估AVV反流对患儿(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P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有部分病例合并主肺动脉侧支(MAPCA) PA/VSD/MAPCA的手术理念.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92例PA/VSD患儿(婴)情况.患儿(婴)年龄生后1天~5.2岁,平均(1.3±0.6)岁.接受姑息和根治手术,其中行一期根治术26例,分期姑息手术66例.姑息手术分两个阶段,分别为体肺分流、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的管道连接、合
患者女,30岁.偶感心悸,劳累时症状明显.因单位健康体检"发现心脏异常1月"入院.查体:脉搏70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110/70mm Hg(14.7/9.3 kPa).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发绀.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超声心动图(图1)示右心房增大,右心房壁上见线样高回声腔内隔膜影,随右心房舒缩运动而摆动.右心造影怀疑右心房壁夹层瘤形成.行胸部大血管CT血管造影(C
期刊
患者 女,49岁.咳嗽伴胸闷、乏力2个月.查体:胸廓无畸形,右中下肺听诊呼吸音偏低,可及哮鸣音,余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顶部一4.2 cm ×3.2 cm异常团块、中等回声,不随心脏舒缩运动。
期刊
目的 探讨肺动脉和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改良Fontan手术对功能性单心室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评价手术的早期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5年8月到2012年3月,23例患儿接受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改良Fontan手术,年龄2~13岁,体质量9~28 kg.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所有患儿的主肺动脉与肺动脉分支发育良好,无张力下完成肺动脉与下腔静脉吻合.下腔静脉在肺动脉主干同侧8例,对侧7例,其他类型
目的 探讨原发性右心室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长海医院手术治疗的右心室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全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7 ~ 68岁,中位年龄48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黏液瘤2例,右心室占位性病变5例.手术全部采用胸部正中切口行完整切除或取活检,切除手术于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结果 全组占同期手术治疗心脏肿瘤患者的4.96%.手术完整切
例1 男,65岁.发作性胸痛5年,加重5天.患者5个月前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有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应用史.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多支病变.于2010年3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第3天停IABP.患者术后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术后第4天血小板计数降至5×109/L,给予1个治疗量血小板
期刊
2000年4月至2012年8月,我们外科治疗了10例冠状动脉瘘合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1~70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7例,气促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2例.7例查体可闻及心脏杂音.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37 ~0.65;2例三尖瓣重度反流,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赘生物.7例行多排螺旋CT和三维螺旋CT检查(图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47例主动脉瓣术后再次主动脉外科治疗病例,提高对主动脉瓣术后主动脉疾病再治疗的认识.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47例患者因主动脉瓣术后接受再次主动脉手术治疗.男38例,女9例,再次手术间隔时间(6.0±3.8)年.行主动脉根部替换14例,升主动脉替换10例,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全弓替换+象鼻支架置入术21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2例.所有出院患者均行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并右胸内吻合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并右胸内吻合术的38例患者,腹腔镜下游离胃,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行管状胃成形并空肠造瘘;胸腔镜下游离中下段食管,将胃提至奇静脉弓水平,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吻合.结果 手术平均280 min,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胸、腹手术病例.术中出血平均约120ml,所有病例均无肺部并发症,无吻合口瘘.1例出现胃
目的 为临床上行食管癌根治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4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双侧喉返神经的分支、走行、各部横径及到毗邻解剖标志的距离.结果 喉返神经在气管食管沟内的走形有垂直上行、由外下向内上斜行和不规则走形,喉返神经分支外形呈干状或袢状;喉返神经各部(起点、第1分支点、人气管食管沟点、入喉点)横径,左侧分别为(2.29±0.91) mm、(0.98 ±0.6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