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糖铝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肠菌群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硫糖铝混悬凝胶(SC)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和胃肠菌群的影响。

方法

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H.pylori组(HP组)和硫糖铝组(HP+SC组)。HP组和HP+SC组以H.pylori悉尼菌株(SS1)灌胃,HP+SC组同时予SC灌胃14 d。小鼠处死后取胃黏膜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行胃黏膜损伤评分(EDS),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或改良吉姆萨染色阳性认为H.pylori阳性。IHC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及炎症因子并行免疫组化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炎症因子,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取胃黏膜和肠内容物行16S核糖体RNA(16S rRNA)测序。

结果

HP组小鼠H.pylori定植率为91.67%,HP+SC组定植率为50.00%。HP组小鼠胃黏膜EDS高于NC组[(3.42±0.19)比(1.17±0.17),P<0.05],HP+SC组EDS(2.42±0.29)低于HP组(P<0.05)。HP组白细胞介素(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水平及IHC评分高于NC组(均P<0.05)。HP+SC组IL-8 mRNA表达水平[(0.90±0.21)比(1.72±0.23)]及IHC评分[(4.50±0.22)分比(5.83±0.31)分]均低于HP组(均P<0.05),而IL-10、TNF-α mRNA表达水平及IH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组闭锁小带蛋白(ZO-1)及咬合蛋白IHC评分低于NC组(均P<0.05),HP+SC组咬合蛋白IHC评分高于HP组[(3.50±0.43)分比(2.33±0.21)分,P<0.05],两组ZO-1的IH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较NC组胃菌群多样性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SC组较HP组胃菌群及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SC降低H.pylori定植率,改善H.pylori所致胃黏膜损伤,降低H.pylori所致IL-8表达,增强咬合蛋白,但对H.pylori所致胃肠菌群改变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一例幼年起病的肾性尿崩症患者临床诊治过程。患者尿检变化轻微,病程中出现持续低钾血症,伴间断血肌酐升高,无长期特殊用药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肾脏病理提示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伴急性肾小管损伤,缺血性肾损伤。全基因外显子测序发现了NPHP4的两个致病突变。该突变可导致肾消耗病。经过对症补钾及改善容量治疗,患者血肌酐及血钾水平保持稳定。
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是由于先天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青春期不发育和配子生成障碍的一类疾病。既往认为IHH是一种终生病,近来临床观察却不断发现,少数患者经过治疗后,性腺轴功能可自发逆转,也可出现逆转后复发。因此在IHH治疗随诊过程中,需定期根据临床表现和性激素化验结果,动态、实时地评估性腺轴自主功能状态,既防止过度,又避免遗误治疗。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只大鼠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FMT组各5只,LPS组和LPS+FMT组分别腹腔内注射LPS复制大鼠ALI模型,于造模完成24 h后,LPS+FMT组每日给予粪便(10 ml/kg)灌胃2次,对照组和LPS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持续2 d,于最后一次FMT 24 h
目前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治疗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提高H. pylori根除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2018年发表的《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有关概念及原则做了介绍,旨在阐明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共识,如何界定"难治性H. pylori感染"及其处理原则和策略,什么是"H. pylori治疗新路径"等当前临床医生极为关注、并为H. pylori研究所聚焦的问题。
近年来,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影响预后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随时间的进展新发肿瘤的出现。本文就有关受者新发肿瘤的发展与慢性免疫抑制状态的关联,以及与生理性衰老、慢性病毒感染、生活方式、肝病病因和一定免疫抑制剂的致癌作用等相关因素,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术后新发肿瘤的监测,对不同的肿瘤筛选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提出了证据借鉴。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大多数哮喘患者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病情控制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对激素反应差,反复出现急性加重,肺功能逐渐恶化。近年来,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生物靶向治疗成为哮喘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生物靶向制剂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 TLR7)对乳腺癌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例乳腺癌患者、23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选CD8+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细胞中TLR7蛋白表达和mRNA相对表达量。使用TLR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8周龄小鼠高脂诱导1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脂饮食组(8只)和高脂干预组(9只),同时设对照组,分为正常饮食组(4只)、正常干预组(4只)。正常干预组和高脂干预组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 μg·kg-1·d-1),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8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
期刊
目的评估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并分析其原发病和再次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眼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病例资料,对其中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的原发病和再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 356例。在初次住院期间,共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共81例97例次,男45例,女36例,年龄(47.3±16.8)岁,再次手术率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