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光明第一人 记驾机起义的刘善本将军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dj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不仅掌握了高深的航空理论,而且有高超的飞行技术。他曾驾驶过美、苏、英、日等国制造的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和教练机,在多种气象条件下安全飞行20多年。他就是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飞行参谋,于1946年6月驾机起义飞抵延安、飞向光明的第一人,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驾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1964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的刘善本。
  本文简要叙述刘善本驾机起义前后的人生。
  
  在抗日救国激情中考入国民党空军航校
  
  刘善本1915年1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昌乐县一个偏僻的农村。他17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来到大城市,使他开始接触到一些进步书刊,他和北大附中的一些教师积极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他还同师生到社会上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发表演说、散发传单、焚烧日货等。师生们的爱国行动,遭到反动统治者的镇压,学校有30多名师生被捕入狱,有几名被反动派杀害了。在北大的所见所闻,使刘善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935年,刚满20岁的刘善本放弃了升学的机会,考入国民党空军航空学校,成为第8期学员。他庆幸自己有朝一日能驾驶着飞机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实现自己抗日救国的心愿。但他进入航校不久,深感国民党的政策很难实现抗日救国的愿望。他悔恨自己不该轻信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误入歧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外文杂志上读到了美国新闻记者斯诺写的一篇《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访问记》。毛泽东在谈话中,不仅表示了坚定的抗日决心和必胜信心,而且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了抗日的前途,提出了抗日统一战线,动员全民族抗战等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这同国民党所说的“武器不如人、训练不如人,战必败,抗日必亡”的失败论、亡国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刘善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把这篇文章翻译出来,寄给了天津《大公报》。后来,他从同老乡亲人的通信中,知道弟妹参加了八路军。同时,他经常与进步的同学、朋友通信,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38年底,刘善本航校毕业后,被编入空军轰炸机总队第6中队任飞行员。1940年他被调到国民党空军唯一的远程轰炸机第8大队,同样没有作战任务。可是,日寇的飞机却经常到成都疯狂轰炸,特别是1941年敌机低空扫射十分猖狂,而刘善本的任务却是驾着飞机往外跑。1941年他们飞到兰州,又由兰州飞到嘉峪关,在嘉峪关还怕不保险,又飞到新疆的安西。等他们再回到兰州时,飞机摔的摔,坏的坏,所剩无几。抗日有志,报国无门,刘善本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心
  
  1943年,刘善本被派到美国接受“B-42”远程重型轰炸机的改装训练。在美国的两年时间里,刘善本先后在4所航校和基地进行改装训练,在紧张的飞行训练间隙,刘善本还夜以继日地钻研空中领航业务,深得美国教官的赏识。他因对飞行高度表提出改革建议,而获圣安娜航校的奖金,该校并打算把他留校任教。刘善本想的是中国人民还在进行艰苦抗战,而自己正是为了抗日才报考航校学习飞行的,至今未能出一点力,怎么能再留下来呢?于是,他于1945年5月离开美国,踏上了回国路途。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飞机到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就停了下来,飞机在机场上一停就是几个月,等到日本侵略者投降以后,才接到火速回国的命令,回国后进驻在上海大场机场。刘善本心想,以后可以和平建设祖国了。可是,没过多久,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和政治部主任简朴到他们大队训话。周至柔说:“我们有40个美式机械化师,美国给了我们几百架作战飞机,3个月内一定可以消灭共产党。”对此,刘善本十分震惊。在震惊中,他更加明白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反动本质:不让从美国训练的飞行员及时回国,是为了保存实力,来对付坚决抗日的共产党。刘善本非常气愤,暗自下定决心:宁愿为祖国人民效死于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也决不把炸弹投掷到抗日有功的共产党军队里。
  
  延安的声音崭新的思想决心驾机起义弃暗投明
  
  一天,刘善本外出经过一家书摊时,发现书摊上有一本《新民主主义论》,他随手翻开第一页,“中国向何处去”的标题一下子把他吸引了。他看着看着就不愿再放下了。书中精辟的论述,好像一只巨手掀开了遮住他视线的帷幕,使他看清了中国的前途。刘善本曾听别人说过延安有广播电台。一天晚上,他独自留在机场办公室,打开收音机终于找到延安电台。从此,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倚在收音机旁,接收许多崭新的思想。
  1946年6月26日,不愿残杀自己的同胞、为国民党卖命的刘善本下定了驾机起义的决心。他在机组成员张受益、唐世耀、唐玉文的协助下,摆脱国民党的严密控制,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西北天空倾盆大雨的恶劣气候,利用执行由成都飞往昆明押送军火任务的机会,驾驶530号“B-24”型重型轰炸机飞到延安。
  刘善本机组的起义,是个正义的壮举。他是在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犯解放区的形势下发生的,反映了当时全国军民反对内战、反对分裂、要求和平的愿望,标志着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独立的新高潮已经到来。6月29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出席了延安军队欢迎他们的大会,对他们的爱国主义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8月14日,他以“这里的人情充满了温暖”为题,发表了广播讲话,表达了他决心同党和人民一道战胜困难,迎接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他迫切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解放区的人民。不久,刘善本承担了给从新疆学航空回到延安的一批同志讲授航空理论的教育任务,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航空知识水平,为我军扩大和培养航空人才打下了基础。
  
  情驻东北老航校 倡议开办领航班
  
  1946年3月,在吉林通化建立起了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航校是在战火纷飞、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国民党挑起内战,航校被迫从通化迁到哈尔滨,随后又迁到了东安(今密山县)。1947年2月,刘善本同在新疆学过航空的20多名同志一起从延安来到了东安。他被任命为航校副校长。不久,他积极倡议开办领航班,并自荐兼任领航班教官。校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后,采纳了他的意见。4月20日,领航班正式成立。
  
  在航校,刘善本身为副校长,既要参与学校教育训练方针和训练大纲的制订,又要组织实施。当时航校教学设备非常简陋,缺乏教员、教材和器材。他主动承担了许多教学任务,担任了领航班的领航专业课和飞行班的飞行专业课,还兼讲气象学等课程。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他亲自编写了《领航学》和《仪表学》等关键性教材,写出了10万多字的讲义。
  在教学中,刘善本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讲飞行原理和领航课时,常常带着学员到飞机上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针对学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他充分利用实物、图表和模型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他自己设计、带领学生制作的炸弹弹道模型,能清楚地显示飞机在不同高度和速度条件下投弹、炸弹飞行的轨迹和弹着点及修正角,提高了教学效果。刘善本还研制了能测量风向、风速的测量风盘和能对距离、高度、速度单位进行运算的计算尺模型,使学员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种航行诸元。
  当时,国民党经常派飞机来轰炸扫射,使航校的教育训练无法正常进行。为了尽快培养出我军自己的航空人才,航校决定利用早晚时间进行飞行,每次飞行后都要把飞机推到树林里或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下次飞行时再推出来。在机场,经常见到刘善本同学员们一起推飞机。学员一身油,一身汗,刘善本也是一身油,一身汗。
  实践证明,刘善本倡议开办的领航班,经过学员们的勤学苦练和刘善本的言传身教,人民空军涌现了一批领航专业人才,他们后来都成为空军领航部门的骨干。
  
  揭发林彪罪行遭迫害 党中央决定平反昭雪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时任空军学院副教育长的刘善本,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不顾个人安危,把林彪、吴法宪一伙在空军学院的所作所为写成材料向周总理报告。不幸的是,材料被扣并落到林彪、吴法宪一伙手中。于是一场横祸向刘善本袭来,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对刘善本进行残酷迫害,1968年3月2日将他隔离,3月10日被迫害致死。
  毛泽东主席曾有批示:“空军刘善本、海军陶勇、张学思三大冤案要平反。”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立即作出批示:“刘善本同志冤案,要迅速平反昭雪,子女妥善安排。”空军党委作出了给刘善本公开平反、恢复名誉的决定。
  刘善本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我军的好干部,军事教育园地的辛勤耕耘者,他为人民解放军的空军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他文献
在一般人看来,学武术是年轻人的事,尤其是儿童,他们脑子灵身体素质好,这是学武术的最佳年龄。而我则是已过六旬的老朽之人,竟不知天高地厚学起武术来了,能学成吗?  退休后有了大量时间,我拜武术界的一位年轻朋友当老师,每天跟他舞枪弄棍。  初学武术,对我这个六十多岁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单说压腿吧,按老师的要求必须将腿朝前伸直抬起,与腰成水平状态,这时小腿与膝盖疼痛难忍。心想,再疼再苦也要往下
岑勇,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江油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会常务理事,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油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丰泽园里的鲜花四季新陈代谢,毛泽东当年的卫士封耀松韶华流逝,已于1997年从武譬杭州警卫处党委书记岗位退休,但是,菊香书屋的春兰秋菊依然萦绕在他心头。现在,且听一口杭白
象州县是广西柑桔主产县之一,主要发展温州蜜柑。果农为追求当年产量,降低成本,普遍盲目偏施氮肥,造成树势逐年衰退,使温州蜜柑产量、品质逐年下降。为纠正不适当施肥造成的品质下
会议
近读倪墨炎先生新出版的《鲁迅旧诗探解》中《无题·“禹域多飞将”》一文,有几点与倪先生不同的意见,愿意写出来与倪先生商榷。不当之处,望倪先生、诸多方家与读者教正。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