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么大的资金量和工程量面前,江油市截至目前没有倒下一位处级干部,这与我们健全的监督网络不无关系。”
江油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缑杨木“不差钱”:全县重建加固113所学校,他手握4亿多元的建设资金。
可缑杨木又“真差钱”:由于行政经费紧张,连局里一些公车的汽油钱都靠赊账。
“再困难,重建资金一分钱不能挪!”缑杨木说,“内部监管上,每笔资金的审批都要经过7道程序;从外部讲,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全程监控,社会广泛参与。”
一张无形的“监督网”全程覆盖资金项目运作
镜头:3月19日,记者在江油市爱心小区见到,小区绿化正在进入扫尾工作,不久,因灾无法原址重建的1000多住户将搬进新居。
“这是河南援建的‘交支票’工程。”河南省援建干部董海立一直参与了该工程,他介绍,从该项目立项到建成,每个环节,都能感觉到江油市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监管的身影。“在江油市,一张‘监督网’,让不良企图无缝可钻。”
“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在江油市,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让监督不留“死角”和“盲区”,在这张网络上,几个关键节点起到关键作用。
网络节点一 联席会议全程关注资金项目运作
3月5日,一个重建监督检查工作联席会议在江油市纪委召开,参会者是市纪检监察、发改、财政等10多个部门领导,会议就下一步如何加强重建资金和项目部门之间的协调进行了讨论和明确。
“重建工作开展以来,这样的会议成为常态。”市纪委书记张斯恩说,在联席会议设置上,江油的特色是将检察机关也纳入成员单位,确保了对重建中职务性犯罪的威慑力和查处力。
网络节点二 “四大班子”齐抓共管
2月初的一天,江油市政府召开太白公园重建扩园项目论证会。除来自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外,市人大、市政协分管领导也出席。“在会上,我提出涉及拆迁上要充分考虑拆迁群众利益。”市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主任戴强对记者说,最近,他的意见已被采纳进方案并实施。
所有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前的论证会,人大、政协均要派员出席。同时,市人大、政协还采取听汇报、视察、检查、调研以及组织政协委员加大对市级部门民主评议等形式,加强对重建政策执行、资金项目使用运行的跟踪监督。
网络节点三 社会监督扫除监督盲区
一份严禁村干部变相干预重建工程建设的“规定”让蒋学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蒋学伟是市纪委聘请的社会监督员,他在监督中发现,极少数村组干部存在参与和干涉项目,从中牟利的现象,于是将问题反馈到纪委,促成了该规定出台。
同时,江油市还将信访工作与重建监督相结合,纪委与群众工作局联手,在市、乡镇、村(社区)和集中安置点设立监督点557个,实行24小时值班受理制度,接受群众来访和举报,扫除了监督的“死角”和“盲区”。
“监督网”预警 “网”住贪婪之手
镜头:四川矿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灾后投资1.5亿元新建铜体生产线。江油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与了竞争性谈判的全过程,对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跟踪监督,使川矿集团节约投资1000余万元。
就在这个项目开建过程中,江油市某干部伙同某村支书意图将铜体生产线项目拆迁中的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款转入个人银行账户。这是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由于防范在先,上述两人在造假私分了4万余元的款项后即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
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结合、经常性监管与阶段性监管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江油市这种‘三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从工作机制上对重建资金项目监管实现了时空上的全程监督。”张斯恩告诉记者。
在监管中,江油市还紧盯重点工程、环节,高频率开展专项检查。目前,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对全市所有达到公开招标或比选标准的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及拉动内需项目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检查涵盖了从立项到施工进展的所有6个重点环节。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绵阳方圆建筑公司等5家投标企业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中标,联席会议决定对这5家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同时,有39家施工企业因伪造注册建造师证书被取缔投标资格并列入“黑名单”,半年内不允许进入江油市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市场。
目前,江油市灾后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投资完成率64.93%;累计开工项目1121个,开工率82.85%,完工项目840个。
“在这么大的资金量和工程量面前,江油市截至目前没有倒下一位处级干部,这与我们健全的监督网络不无关系。”张斯恩说。
江油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缑杨木“不差钱”:全县重建加固113所学校,他手握4亿多元的建设资金。
可缑杨木又“真差钱”:由于行政经费紧张,连局里一些公车的汽油钱都靠赊账。
“再困难,重建资金一分钱不能挪!”缑杨木说,“内部监管上,每笔资金的审批都要经过7道程序;从外部讲,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全程监控,社会广泛参与。”
一张无形的“监督网”全程覆盖资金项目运作
镜头:3月19日,记者在江油市爱心小区见到,小区绿化正在进入扫尾工作,不久,因灾无法原址重建的1000多住户将搬进新居。
“这是河南援建的‘交支票’工程。”河南省援建干部董海立一直参与了该工程,他介绍,从该项目立项到建成,每个环节,都能感觉到江油市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监管的身影。“在江油市,一张‘监督网’,让不良企图无缝可钻。”
“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在江油市,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让监督不留“死角”和“盲区”,在这张网络上,几个关键节点起到关键作用。
网络节点一 联席会议全程关注资金项目运作
3月5日,一个重建监督检查工作联席会议在江油市纪委召开,参会者是市纪检监察、发改、财政等10多个部门领导,会议就下一步如何加强重建资金和项目部门之间的协调进行了讨论和明确。
“重建工作开展以来,这样的会议成为常态。”市纪委书记张斯恩说,在联席会议设置上,江油的特色是将检察机关也纳入成员单位,确保了对重建中职务性犯罪的威慑力和查处力。
网络节点二 “四大班子”齐抓共管
2月初的一天,江油市政府召开太白公园重建扩园项目论证会。除来自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外,市人大、市政协分管领导也出席。“在会上,我提出涉及拆迁上要充分考虑拆迁群众利益。”市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主任戴强对记者说,最近,他的意见已被采纳进方案并实施。
所有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前的论证会,人大、政协均要派员出席。同时,市人大、政协还采取听汇报、视察、检查、调研以及组织政协委员加大对市级部门民主评议等形式,加强对重建政策执行、资金项目使用运行的跟踪监督。
网络节点三 社会监督扫除监督盲区
一份严禁村干部变相干预重建工程建设的“规定”让蒋学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蒋学伟是市纪委聘请的社会监督员,他在监督中发现,极少数村组干部存在参与和干涉项目,从中牟利的现象,于是将问题反馈到纪委,促成了该规定出台。
同时,江油市还将信访工作与重建监督相结合,纪委与群众工作局联手,在市、乡镇、村(社区)和集中安置点设立监督点557个,实行24小时值班受理制度,接受群众来访和举报,扫除了监督的“死角”和“盲区”。
“监督网”预警 “网”住贪婪之手
镜头:四川矿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灾后投资1.5亿元新建铜体生产线。江油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与了竞争性谈判的全过程,对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跟踪监督,使川矿集团节约投资1000余万元。
就在这个项目开建过程中,江油市某干部伙同某村支书意图将铜体生产线项目拆迁中的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款转入个人银行账户。这是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由于防范在先,上述两人在造假私分了4万余元的款项后即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
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结合、经常性监管与阶段性监管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江油市这种‘三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从工作机制上对重建资金项目监管实现了时空上的全程监督。”张斯恩告诉记者。
在监管中,江油市还紧盯重点工程、环节,高频率开展专项检查。目前,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对全市所有达到公开招标或比选标准的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及拉动内需项目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检查涵盖了从立项到施工进展的所有6个重点环节。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绵阳方圆建筑公司等5家投标企业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中标,联席会议决定对这5家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同时,有39家施工企业因伪造注册建造师证书被取缔投标资格并列入“黑名单”,半年内不允许进入江油市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市场。
目前,江油市灾后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投资完成率64.93%;累计开工项目1121个,开工率82.85%,完工项目840个。
“在这么大的资金量和工程量面前,江油市截至目前没有倒下一位处级干部,这与我们健全的监督网络不无关系。”张斯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