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听听海尔老总如何评价自己的大转型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尔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家电企业,在时代变革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面临冲击,这种大企业的转型其实面临着很多挑战,能不能成功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海尔仍在积极的探索中。
  海尔转型目前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方向上,海尔推进的是企业平台化、组织微型、员工创客化,最终实现用户个性化。第二,目的上,探索大企业双创,推动供给侧改革。第三,机制上,驱动创业,海尔希望搭建一个共创共赢的平台,大家都可以来分享这个成果。第四,路径上,建立创客加速平台。
  转型三叉戟合力向前
  1.企业功能平台化
  海尔转型的核心就是企业功能的平台化,从封闭的企业转变为开放的创业生态。海尔集团有两个比较大的上市公司,一在上海,一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上海的主要以智慧家庭、白色家电为主,仍然聚焦在家电领域以及互联网家庭领域,它的创业和创新服从于这个主题;香港的是以物流、服务搭建成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也是平台化发展。
  海尔集团本身也在实现企业功能平台化,集团会变成一个大的创业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给创业者提供:第一,方向上的指引;第二,资源上的支持;第三,锋线上的管控。
  2.组织微型化
  随着现在的发展,需要把企业变成一个网状的组织,从而实现微型化。
  目前海尔已经有结点1300多个,生态的独立的事业群在工商登记的有100多个组织。小微公司在海尔创业生态圈内吸取营养,成为行业引领企业。所以有一句话说:把大企业做小,然后再把小企业做大。从过去的科层制,下面员工是执行者,听从命令,转化成现在自己冒出很多小微公司,这是海尔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3.员工经营创客化
  海尔希望每个员工都变成创业者,希望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把执行者变成CEO,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都可以到海尔创业,直接面对市场做创客,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去创业。海尔只是搭建一个平台。过去是雇佣制下的执行者,现在变成动态合伙制下的CEO,这个团队可能由七八个人组成,他们是动态的,这个阶段是这七八个人,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人退出,有人进来,但是他们都是动态合伙人的身份。
  海尔里面很多创业项目完全是员工根据市场上的痛点发现市场基础,提出创业项目,有的创业项目海尔会投入孵化资金,也可能他们自己在市场上找资金,海尔提供平台支持创业。
  探索双创,推动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分不开的,创造有效供给首先是要打通需求侧。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第一,一方面国家产能过剩,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二,现在市场上创业孵化器非常多,但是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第三,创业资源分散,没有规模优势。
  海尔提供了从创意、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全要素的保障,使得创业成功概率大大提高。普通的创客从项目孵化到A轮大概的比例就是10%,海尔创业平台上不仅有海尔的项目,也有外面的项目利用海尔平台创业,从项目孵化到现在做A轮的比例大概是48%。现在的平台给创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保障,有的在供应链提供支持,有的在设计、模具、制造甚至分销、物流上都可以提供支持,使得成功率大大提高。
  1.海尔未来的四个生态平台
  海尔一直在探寻建立的生态平台,未来会形成四个方阵。第一,专业的投资者。不管是做VC还是做PE的,专业的投资机构对市场把握会比较好,这是一个方阵。第二,以所谓的技术专利引领企业,会形成一个大的生态。第三,BAT投资本身是一个生态,比如阿里,就有很多投资;众筹,也就是消费者本身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众筹带动项目的发展。海尔希望建立一个投资的生态,用自己的生态链来支持创客们创业成功。第四,实体企业也有自己的生态,比如海尔拥有的供应链资源、研发资源、制造资源、销售渠道、服务、物流等等本身就是一个大生态,这种生态跟项目投资会注入非常大的活力和动力。
  2.从产销一体到“产销一体”
  海尔做的过程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来定制。海尔原来是自己做市场调研,调研出很多好的产品,再开发、上市;现在希望用户能够参与进来。
  最早的市场阶段是产销一体,手工制造阶段,自己制造加工,自己在外面兜售。后来产销分离,厂家专注在生产,分销有分销渠道包括代理商等等,家电企业经历过供销社、五交化等等。再往下发展又变成产销合一,这是升级的产销一体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设计者,用户在手机端可以下单,这个订单可以直接传到生产线。
  机制:四种模式驱动创业,搭建共创共赢平台
  从机制上来讲,海尔的未来战略是共创共赢,大家都可以在海尔的平台上来增值分享。海尔现在的共创有这几种模式:第一,企业的员工可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有的海尔员工觉得海尔是一个比较大的企业,规矩比较多,不适合自己创业,他可以离开海尔创业,海尔给你提供支持。第二,合作伙伴也可以在海尔平台创业。第三,社会资源也可以在海尔集团创业。第四,创业联盟也可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甚至消费者也可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
  1.海尔员工借助海尔创业
  2014年7月,海尔有三个80后的员工,说要搞互联网装修。什么叫互联网装修?就是用互联网的模式,把用户需求集合到一块儿,让他们参与进来,给家庭用户做装修。
  并且三人就说要自己创业,借钱一共凑了200万元,成立了一个公司——“有住”,现在口碑排在第一,发展非常快。到了2014年11月份,说200万元花完了,十分紧急。海尔就介绍了一个基金公司,投入了500万元。基金公司要求他们用房屋做了抵押,而且投资要转化成股份。
  到了2015年7月份,“有住”网估值到5个亿,用了海尔的统一平台。今年不出意外确保12个亿,力争15个亿,现在团队一共一百七八十人。这样的规模在装修公司里面是比较大的,虽然与海尔没有资本关系、管理关系,但是却依赖了这个平台。   2.社会资源借助海尔创业
  现在海尔搭建平台,让所有的创业者在上面创业。比如原来的养鸡户,散养导致质量不均,很难控制。养鸡设备提供商又不敢给农户放贷,鸡蛋的分销商也头疼,好卖的时候不好收鸡蛋,不好卖的时候又压库存。
  通过跟设备运营商约定,只要按照标准提供鸡饲料,通过融资给农户提供设备,设备运营商愿意用海尔的平台去做。分销商保证按约定价格收购鸡蛋,农民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约定好,比如五块钱一斤,只要按照我的标准生产出来,有多少收购多少,这样打通整个产业链。
  有一段时间到青岛去的很多客人说,吃到的鸡蛋口感比较好,那是海尔的功劳。因为饲养的过程标准化,饲料标准化;而且根据孕妇应该吃什么样的鸡蛋,高血压高血脂应该吃什么样的鸡蛋,调整喂养配方,有的鸡蛋已经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大家觉得非常好。整个资源放在一起,海尔的鸡蛋产业规模目前在山东省做试点,一步步从鸡到牛肉,也可以解决食品安全,同时把整个生产体系串起来。
  3.创新创业联盟借助海尔创业
  海尔和山东大学也建立了创业生态圈。海尔研究塑料平板热水器,刚上市一个月,卖了一千多套。想继续把这个产品变成一个产业。现在和山东大学谈创新,专利的所有权还是山大的,但专利的使用权是海尔的,海尔可以把它推进做大。不是把技术卖给海尔,在产品销售过程当中是可以分成的,做得越大越好,而且不断迭代、不断发展,这样把整个高校的资源、社会的资源也放到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4.用户借助海尔平台创业
  海尔有一个对外开放和用户交互的平台,上面普通用户有1.2亿,粉丝级4000万,发烧友13万。海尔的发烧友,什么专业都有,不仅给你提出问题,而且告诉你解决方案,甚至比海尔的研发人员都专业。海尔还有一个HOPE平台,这是海尔的开放创新平台,后面还有一个包括中国、德国、日本、新西兰、美国的全球五大研发中心。研发中心里面接口人属于海尔编制的4000人,平台上注册资源15万+,虽然不是海尔的员工,但可以跟海尔签合同,海尔付的不是工资而是费用。
  海尔曾在网上提出一个需求——怎样给洗衣机除锈?家家都有洗衣机,看着洗衣服都很干净;但用了三年到五年的洗衣机就会生锈,锈对衣物,特别高档衣物有害,对小孩的皮肤也有影响。海尔把这个需求拿上来,客观地讲海尔有解决方案,但还是尝试把这个需求推到平台上。结果重庆的大学生提出一个方案,是通过纳米塑料球来消除结垢。海尔把这个方向拿出来同美国的3M、中科院化学所研究,纳米球放在内桶外桶之间,洗涤过程中释放小球,同时击打外面,永远不会生锈。这就是推出的海尔免清洗洗衣机,现在市场上卖得非常火。
  创客加速平台
  创客加速平台,从众扶、众创、众包、众筹加速创业,海尔的用户资源在系统里面有3亿多,能够和海尔双向交互的,大概有1.4亿,这是很大的金矿。
  其中包括海创会的线上平台、创客学院、创客金融、创客实验室。
  海创会线上交互平台,是创业者和创业资源对接的平台,上面有创业项目1000多个,在线合伙人7000多个,VC基金1300多个,整个资源实体孵化及政策、公司服务资源都有,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合作。
  创客学院,北大、清华、山大、MIT都有,创客活动50多场,创客模式输出面对1万多人,整个有很好的交互平台。
  创客金融,集团里面有三个产业基金,两个上市公司各有一支产业基金,可以直接投,可以并购,也可以集团投资。海尔上市公司本身对投资有退出通道,同时也可以让你单独孵化上市,都有一套体系,金融资源、创业资源成为一套体系。
  创客实验室对创客创意的搜集、交互。海尔慕享多功能坐浴器是第二届创客大赛的作品,现在上市了。
  海尔通过创业,主业还是比较聚焦的,两个上市公司各有各的定位,海尔集团变成创业创新平台,专注各自专业,形成引领。
  海尔的品牌份额已经连续七年在全球白色家电排名第一,整个品牌价值也是一直不断提升。
  海尔,其实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创业平台,还在酝酿发展。
  (界面网)
其他文献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过去几年蜂拥进入手机行业。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年初时,中国的手机品牌有540多家,到2014年年末,140家已经消失,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远甚海外。业内人士认为,创新能力是手机企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只有掌握了生态链上游规则的发言权,如材料技术、操作系统等,才能获得突破性发展。
期刊
轻奢产业整体业绩低迷,多家标志性品牌销售数据断崖式下跌,以LV、Gucci、卡地亚为代表的传统奢侈品,要么向超高端小众定制品发展,要么转向高端生活方式的打造,而轻奢一直以来的“跟随”路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业内人士认为,凭借原本的品牌效应及对时尚的敏感性,全面向高端消费品转化或将是轻奢的唯一出路。
期刊
为振兴中国奶业,展示奶业发展和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树立奶业企业形象,提振消费信心,8月26日,“2016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石家庄举行。飞鹤、君乐宝、伊利等中国奶业20强领军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工信部、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领导,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奶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应邀出席峰会。此外,会上20家联盟企业也进行了“中国奶业振兴宣言”,再次表明了民族乳企振兴中国奶业的
期刊
中国最大鞋类公司香港百丽国际发布的三季度国内零售运营数据显示,三季度集团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降10.4%,但运动、服饰业务同店销售增长6%。尽管运动、服饰的业绩依然向好,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运动品牌的中国经销商越来越多,品牌自身也在加速直营店的布局,代理品牌业绩的增长不能从根本上拯救鞋类业务下滑带来的整体业绩下降。
期刊
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冰箱市场零售量为2613万台,同比下降6.6%;零售额为696亿元,同比下降3.0%。全年零售额同比负增长,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4年间,冰箱市场规模第三次同比下滑,线上市场和高端产品仍然维持较高增长。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冰箱新能效标准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冰箱产品节能技术升级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期刊
2015年,家电行业整体遭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下滑挑战,冰洗空彩四大家电品类全线失守,行业实现整体收入5439亿元,同比下降1.65%;实现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微增1.6%。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全年家电上市公司的业绩面临严峻局面;未来白电企业的低估值和股息率是最大看点;黑电领域的看点则来自于产业链拉长以及参与各方的深度融合。
期刊
随着零售环境冲击波进入“常态化”,实体零售企业的领先者们已从起初的慌乱和茫然中定下神来,纷纷向马云、强东们学习起电商来。  最早起步的银泰,后来的云猴、天狗、金鹰及虹领巾,直到最近的i百联,不可谓用力不大,用心不深。可是,时至今日,尚未看到哪家实体店开展的电商业务真正“顺风顺水”,更不用谈与BAT巨头抗衡。  即便是挟上百家购物中心之威,号称投入50亿元的万达飞凡,从模式上看,也只是试图在打造一个
期刊
12月10日,由经济日报主办的“促销易与《经济》战略合作”活动在经济日报社隆重开幕。《经济》杂志拥有独一无二的智力和信息资源,而促销易致力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提升消费品企业的营销能力,帮助品牌商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展互动促销。两者合作后,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引导并帮助更多消费品企业开展互联网+实践。
期刊
继亚洲第一日化品牌资生堂大刀阔斧地进行品牌革新之后,又有日化企业紧随其后,不仅更换了品牌LOGO,还对化妆品店等CS渠道进行了变革。“改头换面”的日化企业中既有高端外资品牌,也有国产品牌。业内认为,日化企业们重整旗鼓的诉求各有不同,但是消费结构向年轻化倾斜、消费诉求向“小而美”转变是这些企业共同面对的新局面。
期刊
尽管整体经济面临转型,整体消费也略受影响,但BCG(波士顿咨询)携手阿里巴巴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消费报告仍然表明: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中国消费市场的“新三驾马车”。  可以默认为,这是一股看得到的消费力量。  富裕人群:到2020年,(上层中产)富裕阶层的消费将以17%的速度增长,为中国城镇消费贡献近9万亿元的市场增量。与此相比,新兴中产阶层及中产阶层的消费仅以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形成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