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圣而沉重的生命契约,签在了2013年7月。契约简单到只有两条:妈妈活下来,女儿“漂”过去。
此时,女儿宋坤——国内外大型航海赛事的现场主持,刚征战完帆船最高级别赛事克利伯11-12赛季。就在她感到无比疲惫之时,妈妈的生命之海却陡然掀起惊涛骇浪:被查出肝癌,而且是晚期。残酷的是,她根本拿不出高达数十万元的巨款来救妈妈。然而就在这时,她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2013-2014年克利伯帆船环球航行赛事即将举行,获得总冠军的掌舵手可获将近10万美金奖金和各项收益!
还犹豫什么,重归大海,获得10万美金,用来支付妈妈的医疗费!宋坤用如此简朴的理由,以中国第一位帆船环球航行女舵手的身份,开始与大海搏击……
2013年6月,刚刚结束为期半年航海任务的宋坤,回到了青岛家里。没有比回到家,回到母亲身边更惬意的事了,尽管瘦了,黑了,尽管白净的手如今硬茧密布。一见面,宋坤就对母亲许诺:“妈妈,这次回来,我会待上好一阵子。”
宋坤,1982年出生于青岛,海浪声是她人生启蒙音乐。她7岁学会了游泳,10岁在海边挖蛤蜊。2004年,她从青岛滨海学院毕业,又考入山东财政学院。两所大学,三项技能:英语、日语和播音主持。附加漂亮脸蛋儿,她原本有了足够的资本来应对就业,却出人意料地选择进入青岛航海俱乐部工作。宋坤刚接触航海时,帆船在中国还不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项目。24岁时,宋坤就为这个项目的普及做了重大贡献。凭借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对航海事业的热情,她翻译了国际帆联出版的《离岸赛规则》,并且参与编写和翻译众多的帆船专业启蒙教材,成为国内少数的英语帆船专业人才之一。与此同时,她还主持推广NOCSP青少年帆船培训项目,历时5年遍及全国8个城市,累计培养出了2000多名青少年航海运动员。
2011年初,宋坤进入国际最高端的帆船赛——美洲杯帆船赛的“中国之队”工作,担任岸队经理,并且成为国内首个国内外大型航海赛事现场主持人。也因这份主持工作,让爱好挑战的宋坤有了一个航海梦。
2012年6月7日,宋坤踏上“青岛号”,开始征战克利伯11-12赛季最后一个赛段。7月22日,一身伤痕累累的“青岛号”泊于英国南安普顿,完成比赛。宋坤也得到了最隆重的回报:以中国美女的柳叶眉瓜子脸,成为克利伯的官方形象代言人。这年,宋坤30岁。她决定让它成为人生拐点,开始规划起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来。她“恶补”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让她的晚年不再孤独。可宋坤的愿望搁浅了。
这天中午,她吃惊地看到:妈妈坐在楼下的花台上,费力地举着头,双眼茫然地落在自家阳台上。
怎么了?妈妈在想什么?宋坤大声喊叫:“妈妈!”马建华一怔,双手慌乱地去擦眼睛,再费力地站起来。这时,宋坤看到,妈妈脚步沉重。作为直系亲属,宋坤获知妈妈在“青医集团商业医院”(青岛大学医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商业职工医院)的宣判书:肝Ca(癌),晚期。宋坤一阵恍惚,全身发抖。
怎么办?安抚着其实已经被横祸击蒙了几天的妈妈,宋坤头脑里涌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治疗!送妈妈到最好的医院、用上最好的药物治疗!与此同时,她第一次发现,钱——大量难以预算的治疗费用,是一个如此窘迫而现实的问题。马建华与宋坤生父离异多年。这些年,马建华拿一人的工薪撑家,并无积蓄。
就当宋坤正陷入困境之中时,2013年7月15日,她供职的青岛航海俱乐部传来好消息:2013—2014年克利伯帆船环球航行赛事将在伦敦起航,获得总冠军的那艘帆船的掌舵手将获10万美元奖金和收益!
这不是一个给妈妈换取巨额医疗费的机会吗?宋坤动了心,但也多有不舍:走后,妈妈谁来陪护?母亲了解到女儿的打算很揪心:大海凶险诡异,环球之行数万里之遥,此去数月,女儿还能不能再回青岛?
母亲的担心,最终还是败给了女儿的孝心。她对妈妈说:“终点从来就是起点。你也一样,你得活下来,我就得漂过去。”母女凝噎间,生命的契约已扎地生根。
离开青岛的前几天,宋坤先给母亲请好陪护,然后又来到母亲就诊的青医商业医院,将她在亲朋好友及同学那里筹借到的40万元借款全打在医院账上,并恳请医生尽管使用疗效最好的药物。孝女反哺之爱打动了医院领导,他们认可了宋坤的请求……
8月1日,宋坤与母亲依依惜别,和队友一起乘坐“青岛号”帆船,驶往此次比赛的起点站——伦敦。
2013年9月1日,伦敦圣凯瑟琳码头。比赛开始了。宋坤站在“青岛号”船头,她将与她脚下的帆船一道乘风破浪,从这里的泰晤士河启航,经布莱斯特、里约热内卢……往南非,经青岛,再往美国,经纽约等共计6大洲14个港,再回伦敦。航程共计4万海里。
参加此次赛事的帆船共12支,全部船员达650名,每支帆船上有50至60名船员。在“青岛号”上,共54名船员,宋坤是掌舵手,也是这艘帆船上的5名职业帆船航海船员之一。其余48名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业余航海爱好者,负责按宋坤的吩咐做好助手,以及在帆船靠岸时准备下一站的食物。
让宋坤感动的是,从航海开始的那一刻,帆船上的队友们就不断地鼓励她,为她加油助威。他们知道宋坤参加此次赛事的目的是为了拿到那10万美金救妈妈。他们要努力帮她实现这个愿望。面对大海,他们不时地喊出振聋发聩的口号:孝心无敌,宋坤必胜!
宋坤怎能不感动落泪?此时,妈妈、祖国、生命、大海……一个又一个命题,都如此浑厚而神圣。望着帆船上飘扬着的国旗,宋坤更觉自己此行的沉重。不过,她始终看到,在遥远的东方,也不论两地各在什么时段,都看得到妈妈殷切的眼睛…… 9月10日,“青岛号”率先抵达布莱斯特。宋坤想念着妈妈,以妈妈一贯对待生命的乐观姿态,写下了第一篇《航海日志》:帆船就是蓝色鸦片,一旦接触便无法离开,真是“上了贼船”啊,除了跳海没有离开船的办法了。然后,一切都还好。宋坤每天望着13米高空中随风摆荡的帆,振臂指挥。见暴风雨就要来了,她赶紧扬起风帆,在队友们嘹亮的号声中和暴风雨来一阵短跑,结果,暴风雨还跑不过船呢……
9月29日,“青岛号”又是第一个抵达南非开普敦。宋坤的《航海日志》写得更加激昂:我让大家把五星红旗交给我,我走上船头将它高举。此时,我真的感受到了国旗的重量和温暖。
母女路隔万里水隔重洋,青岛的马建华却分明看到了女儿的帆影,也以乐观的生活姿态,修补自己的生命之船。自女儿走后,马建华就开始接受第一个疗程的治疗。每天一早,她照常早起,晨练,然后再去医院。她不愿在医院过夜,那样会给人一种病入膏肓的感觉。一天的治疗再难再痛都不算什么。走在回家的路上,其实已是相当疲惫。但只要她一走进小区,表露出来的肯定是一张笑脸。只因,她明白,一个人的生命长度谁说了都不算,微笑永远比眼泪更尊贵。
在第一个疗程的最后一个程序里,医生给马建华上了化疗。只几天时间,她的头发就全部掉光了,她不戴帽子,照例光溜溜地在左邻右舍面前插科打诨,还自嘲是“女版孟非,为青岛节省光能”……然而,疾病与大海,绝对不会是一则童话。航行在无尽的浪潮里,宋坤很快发现,大海只是以它的神奇与美丽抱人类玩一会儿,它一旦哪儿有点不舒服,就意味着灾难降临了。宋坤的《航海日志》里清楚地记录了这些灾难:
10月1日,在开普敦,原本风平浪静的大海,突然间就飙起了40节飓风,船头的金属护栏被大浪折成90度角,水温从20℃下降到8℃,这一段航程下来,球帆破,前帆撕成两半,滑轮坏掉7个。海天之下,人只是尘埃。船接近赤道的时候,天气非常热,蒸笼一样的热让人丧失理智,只差跳海自杀。如果说这一切还能与船员们共同面对,而作为女性大姨妈不分早晚,殷勤造访,常常分不清哪是血哪是水……
就当女儿与大海对局的时候,病魔也对马建华掀起了新一轮风暴。11月初,当新一轮化疗开始,马建华就陷入不能吃任何东西,移动脚步已十分费力,她想躺到床上休息一会,但一闭眼就天旋地转。
10月15日深夜,马建华上洗手间,待再起身时,只觉双脚一软,便昏倒在地。不知躺了多久,直到陪护醒来寻找到她,才把她抱回到床上去,叫来医生抢救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如此糟糕的情况下,女儿就成了马建华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她一次次告诉自己:你与女儿是有过生命约定的,你就不能死!
2013年11月12日,宋坤31岁生日。这天,“青岛号”正行驶在南半球。下午,青岛市帆管中心的朋友们聚集在医院四楼病房内,陪马建华给宋坤过生日。结果,越洋电话打过去,竟是没人接听。马建华的心悬到半空中,直到两个多小时后,女儿的声音越过万里重洋,抵达她耳边,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好想你!”马建华努力让声音正常,并笑了一声:“我也是,女儿。”然后,所有的通话中,全是询问女儿的情况:老干妈吃完没?船上能不能包饺子?热不热?冷不冷?……独有对自己的病情只字不提。
直到女儿将她的话打断,问她现在状态时,她才云淡风轻说上几句:“女儿放心,我一直在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所以你也要很坚强,我们都不可以放……”“弃”字还未出口,剧烈的疼痛不期而至,自肝部痛至全身,马建华手抖动着,紧紧抓紧话筒不让它掉了,凭借强大的意志,故作轻松说:“女儿,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宋坤突然给击中了,热泪夺眶而出。她冲到船头,面对苍天与大海,大喊了三声“妈妈——”
除夕前两天,“青岛号”抵达奥尔巴尼。至此,赛事的航行任务已完成了3个赛段。宋坤也在这儿,度过了她此生最难忘的春节。除夕,她与妈妈一同在电话中敲响新年的钟声。掺进钟声的,一方是大海的涛声,一方是海滨烟花腾空而起的呼啸……
春节过后,宋坤进入航行的第四五赛段:经澳大利亚悉尼、布里斯班,往新加坡。《航海日志》里,她写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随着女儿回到身边的日期越来越近,马建华的身体状态极大改善。最后一轮化疗过后,她能吃上一些东西了,食量渐渐增加,睡眠也安稳了许多。与此同时,她以慢走、步行上下楼等方式,加强体能锻炼。
2014年3月3日,“青岛号”顺利抵达香港。9天后,即3月12日,“青岛号”又以绝对优势,最先抵达青岛。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宋坤将要扑进妈妈的怀抱了!岸边,尖叫便响成一片:“宋坤!宋坤!”然而,此时,宋坤含泪的目光却在急切地寻找着妈妈的身影。终于看到了!妈妈就站在码头边,戴着一顶大红的棉帽,向她高高举起了拳头!
半年多未见的母女俩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个人的眼眶瞬间湿润,但是谁都没有让泪水先流下来。这是母女俩一次小小的约定——帆船靠岸前一天,宋坤通过船上的卫星电话和妈妈通了话,和妈妈约定,两个人见面的时候,要笑,不要哭。
在青岛短暂的停留时间内,宋坤大多时间守在医院。她告诉妈妈,总计4万海里的航程中,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帆船环球赛赛制简单,每个赛段中的每场比赛都为获胜队积10分,余下均等减分。比赛结束后,各帆船队累积积分最高者即赢得“克利伯杯”。而在这场赛事中,“青岛号”又3次率先穿过设置于航段中途的“得分门”,拿到3个额外积分。
时短情长,对一个水手来说,相聚总是太匆匆。3月16日上午,“青岛号”缓缓驶离青岛奥帆中心港池,踏上赴伦敦的征途。宋坤与妈妈再度相别。她在心里默念:妈妈,女儿再回来时,就会多一个让你骄傲的身份:中国第一位完成帆船环球航行的女性。
3月20日,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姆·沃德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动情说道:“从伦敦始,到伦敦止,宋坤完成充斥着风浪的4万海里航程,她是伟大的,而同样伟大的,还有她的妈妈。两个人都在搏击风浪:宋坤挑战大海,妈妈奋战癌症。两人都向对方保证绝不放弃,这种精神值得尊敬!”
如今,马建华病情日趋稳定,女儿预付的医疗费也即将耗完。但这已无关紧要,在本稿即将送审之际,编辑已从青岛市帆管中心获悉,宋坤团队所在的“青岛号”帆船早已把众对手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目前排名第二的帆船还未抵达比赛的倒数第二大站青岛。而“青岛号”已顺利行驶在此次比赛最后一段赛程上,即将抵达终点。届时,宋坤不仅会夺得“中国第一帆船环球航行女掌舵手”冠军的殊荣,还将获得大约10万美金的奖金和收益,及时续燃妈妈的生命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