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因为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科技与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因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体,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而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床,教师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长,又是自己最可信的朋友。其次,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让学生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无数事实证明,想象不仅可创造出人们未曾见过的事物,还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的形象。想象是人们进行发展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法宝,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努力挖掘教材中想象素材,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对学生表现及时肯定或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从事创新活动的信心。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品质,这种教学过程,不仅把学生想象力发挥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创新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学习是多么重要,它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某一活动感兴趣,就会爱不释手,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兴趣在创造性学习中的巨大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趣”字,根据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诱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触发学生为弄清事物而产生的迫切愿望,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变被动为主动获取,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我在教学10以内的减法,运用多媒体操作,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猫吗?它最喜欢吃什么?”小猫怎样吃鱼?原来盘子里有3条小鱼,小猫先吃了1条,盘子里还剩下2条。算式3-1=2.学生完全沉浸在兴趣之中,产生了思考的冲动,不知不觉进入了数学世界。
  四、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勇于创新
  俗话说:“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因为任何新的事物都对旧事物的不满,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创新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生活对他们来说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疑惑也会接踵而来,为此,教师首先应当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借问题探索、发现、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说一个数我就能知道能否被2和5整除,出于强烈好奇心,学生抢着回答,当我准确判断出后,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问我“为什么你判断得如此准确呢?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五、动手操作,提高创新能力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上”。儿童思维由直观发展为形象思维的变化,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把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三個方面”为指导思想,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新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懈努力,就能为新世纪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又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时有意安排三种实验,即:圆锥与圆锥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紧张愉快的实验思考之后,有学生回答:当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老师给以肯定和赞扬之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如果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2倍,则高是它的1/2时,或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l/2,则高是它的2倍时,圆锥体积是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从实验中解决。(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再次进行实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勇于实践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促进知识的深化。
  六、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好奇心是人类的天赋,“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一种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首先我用媒体出现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体,这样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学生每人都有一套学具,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我还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再观察长方体的棱、面的特点。学生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能发现什么。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长方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他文献
2003年2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石膏及AO钢板螺丝钉两种固定法治疗胫腓骨骨折44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4例,男30例,女14例,17~65岁,平均37岁。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哮喘不同病症的辨证,了解哮喘的主要病因,在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完善的护理,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治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了<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正> 赵紫阳总理最近强调指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对我国“四化”建设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应当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十年、二十年的长远规划中,特别是在科技规划中,采取相应的经济战略和技术政策。
<正>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做法,注重运用经济杠杆,把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结合起来管理经济。但是现在,我们强调了经济手段,有人就忽视科学的行政手段,有的还把法律手段同行政手段混为一谈。因此,探索并运用经济调节系统工程,研究各种调节手段的互相配合与综合运用,这对促使经济改革顺利发展,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发病率不高,但其病情凶险,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容易误诊,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如何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接待患者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患者来自四面八方,每个患者求医问药的心态表现不一,尤其是首次就诊的患者,面对陌生的就诊环境,不知道就诊流程
<正> 我国第一份《行为科学》杂志,于三月底在西安创刊。该杂志系十六开六十四页大型期刊,在筹创过程中就受到了全国各地行为科学学会、宣传部门、企业、部队、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工人、教师、学生、医务人员等的普遍关注。目前订户已遍及全国各地。
<正> 黄帝是我国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其陵墓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公里的桥山上。陵墓高3.6米,周长48米。传说墓内是黄帝的衣冠。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
<正> 自从党中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一个伟大战略方针以来,举国上下,满怀信心,为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但也有一些同志因为只看到我国当前物质技术条件总的说来还较落后而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信心不足。因此,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两种成果,从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