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苷元对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豆苷元对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钙含量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6在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完成。选取出生24h以内的SD大鼠30只,断颈处死,无菌取头盖骨,获取成骨细胞进行培养。分为对照组、大豆苷元10μmol/L组、大豆苷元5μmol/L组和大豆苷元1μmol/L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大豆苷元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表达、基质钙含量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①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增加吸光度值,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其中大豆苷元10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大豆苷元10μmol/L组为0.82130±0.10130,大豆苷元5μmol/L组为0.66370±0.04749,大豆苷元1μmol/L组为0.67750±0.05392,对照组为0.66250±0.07382,P<0.005)。②各浓度组大豆苷元作用于成骨细胞48h,均可使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大豆苷元10μmol/L组为1.10917±0.34190,大豆苷元5μmol/L组为0.97433±0.33267,大豆苷元1μmol/L组为0.84033±0.20408,对照组为0.55050±0.15489,P<0.005或0.02);各浓度组大豆苷元作用于成骨细胞72h,均可使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大豆苷元10μmol/L组为1.04667±0.12217,大豆苷元5μmol/L组为0.95000±0.07330,大豆苷元1μmol/L组为1.07700±0.14704,对照组为0.81867±0.07829,P<0.005或0.02)。③各浓度组大豆苷元处理细胞18d,可增加细胞基质钙含量,其中大豆苷元5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犤大豆苷元10μmol/L组(0.69975±0.13809)mg/L,大豆苷元5μmol/L组(1.01225±0.13277)mg/L,大豆苷元1μmol/L组(0.70375±0.07146)mg/L,对照组(0.60000±0.10494)mg/L,P<0.005犦。④大豆苷元1μmol/L和5μmol/L组处理细胞18d,形成矿化结节数高于对照组犤大豆苷元5μmol/L组(182.7±30.1)个,大豆苷元1μmol/L组(117.0±41.9)个,对照组(74.7±9.5)个,P<0.005犦。结论:大豆苷元具有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基质钙含量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基础水平与正常青年人的差异,及奎硫平和氟哌啶醇对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10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患者43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外周血CD4^+,CD8^+的改变及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和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
目的:比较了石榴果肉、果皮提取物对氧化应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营养研究室完成。①
目的:观察靶肌肉注射外源性环磷酸腺苷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