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中的一项基础设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落实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通过优化和完善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促使城市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改善一个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的娱乐游憩提供一个生态化的场地。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途径
  本文将生态风景园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本文的研究主体,将项目的施工技术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明确生态风景园林的相关概念、特点,基于当下我国各地区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潜存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优化的对策。意在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保证本文所提出的优化对策具备针对性、科学性,继而促进我国各城市地区生态风景园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发挥生态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
  1 生态风景园林内涵
  生态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创造与设计主要是指通过人类对区域环境的划分,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基础景观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发挥出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大多数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在生态风景园林基础设施项目中,都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理念,使现代美学与生态系统之间有机融合。生态环境与基础景观、现代美学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双重融合是生态风景园林的基本内涵。在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施工环节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项目施工建设的基本目标,为了顺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近年来生态风景园林基础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各地区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周边建筑与生态景观设计需要保证统一协调,所以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还应考虑到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地势因素,才能够实现城市风景园林项目建设的生态化。
  2 生态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基本特点
  2.1 材料价格的差异性
  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环节中项目建设单位需基于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规划开展施工初期工作,如明确施工所需材料、施工工艺等,同时还需要保证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为风景园林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而生态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材料价格具备差异性特点,对材料价格差异性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明确树种花卉的种类、材料市场的标准等都是較为重要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并未针对树植花卉市场进行统一的定价,且不同城市地区的树植花卉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材料价格的差异性对于生态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建设成本存在直接的影响。
  2.2 综合性较强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设计作为项目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首先风景园林绿化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目标、生态系统理念以及统一协调原则,设计人员必须要保证周边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性、水文与地势地形的协调性。其次现代化的风景园林项目施工设计涉及到了建筑学、设计学、以及生态学等多门学科,所以风景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具备综合性强的特点,只要保证了项目施工设计的综合性才能够保证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性。
  2.3 养护管理时间长
  养护管理时间长作为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最大特点,需要耗费城市园林绿化相关部门大部分精力,用于养护施工与维护管理。在实际的风景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中前期的施工主要为栽植工作,而后期的施工则涉及到修剪、浇水、病虫害防治、防寒等多项工作内容,前期施工和后期施工都是风景园林绿化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且对风景园林生态化作用的发挥存在直接的影响。
  3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各城市地区生态风景园林项目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潜存的施工问题主要为下述内容:第一,存在部分城市区域为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施工团队素质和施工技术水平为大规模的提升和创新,导致项目建设效果与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第二,存在部分城市地区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共中较为重视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未考量到树植花卉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且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大部分施工建设单位在施工的环节中仅采用土壤深翻的方式,未进行大规模的换土、土壤改良,继而导致生态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第三,生态风景园林项目建设所涉及到的树种花卉种类较多,且不同类别的树植花卉需要应用不同的施工养护技术,才能够保证风景园林整体的成活率,但是部门城市区域并未针对这一问题予以重视,进而导致树植花卉的移栽成活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优化途径
  1.1 前期准备工作的强化
  首先需检验树植花卉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合理性,需检验树植花卉的种类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及土壤环境,需进一步确定树植花卉材料的基本特点是否能够满足生态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要求。其次需要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图纸质量,确定施工图纸与项目建设规划的一致性,施工图纸的生态型以及结合施工场地考量是否会在施工的环节中出现图纸变更等问题。
  4.2 强化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改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保土阶段,通过合理的开展施工保证土壤流失量得到控制;第二阶段为改土阶段,通过更换土壤、施加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方式提升土壤的肥力。
  4.3 施工环节的技术优化
  提高生态风景园林项目建设团队的综合素质,基于项目建设规划以及选定的树植花卉特点开展施工会议,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合理的使用土壤改良剂,正确的改良土壤结构,保证施工场地的土壤环境能够符合树植花卉的生长所需。加强施工管理健全施工管理机制,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限度发挥作为城市景观园林绿化建设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模拟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后的效果指导项目建设施工。
  4.4 强化植物移栽及种植养护工作
  首先基于苗木的特性编制树种花卉种植施工计划和后期的养护施工计划,对外来物种应做好运输期间的维护工作,避免植物根系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碰撞损伤或水分过度流失。基于树植花卉的特性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如对喜温怕寒的植物需在冬季实施保暖措施。其次落实景观园林场地的给排水工程,提高树植花卉的成活率。最后定期开展除草、病虫害以及施肥浇灌等工作。
  5 结语
  生态风景园林项目建设中施工技术的提升涉及到多个方面,且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项目相较于其他城市基础项目、工程建设,具备较多特点,而要想实现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提升不仅仅是单纯的优化施工技术,还应从特点、潜存问题以及生态风景园林的价值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提升方案具备针对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胡周文.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20(02):177-178.
  [2]孙萍.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路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3):70-71.
  [3]王明祥.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9(24):181-182.
  [4]齐晓燕.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9(24):182-18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iDose4迭代重建(IR)技术在动物模拟新生儿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优化中的价值。  方法:  扫描机器采用本院Philips Brilliance256层iCT,选择21只与新生儿
摘要:水厂泵站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单位,每天消耗的能源都十分巨大,容易造成大量的电力资源浪费,迫切需要节能降压技术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很多水厂和泵站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并且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也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因此需要对低压节能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针对水厂泵站在推行自动化控制中的低压节能软硬件设备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在模拟实验中,测试低压节能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水厂泵站;低压节能
目的总结脑血栓病人继发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特点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脑血栓病人继发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3例只行卧床患侧下肢皮牵引固定,3例行简单的手术钢针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新的设计理念和采矿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由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采购周期长、涉及金额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在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中,暖通空调系统是关键,因此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创新应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摘要:园林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园林施工的细节处理对提升园林质量,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绿化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细节处理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施工;细节处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中的园林建设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而园林工程虽比不上其他项目工程庞大,却也因其涉及范围之广而公认比较复杂。因此园林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每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弱视眼与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差异,探讨弱视眼OCT的变化特征在弱视视网膜形态学及发病机制中的价
研究背景:硫唑嘌呤(AZA)是一种甲基咪唑替代6-硫基嘌呤(6-MP)结构中的氢与硫原子而形成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代谢剂,可产生烷基化作用阻断SH组群,抑制核酸的生物合成,防止细
目的:研究对血铅在100μg/L-450μg/L之间的儿童铅中毒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进行驱铅治疗,对神经系统损害的可逆性观察。  方法:对28例血铅在100μg/L-450μg/L之间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