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手法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讨论品管手法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以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实施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管手法为依据,其中以8名专业的药剂师为品管执行者,在开展品管前院内仍实施传统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开展品管后院内则进行品管手法进行管控,分析实施品管手法前后各科室在抗菌药物使用中不合规现象的发生以及实施品管后医师管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品管活动抗菌药物使用明显降低且药师能力均有提升,管理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应用品管手法,可显著降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对激发药师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果,有积极作用,管理效果优异,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不同降压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进行硝苯地平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观察组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人员有效率96%比对照组的86%显著较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较高,(P<0.05),观察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171±19)mmHg、(108±8)mmHg与对照组的舒
目的:分析健脾消积汤治疗小儿季节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50例季节性腹泻患儿随机分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行小儿健脾丸治疗,观察组25例行健脾消积汤治疗,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大便稀薄、发热、皮肤干燥、大便频繁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饮食质量、心理情绪、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各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方案,分析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所取得的疗效,并阐述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3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按照随机均等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9例患者,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研究。研究组患者的服药方案是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单纯应用帕罗西汀。对比如下指标:①药物疗效、患者焦虑情况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研究组的疗效为94.74%,对照组的疗效为78.95%,组间数据经过检验存在差异,P<0.05。②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目的:分析双向评价法用于临床护理带教规范化培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20名医院接收的实习护士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法,观察组则采取双向评价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实习结束时考核成绩以及两组护士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和两组带教老师对护士满意度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为(89.6±5.8)分,实践成绩为(87.5±6.1)分,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为(83.4±6.2)分,实践成绩为(82.4±6.5)分,观察组实习护士实习结束时考核成绩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方法:选择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总缓解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1)临床表现:皮损、肿瘤性水肿与口腔黏膜病变、肺部和胃肠道受累引起的其他症状;(2)治疗效果:总缓解率80.0%,治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不同检测模式对临床血常规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2例健康体检者按照不同血常规检测模式分2组各41例,收集比较各检测模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差异。结果指尖组白细胞(7.03±0.67)×109/L、血红蛋白(129.83±11.33)g/L、红细胞(4.75±0.53)×1012/L高于静脉组(6.42±0.79)×109/L、(123.70±10.75)g/L、(4.41±0.52)×1012/L(P<0.05);血小板(170.30±19.47)×109/L少于于静脉组(181.
目的:探究四物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主诉痛经症状原发性痛经患者116例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分为项目组(四物汤)和参比组(布洛芬止痛),对比疗效。结果:项目组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项目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较参比组更好,(P<0.05)。结论:四物汤治疗痛经疗效较好,建议推广。
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小儿哮喘在当前儿科研究中的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很多患儿在发病后会经历漫长的发病周期,如果不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对患儿自身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通过临床护理指导,能够帮助患儿改善哮喘症状,对其自身症状缓解及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进展述评进行了分析,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中,能够全面了解小儿哮喘的护理要求,对其临床护理中的相关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改进,提高患儿临床护理指导水平。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玉环人民医院住院的3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90例和对照组190例。临床路径组按电子临床路径文本进行诊断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差异。结果:临床路径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及药费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显示了临床路径管理的优越性。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其应用价值以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8年-2021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流程下的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中枢损伤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相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抢救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有效达到治疗目的,提升急救效率,缩短患者抢救等候时间,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