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卷绘日月 笔墨写春秋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而立”,是说一个人到了30岁,已经做了些许事情。有了立身之本,该是横刀立马、大展宏图了。在民间,有些地域,甚至有不到30岁不谈恋爱,不成家之说。
  “30年河东、30年河西”,是辩证地说,30年是一个转折点。30年弱、30年强;30穷困、30年富足;30年这样、30年后会是另一番样子。
  《戏剧丛刊》整整30年了,已届而立之年。按照“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说法也到了一个命运的转折点了,《戏剧丛刊》该是怎样的面对呢?
  30年前,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从此,中国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百花园中,一株新芽破士,一朵新花诞生。《戏剧丛刊》一面世。便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是名副其实的应运而生。
  三间陋室绘彩卷,几支妙笔点春秋。一朵新花的成长需要施肥和灌溉,一个刊物的成长更需几代人的前赴后继。前几任老主编们呕心沥血。使得刊物从呀呀学语到年少有志,无不浸透着刊物同仁们的满腔热忱,一身汗水。
  23年前的一个夏日,为了扩大刊物的社会影响力,也为了找寻刊物的生存之道。华东六省一市戏剧期刊的主编们,相约厦门鼓浪屿,他们在探讨着一个新思路,如何能让华东的戏剧刊物在全国叫响。用什么思路?通过什么形式?山东《戏剧丛刊》主编张善堂、安徽《安徽新戏》主编金芝、上海《上海戏剧》主编赵莱静、福建《福建艺术》主编袁荣生、浙江《戏文》主编朱秋枫、江苏《剧影月报》主编谢柯、江西《影剧新作》主编陶学辉等7位,个个都是两鬓挂霜,面色凝重。似乎面对着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习习海风没有给他们带来丝丝凉爽,阵阵海浪更增添他们心中的不平静。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但只是在邻屋为主编们做一些会议的准备工作。一会儿,善堂主编推门进来问道:“现在进展到个某个程序了,到了下边该怎么办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笔者说出下文后,善堂主编眉头一展:“还是你年轻、脑子快,我跟他们说去。”又过了半个小时,安徽的金芝主编又来说道:“你说的那个步骤完成后又该怎么办呢?”笔者又说出了下文,金主编说:“哎对,这下可全解决了。”其实就是一个评奖活动的程序问题,老主编们过于认真,陷入迷局,一时转不过弯来。通过两天的激辨、研讨。一个宏伟的蓝图产生了!华东六省一市七家戏剧期刊联手举办“田汉戏剧奖”,每年一届,各省轮流坐庄。当初也许是权宜之计,现在看来,这些老主编们是多么有远见、思路是多么开阔、多么的紧跟时代潮流。后来“田汉戏剧奖”扩大到全国15家戏剧期刊,已举办了23届,现已升格为中国田汉基金会的奖项。这是一个多么辉煌的事业!
  那时举办田汉戏剧评奖活动向上级伸手要钱几乎是不可能的,各省期刊多是自筹资金,有节余就赚点,用超支了就亏点。有一年,轮到某省坐庄举办“田汉戏剧奖”评奖活动,但到临届时,却没有凑足资金,一时犯了难,于时急电山东,请山东《戏剧丛刊》帮忙拉资金赞助。山东人不愧为好汉性格,有求必应。立刻召开会议布署。愣是在一周之内,联系了一家企业赞助了5千元和20辆自行车作为奖品。钱从邮局汇出,自行车连夜办理火车托运。解决了燃眉之急,算是帮了兄弟省市一个忙,救了一次场,也给了田汉戏剧奖评奖活动留下一段佳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一个戏剧杂志来说,办刊经费始终是困扰刊物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戏剧丛刊》的历届社长主编们都把解决经费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张善堂主编首开创收之先河。成立山东文化实业公司、举办大型演唱会、广告等,而电视报道剧则是在全国刊物中独树一帜。那几年,《戏剧丛刊》光是电视报道剧专集就出过好几期。说是电视报道剧,其实就是用电视剧的形式写的报告文学,再配上几幅图片,企业到也乐此不疲。像山东省有名的一些企业:张裕、得力斯、三山岛金矿、兖州矿业、孔府宴酒等都用此方式做过宣传。当时《戏剧丛刊》的同仁们均为此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困苦心中自知。被困招待所3天有之,被酒灌醉有之,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刊物挣点钱啊!那时期,《戏剧丛刊》羽翼丰满了,经费也宽裕了,号称省直文化单位的“四小龙”之一,《戏剧丛刊》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华东戏剧期刊中独领风骚。众位同仁们腰包里也多了几个小钱花花,倒也曾自我得意一番。
  《戏剧丛刊》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公开发行的戏剧期刊,最终还是要靠刊物质量说话。时代发展了,刊物也要顺应潮流,办出时代特色。王晓家继任社长、主编后,在刊物质量方面做足了文章,他因为在《解放军文艺》社当过编辑,深谙此道。除了在版面设计上力求新颖之外,从封面、插页到内文,都力争做到整齐划一、生动活泼,封面和彩插,更是明快简洁、色彩生动,使得刊物质量符合了时代的需求,广告和其它创收渠道也都畅通。因此,刊物收入也较稳定。孟令河当社长后,又拓宽了刊物理事会渠道和省内文化系统的发行通道,召开了理事会年会,使得刊物赞助渠道和省内文艺团体有机地融合,刊物取得了稳定的收入,文艺团体得到了刊物的重点关注,可谓双赢也。三年前,姜慧继任主编后,刊物改成大16开,封面请省内名家设计,栏目亦作了较大调整,刊物也通过期刊网上网发行。广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常规化通道,理事会队伍也有了今天的规模。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戏剧丛刊》渐显登峰之态。在“田汉戏剧奖”评奖活动中,屡屡斩获一等奖。去年,酷暑之末,姜主编率领三位编辑,携两位老主编,六人同赴武夷山参加第23届田汉戏剧评奖活动。4天4次转乘飞机,劳顿之苦自不必说,但收获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还是令全体同仁们欣慰。
  30年的小树长成材,《戏剧丛刊》的编辑同仁们30年风雨同舟,成就了《戏剧丛刊》的今天。30年,办刊202期、发行60余万册,发行全世界40多个国家。这是何等的不易啊!1986年,笔者陪同张主编远赴深圳参加“全国期刊总汇”展览。全国上千家报刊济济一堂,丛刊在深圳有了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有了海外发行的通道。虽然,海外发行最多时不过百份,但我们知足。假设有一天,我们在国外的某所大学或某个图书馆里看到《戏剧丛刊》的身影,那该是多么的惬意!1990年,世界出版协会发来专函,邀请《戏剧丛刊》派代表出席当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出版年会,全国仅6家刊物受邀。当时丛刊准备去几个人莅会,只因后来出现其它变故才未成行。仅从这点看,丛刊当时在期刊界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记得大概是2002年初夏吧,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来山东,笔者去南郊宾馆小楼采访他,并给他带去了几本《戏剧丛刊》,贺老看着刊物高兴地说:“丛刊你们经常给我寄,有时我翻翻它,从中了解山东的文化信息,刊物办得满不错啊”!
  那年,《戏剧丛刊》召开作品研讨会,省话剧院刘庆元说:“《戏剧丛刊》就是我们剧作者成长的摇篮”。印象中,他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是的,30年来,不管是山东的剧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集合成群的也好,单打独斗的也好,无一不看重《戏剧丛刊》这块园地,他们在这块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的长成了参天大树,有的成为一片丛林,皆是靓丽的风景。而刊物的编辑们无疑成了园丁,浇水、修枝,等到园中一片绿荫之后,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枣庄的剧作家张晶曾与笔者交谈过:“哪个剧作家、理论家不是从初学者过来的,没有丛刊这个园地,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剧作家、理论家。”肺腑之言哪!编辑本身就是为作者做嫁衣的,《戏剧丛刊》的编辑同仁们,无一不把这点做到了极致,忘我奉献也好、默默无闻也好,我想这也许就是作编辑的最高境界吧。
  改革大潮往深层次发展,《戏剧丛刊》将远行别去。丛刊的同仁们面临史上最痛苦的离别,然而,他们深知,既然立身于改革大潮的潮头,理应推波助澜,乘风破浪向前行。《戏剧丛刊》的同仁们又一次坦然面对。
  如同一个军人听到了退役的命令,可当他脱下军装时,总难免恋恋不舍。
  如同一个农民,当土地成为它用时,虽说不用种地也能吃饱饭,可当他收拾起锄头后,心中总有几分惆怅。
  如同一个工人,工厂改制了,自己面临下岗,虽说政策上有安排,生活有保障,可但当他离开机床时,心中难免有一番失落。
  写到此,窗外已是旭日初升,心中不禁一番感慨:太阳的“30而立”,应是日在中天吧?往下呢?于日薄西山中又孕育了明朝的一轮红日……
  写罢此文,意犹未尽,急就一阙“念奴娇”,以送《戏剧丛刊》远行——
  秋闸
  秋风乍起, 借问风去何处,
  鼓乐息, 匆匆别离,
  帷幕徐徐合闭。 余音无踪迹。
  卅裁梨因苦耕耘, 夜露已非昨日情。
  转瞬花落人稀。 鸟影惊了蝉鸣。
  南方听曲, 硕果满枝,
  北国观戏, 树树红艳,
  秀手持断笔, 园丁倚蕃篱。
  妙文百卷, 有声轻问:
  皆为他人嫁衣。 谁又拨动琴弦?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保障公路收费站对车辆抓拍和车流统计的抗干扰能力,以静止单孔摄像机获取的检票口车道视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易于扩展的抓拍判断系统框架.在分析常见运动检测方法优劣的基础上,从实时性和鲁棒性考虑,采用基于运动历史图像的改进的帧差法,以提高运动检测的灵敏度;为缓解服务器的计算压力,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车辆矩形区域快速定位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则,以排除摄影机前人和杆
期刊
关键词:审美文化;审美产业;审美经济学;网络文化;网络媒介;审美泛化;符号经济;体验美学  摘要:以审美经济学为视角考察网络文化产业,发现: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象”同新媒体文化息息相关;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表明,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我国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其现实层面则表明,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复杂格局;审美经济与审美消费主义的关联揭示出网络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经济业态,需要遵循虚拟经济的
期刊
后进生,在教育学上称为问题行为学生,对于他们,班主任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不显著。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班主任与后进生的心理沟通作简要探讨。    一、班主任与后进生之间的沟通的障碍    (一)心理沟通交流障碍。后进生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打架、骂人、违纪、说谎、不完成作业。他们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让人看不惯。班主任苦口婆心地教育,仍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变本加厉。这样一
期刊
摘 要:英语歌曲因充满童趣,富有动感、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富有动感的英文歌曲,节奏明快的英语儿歌,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英语, 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英语歌曲和儿歌;字母;单词;句型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儿童心理特征来讲,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驰、愉快、满
期刊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摘 要] 适应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实施了4+2“培养模式。即制定了本科生—研究生拉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模块化,开设工程力学专题,改革毕业论文等。实践表明,这种培养模式深化了专业改革,加速了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科建设,使工程力学生源好转,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和目标。从多年工作经验来看,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得从教学工作抓起,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践教学,二是教学实践。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教学实践    面对世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学校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不懈目标已经提上日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原动力和源泉
期刊
摘 要:电影《廊桥遗梦》是根据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廊桥遗梦》改编的,曾风靡全球。影片感人之深,令人唏嘘不已。本文试图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探讨它的魅力。  关键词:思想性;艺术性;魅力    电影《廊桥遗梦》是根据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廊桥遗梦》改编的,该小说于1992年出版,风靡全球,成为世界头号畅销书,全球发行逾千万册。改编成电影之后曾风靡一时,被
期刊
由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完成的“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以其在全国较强的创新性、示范性和品牌影响力,近日荣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文化部创新奖是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最高奖项,旨在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活动,激发文化工作者创新热情,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领域各个方面的创新。创新奖三年评选一届,每届获奖项目20个。  “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为依托,数字图书
期刊
“《一个好人的奏鸣曲》,谨将此书献给HGWXX/7”。影片结尾处的这行文字相信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每位观众的心灵并牢牢地沉淀在脑海里。《窃听风暴》便是这样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人物情感刻画,从而彰显人性自由精神的电影佳作。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存在先于本质论、自由选择观和责任说,其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人的“自由”。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影片《窃听风暴》,它表现了对
期刊
什么是广告语最流行的?“专家”最流行。最近一段时间的电视广告,各种专家充斥荧屏,有的说某种产品和服务经过专家认证或推荐,有的说某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自己就是专家,总之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另外,媒体在许多议题式节目中都邀请专家学者加盟,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很多访谈类、时评类节目,从而使媒体的节目受到学术水平的认可,提高媒介的档次。凡是重大事件的播出或是报道评论必请专家加盟,成为了一种模式,观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