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通·探赜》的三重探赜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文有文心,诗有诗心,史亦有史心。先秦时人已具有“探赜”精神,开始注重探究史家的思想世界,揭示作史的曲直、意图与诉求。而自刘知幾撰《探赜》篇始,“探赜”从一个常用词语演变为史学概念。《探赜》在《史通》一书中,居于《鉴识》之后。从学术范畴上看,《鉴识》与《探赜》都是讨论史家认识论的文章。精于编次之道的刘知幾,让它们前呼后应,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
其他文献
工程总承包业务是当下专业设计院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专业设计院在承担工程总承包业务,实践中也遇到了较多的问题。为了促进专业设计院更加科学合理地实施工程总承包业务,基于专业设计院视角,结合工程总承包实践经验,运用5W1H分析法,对专业设计院实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概念内涵、原因、实施主体、时机、关键环节等进行分析,探讨设计人员思想转型、人员融合、项目组织结构优化、组织融合等专业设计院做好工程总承包的
期刊
针对铅银渣焙烧过程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及脱硫动力学不明晰,火法、湿法、浮选法处理铅银渣时有价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研究了铅银渣焙烧脱硫历程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铅银渣热分解分为脱水、KFe3(SO4)2(OH)6分解、Fe3(SO4)2分解和难分解MeSO4的分解四个阶段,及脱羟基化和释放硫两个亚稳态过程;铅银渣由低温到高温的焙烧过程中锌元素和铁元素的演变规律分别为ZnSO4→ZnFe2O4和Fe2(
期刊
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终结,主要不是因为普赐民爵、爵位买卖等所导致的爵制轻滥。爵位占田价值的实现程度呈现两极分化,以爵占田的制度推动着爵位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双重发展,爵位与土地的制度联系遭到削弱,二十等爵制存在的经济基础受到根本性动摇。至迟从嬴政时代开始,政治秩序从“爵—官”秩序向“官—爵”秩序转变,以爵任官的主动选择权丧失,到了汉代爵位彻底丧失任官权益,爵位价值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二十等爵的分等表明爵位的
期刊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应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主阵地,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占主导作用。近年来,以中国建筑为代表的旗下施工企业成立了数十家总承包设计院。国内总承包设计院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整体发展模式和方向仍处于探索阶段,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设计院的价值定位、技术创效的业务布局、赋能拓展总包新业务新市场、体制建设与业务确权保障等四个方
会议
《锦瑟》作于晚唐,其名摘自首二字,看似有题实则无题,加之诗中用典密集,使得全诗朦胧不定,历来难解。《锦瑟》所表现出来的朦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对于其主旨的解说难有定论,主要有:咏瑟说、恋情说、悼亡说、自伤说等。本文贯彻文本细分的观念,将《锦瑟》定位为典故抒情诗,结合典故及诗人的生平经历,认为此诗为悼亡诗,非但不朦胧,且暗含一条确切的逻辑关系,即诗人以四个典故追忆与亡妻的四段经历,为本诗提供一种新的解
期刊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高校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功能、核心功能,组织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功能、保障功能,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围绕这一现实课题,高校要通过强化政治把关作用、政治引领作用、政治动员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通过抓实党员队伍建设、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工作机制建设,增强基层党
期刊
如何破解学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油水分离”难题?如何将抓党建促发展落到实处?四川省绵阳中学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工作核心地位,通过构建“12345”特色党建模式,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学校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力推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期刊
立足新时代,北京景山学校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攀登教改高峰,不断深化“三个面向”,努力推动教育现代化。从聚焦“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建设、科研引领、探索一体化、长链条育人实践等方面实现党建引领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期刊
唐前期供官员个人驱使的“官人职役”在唐后期转化为手力课,官员原则上应以课钱雇募驱使人力,不再征派现役。然而,在唐后期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背景下,雇募官人职役的办法仅在京官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落实,缺乏监督的地方官群体则不免存在额外加派的现象,一些拥有辟署权的藩镇使府与地方州郡也衍生出多种幕职化的官人驱使。五代时期,京官层面继续维持雇募官人职役的现状,同时逐步将地方实存的额外征派予以规范化与制度化,削弱幕职
期刊
教研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区域教研联合体构建,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师独自备课中存在的局限性,整合了区域教研力量,促使教师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交流、合作、反思中不断改进和发展,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满足了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鉴于此,本论文紧紧围绕“初中数学区域教研联合体”对其构建必要性、路径等进行了详细地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