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公园文化景观建设浅议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大发展的推进,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去追求生活品质,各地特色文化景观建设日益得到重视。如何在公园景区建设中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已成为山体公园规划优先考虑的首要课题。基于此,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特点,以济南市药山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山体公园项目中突出地域文化,塑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增强景观文化的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 山体公园;地域;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0.023
  药山位于济南市区西北部,地处天桥区,北依滔滔黄河,南与北马鞍山相对,东连城区,西为平畴沃野。药山海拔125 m,为辉长岩。在黄河南岸眺望药山,其大小9个山峰,如同形态各异的莲花,故名九顶莲花山,是济南“齐烟九点”之一。药山历史久远,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药山因生产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石头而得名。《齐乘》载:“药山,出阳起石,极佳。”此外,山上还盛产半夏、远志、千头菊、菌陈、柴胡和生地等多种药材。古书记载,药山曾是我国古代医圣先师扁鹊的采药地。
  在20世纪30年代,药山除盛产药材外,山上柏树参天、绿荫绵绵。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山上都会举行大型庙会,远至河南、安徽,近到潍坊、临沂等地的百姓都来赶会,药山三月三庙会与千佛山九月九庙会,同为济南市两大山会,是济南人登高踏青的常去之处[1]。
  本文立足于药山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物产特点和人文典故四个方面进行布局和谋划,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空间。希冀广大同行有借鉴之处,并提出宝贵建议。
  1 总体规划
  1.1 规划范围
  园区分为山体公园、药山科普园、药山广场三部分。其中,山体公园占地39.05 hm2,药山广场占地
  9.01 hm2,广场东西长约350 m,南北长约370 m。
  1.2 规划定位
  充分利用药山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源,深入挖掘药山历史、中药文化和地域特色,将药山公园打造成一个以“中医药及养生文化”为主线的主题公园。
  1.3 总体构思
  广场区域形成“两轴五区”,山体公园区域形成“一线多点”,药山科普园区形成“四区相容”的景观功能格局,如图1所示。
  2 详细规划
  2.1 药山广场——“两轴五区”
  两轴为药用文化步行街、中医文化轴;五区为药膳文化会馆区、康乐养生区、中医中药理疗区、儿童游戏区、悬(绚)湖夏荫区,如图2所示。
  2.1.1 中医文化轴
  由西至东分别为入口广场、医圣广场、医书雕塑及看台两侧竹简文化墙。葫芦与福禄谐音,同时又是古时医生行医时的标志,特在药山公园主入口处设置大型红色传统剪影镂空景墙,题材选自扁鹊行医以及起死回生的典故,景墙中心则为祥云葫芦,背景是抽象的中药药匣。
  中医文化轴将结合医圣广场及步行景观轴(商业街),将消失多年的三月三药山庙会重新恢复起来,届时,景区主要道路两侧,观演舞台等处将张灯结彩、鲜花迎路烘托浓郁的庙会文化气氛。并结合药山传统中医药文化,开展各类民俗文艺演出,如威风锣鼓、药山说书会、民间绝活表演等,开辟与药山文化相协调的根雕、奇石、药用书籍、书画、药用器皿、刮痧和拔罐等展区。另外可结合药山文化可开办中医药文化节,将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2.1.2 药用文化步行街
  以原有上山主路为基础,道路两侧栽植高大乔木为框景,西侧延伸古建商业街为主要景观形式,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街巷氛围,建筑内多经营有关中医药和传统文化的商品,如药用书籍、药茶、药枕、拔罐刮痧等,商业街西侧形成小游园供人们购物休闲。
  2.1.3 康乐养生区
  为室内外相结合、专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的一处休闲娱乐场所,设计充分利用药山资源提供特色休闲服务,如品茗、棋牌、书画展示等,建筑兼有广场管理办公用途。
  2.1.4 中医中药理疗区
  位于广场的东南,分为中药理疗会所及药神山庄两部分。中医的养生观念包括“天人合一、陰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中药理疗会所将中药、中医文化与现代保健养生项目相结合,推出具有药山特色的中医理疗、养生康体等项目,庭院花草种植均选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迎合生态养生的理念。药神山庄是承接会议、接待、住宿的综合型建筑组群,根据药山特有资源开设中医理疗,养生、美容、保健等相关服务项目。
  2.1.5 儿童游戏区
  位于广场的西南,由浅水滩、游戏沙坑、特色花架等组成,活动设施均采用软性和柔性圆角材料,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游戏场所,兼顾考虑家长看护空间和设施。
  2.1.6 悬(绚)湖夏荫区
  规划从现状出发,结合现有水系,扩大的水面犹如一晶莹剔透的葫芦,将葫芦蒂处作为水系源头,形成贯穿广场的水系景观,并赋予其独特的人文内涵。而“悬壶”又是古代中医开业应诊的标志。因此规划将此水面命名为“悬(绚)湖”,自然也就成为了药山公园重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悬(绚)湖之上设置绿岛,岛上栽植春花灌木,命名为流芳岛,并以曲桥连接,同时广场周边水域,增设造型喷泉,丰富水体景观。
  2.1.7 药膳文化会馆区
  位于广场的东北角,是一组仿古建筑围合的庭院区域,会馆以养生美食为主,并根据药性功能适时推出各种药膳养生宴席。
  悬湖溪水的末端在药膳文化会馆庭院形成内庭水景,波光粼粼、溪水潺潺,游客在品味药膳美食的同时静享高雅宜人的园林意境。
  2.2 山体公园——“一线多点”
  根据游览路线,完善修补现有山路,并自下而上依山新建“药山新八景”,依次为翠屏古韵、云山九峰、日观峰、待月亭、探古寻幽(三皇庙)、万寿松风(药山庙)、木樨香远和云香深处。   2.3 药山科普园——“四区相容”
  主要分布于山体公园南侧区域,根据景观使用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域,即公园管理区、扁鹊纪念堂、药山庙区、药用植物科普区,四区功能相互补充,春夏秋冬,景色换而阴阳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美好境界。
  该区结合药山南侧背风向阳的地理优势,栽植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种中药材,如半夏、远志、千头菊、菌陈、柴胡和生地等。居民可自愿到药园耕作,游客可识别各种中药材,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时园内结合扁鹊纪念堂设置讲堂,传授中药奥秘宣扬文化精髓[2]。
  2.3.1 公园管理区
  位于药山南入口东侧,建筑采用仿古建筑形式,整体一层局部二层,北侧包含公厕一座,结合管理用房,设置停车场。
  2.3.2 药山庙区
  药山庙位于药山南麓,该区作为提升区域,对周边的园路和植物,进行整理和丰富,扩大人流集散空间,方便人们参观游览。
  2.3.3 扁鹊纪念堂
  位于药山庙东侧,由3组仿古建筑形成850 m2的院落空间,展示扁鹊生平行医事迹和为群众解决病痛的传奇故事,另外扁鹊纪念堂将展示山东特产——阿胶的制作过程及药用价值,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文化。
  2.3.4 药用植物科普区(云香深处)
  常言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们也常常沉醉于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四时景色。正是季节的轮回变化和阴阳交替,揭示了宇宙万物生命的运动节律和丰富多彩。规划将在植物科普园展示这一自然生命过程,结合绿地位置特点,分别规划了杏林春暖、夏木荫荫、草坡秋染、松林冬翠四时景点[3]。
  杏林春暖:设计成片杏林景观,春暖花开,生机勃勃,优美入画。园路两侧各设一组主题,“杏林思训”“桃李芬芳”进一步体现景观特色和主题意境。
  夏木荫荫:区域内绿柳成行,翠荫欲滴,紫薇花开红映日,木槿摇曳迎清凉。
  草坡秋染:在种植各种药用植物的同时,注重植物群落季相变化。每当秋日来临,满坡红叶灿若彩霞,大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势。
  松林冬翠:该景点东北部设置有生态防护功能的林带景观,植物配置以松、竹、柏为主,即使隆冬依然景色苍翠。
  3 文物保护
  历史中的三皇庙位于药山顶部,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庙内建有大殿,内祀药王和天、地、人三皇的塑像。解放后曾一度用作麻风病人治疗所,该所搬迁后,庙无人管理,建筑物倒塌。
  规划在原有的遗址上重建,庙宇依山而建,在悬崖之上,有独立险峰的之感。整体建筑布局做到巧而精,山顶战时遗留的碉堡建议保留下来,经修复可供游人參观,通往山顶的阶梯尽量保持历史的原貌,开发三皇庙内原有的秘密地道,形成一明一暗的两个通道,增加游客探险的神秘兴趣,同时,该点将成为药山八景之一——探古寻幽。
  4 植物规划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多样,在药山山体公园总体种植规划中将灵活运用药用植物,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发挥药用植物造景优势。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及其药用价值,种植规划为7个特色专类园,依次为碧桃园、玉兰园、海棠园、紫薇园、丁香园、樱花园和石榴园。
  5 建筑设施规划
  作为景区的构成要素之一,建筑既是景观,又是观景点。作为综合性公园的建筑不仅要美观实用,还要有城市配套功能。规划充分考虑可开发的经营性建筑。巧妙运用传统设计元素,将其反映到建筑设计中,达到了弘扬传统中药文化底蕴的目的。
  6 文化小品策划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把五禽戏代表五个动物经典动作进行艺术处理制作成雕塑,置于运动场地的草坪、林下,供市民模仿健身。烘托环境的艺术气息和中药文化特色。
  采用公共艺术和浮雕形式,生动表现八段锦和中医中药有关的成语故事,供游人学习欣赏。将“十八反”和《汤头歌》分别用竹简和折页这两种古籍装帧形式来表现,直观的体现我过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 结语
  本文结合药山山体以及周边地块的现状特点,突出药山的地域特色,结合当地关于药王传说以及中草药的历史遗存,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倡和引导科学、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休闲理念,形成文化特色。通过对药山历史、宗教以及民俗的挖掘,唤起人们对古老药山的记忆,随着公园的不断建设,分阶段逐步提升游览设施以及服务,丰富重要的人文、历史景观,为最终形成完善的旅游接待地奠定基础,提升本地块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成为区域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转化先行先试项目。
  参考文献
  [1]程松.药山春秋[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1.
  [2]袁芳.社区公园健康景观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3]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1 环比蔬菜产地价、零售价均平稳,批发价略涨。与全国同期同品种均价比较:产地均价明显低于全国12.89%,批发均价明显高于全国11.95%,零售均价小幅高于全国5.09%  1.1 地产蔬菜价格环比平稳  第32周(2018-08-06—2018-08-12)重点监测的22个地产蔬菜品种平均价格2.83元/kg,环比下滑1.71%,表现平稳;与前四周比涨5.21%,表现小幅上涨;与去年同期比(以下
期刊
摘 要 随着居民对绿色、健康生活的关注,家庭绿植市场迎来新的繁荣期。基于此,通过剖析现有家庭绿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家庭绿植解决方案供应平台,以期为环保城市、绿色社区打造提供参考依据。  中图分类号:TS97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64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在家里种植绿植已
期刊
摘 要 为了推进涉农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提升大学生为农服务的实践能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调研涉农类实践教学的搭建,探讨实践课程标准、校社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制定,探讨TPS四维互联模式下涉农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相关主体以及校企合作推进人才联合培养实施的重点,难点和突出点,主要以供销社系统内的几家典型的企业为主开展实证研究展开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
期刊
摘 要 涪陵区的地貌以丘陵为主,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除了用作饲料或肥料之外,大部分会被焚烧,还有一部分秸秆会被直接丢入水中,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甚至对交通出行安全也造成一定影响。很多时候农户会感觉秸秆是废品、没有利用价值,其实,秸秆利用新技术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提高为土地化学肥料的过度利用、土壤板结、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推动秸
期刊
摘 要 在分析江苏省泰州市随机抽样农户的自身情况、经营状况、信贷条件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当前影响农户融资渠道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能够承受的最高利率对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农户更倾向于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机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户;融资渠道;Logi
期刊
摘 要 2013年3月1日起,《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对我国农业保险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明确了农业保险将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现有农业保险体系的突破与创新。但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法规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行过程中遇到诸多在《农业保险条例》下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在一些地方进行了一些试点,但实施过程中对于
期刊
摘 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以广西容县果园沙田柚的病虫害防治为例,通过分析当地沙田柚果园病虫害的种类、发病时期以及发病原因,对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之后,该果园的经济收益变化,希望能为其他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果园病虫害;沙田柚;无公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6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
期刊
摘 要 为建设符合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全省资源系统集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技术集成配套,整体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同时针对产业技术体系不完整、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力度不够和成果应用的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在充分吸收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江苏省于2012年设立了设施蔬菜(辣椒、番茄)产业技术体系等5个江苏特色产业技术体系类
期刊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建设江西风景名胜事业,加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基于AHP法(层次分析法)对龙源口景区风景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龙源口景区风景资源条件较好,有利于江西省风景名胜的发展和建设。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分最高,有一定的研究和科普意义;专家们对龙源口景区生态康养条件评价较高,其自然环境很好,有较好的户外疗养条件。  关键词 AHP法;风景资源;评价;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7
期刊
1 环比蔬菜产地价略涨,批发价、零售价表现平稳。与全国同期同品种蔬菜均价比较:产地均价、零售均价分别高于全国均价25.22%、2.58%,批发均价低于全国均价11.27%  第23周(2017-06-05—2017-06-11)重点监测的22个地产蔬菜品种平均价格2.90元/kg,环比上浮3.47%,表现略涨;与前四周比,下滑5.99%,表现小幅下跌;与去年同期比(以下简“同比”),上浮8.3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