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对康复效果、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水平[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等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ALB、Hb及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患者,为期实施手术治疗前予以分阶段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营养水平。
  关键词:分阶段护理模式;胃肠肿瘤;康复;营养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137-02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免疫及排毒器官,负责对食物的吸收与消化,而如果存在饮食不合理的情况,胃肠道极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其中胃肠肿瘤就是常见的疾病类型[1]。对胃肠肿瘤一般是提倡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通过尽早经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因手术存在创伤性并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康复,期间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所以做好相关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而常规针对胃肠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中,护理操作缺乏科学性,对一些护理操作侧重点关注不够,会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影响患者预后[2]。分阶段护理则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该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确保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的阶段性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就探讨对确诊胃肠肿瘤的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与营养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6~72岁,平均(54.2±1.3)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肿瘤14例,结肠肿瘤12例,指肠肿瘤8例,其他6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7~74岁,平均(54.4±1.4)岁;类型:十二指肠肿瘤13例,结肠肿瘤13例,指肠肿瘤10例,其他4例。比较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CT、MRI等检查确诊;②患者均有良好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或者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②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恶性肿瘤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医护实施。
  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禁食禁饮12 h,术前1 d导泻、术前1晚清洁灌肠;术中做好医护配合;术后留置导尿管及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待肛门恢复排气可提供半流质食物等。
  观察组则予以分阶段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护理计划制定。由胃肠外科护士长、责任护士讨论制定分阶段护理方案,在护理方案的制定上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及结合既往护理经验,制定出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其中强化细节及重点护理内容,并明确护理侧重点及落实监督机制。(2)分階段护理实施。术前1 d: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的疾病知识与手术知识讲解,让患者认识到术后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对胃肠功能恢复及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加强医患交流沟通及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患者多注意休息以保持平和心态。手术当日:患者禁食禁饮8 h,可予以静脉输注适量营养物质以避免术中低体温发生;责任护士做好护理交接工作,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同麻醉师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术后24 h:清醒者安排护士、家属陪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以免患者出现担忧情绪;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及干预措施,讲解术后合理卧位及床上运动技巧,注意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晨起及时的为患者更换衣物,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协助坐起。术后1 d到出院时刻:早期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及饮食指导,比如术后1 d可增加床上运动训练,强度适宜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术后清醒及胃肠功能有所恢复就可早期提供给患者流质食物,具体以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之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与普通食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评价康复效果。(2)术后1周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查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水平,评价患者营养水平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效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营养水平
  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ALB、Hb及T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胃肠肿瘤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原因主要同个体饮食存在很大关联[3]。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对胃肠肿瘤的早期检出率也不断提高,这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具体治疗上临床中主要首选手术这一治疗方式,采取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满意。而由于手术存在一些创伤,并且手术中麻醉的影响,患者在术后极容易发生胃肠功能抑制情况,这会影响术后患者营养功能的恢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4]。而常规针对胃肠肿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上,往往难以对患者心理与生理进行有效干预,这使得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分阶段护理模式则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措施,该护理模式在具体实施上主要以围术期患者情绪及生理功能改变作为基本依据,提供系统及科学的护理干预。其中在术前的护理阶段主要强化护患交流沟通、术前肠道准备及手术准备等,为手术治疗奠定良好身心基础;术中强调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工作,使手术可顺利实施;术后通过体征监测、疼痛护理、早期运动指导及饮食干预等,促进肢体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康复[5]。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在患者的康复效果上,观察组在可康复时间上均要明显比对照组短,此外在术后1周的各营养指标上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高,提示分阶段护理模式对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改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对胃肠肿瘤,实施手术治疗疾病的过程,给予分阶段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因此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春萌.分阶段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作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5(28):20.
  [2]陈雪琴,潘志颖,许妙灵.营养护理干预模式对晚期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5):427-429.
  [3]陆秀红,钟倩,罗东明,等.加速康复護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评价[J].医药界,2020,26(3):1.
  [4]曹妍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102.
  [5]刘龙,谢晶.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5(41):21-25.
其他文献
阳光研学课程围绕办学理念,以"学在小北自博雅""玩在小北理自明""书读小北人自华""行在小北志高远"四大主题,整合统领"5+N"研学、阅读研学、旅游研学以及节气研学内容,通过分
齿轮箱飞溅润滑具有齿轮旋转、两相流及流场分布复杂等特点,难以通过理论或实验进行研究;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上,传统的网格法存在动网格处理困难、计算成本高的弊端.针对以
摘 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价值,以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武城县人民医院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抽签法随机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应用于实验组,分析两组护理的结果。结果 干预后的实验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摘 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中,家校合作关系却面临着多重异化的风险,究其根本,家校角色越位、家校角色失位、家校功能异化是主要原因。为此,家校合作应找准定位,明确双方的权责边界,提升教师职责履行能力;形成補位,开展家校专项共育的培训,增强家长的共育意识;促成归位,重新整合家校教育的合力,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
摘 要: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价值。方法 纳入平阴县中医医院药剂科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区间医师开具1000张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管理的处方为观察组,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区间医师开具1000张常规用药管理的处方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处方不合理情况、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处方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抗菌药物种类、药物费用、医疗
摘 要:目的 评价于骨关节疾病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于菏泽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开展,共纳入102例观察对象,均为上述时间段接受治疗的骨关节疾病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比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关节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P<0.05);相比护理前,两组患者
针对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仅使用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特征,在遮挡、旋转、光照与尺度变化中容易出现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整体特征通道识别的自适应孪生网络跟踪算法.将高效的通道注意力模块引入ResNet22孪生网络中,提高特征的判别能力.使用整体特征识别功能计算全局信息,提取更为丰富的语义信息,提高跟踪算法精度.同时,引入自适应模板更新机制,解决遮挡与长期跟踪导致的模板退化问题.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