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血清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反映糖尿病病情,探讨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iv小剂量链佐星(25 mg*kg-1)损伤大鼠胰岛细胞造成其糖耐量异常,继而喂以高糖-高脂饲料诱发动物肥胖形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进行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组成中花生四烯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给予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500 mg*kg-1*d-1, ig, 14 d)治疗后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中花生四烯酸含量明显增加.二苯乙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外周血垂体前叶激素、脑脊液硫化氢(H2S)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病情的关系。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90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评分13~15分
目的用苯并(a)芘[B(a)P]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构成的共轭亚油酸(CLA)对前胃癌的抑制作用以及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通过灌胃方式给予昆明种小鼠B(a)P,建立前胃癌模
制备了三个具有不同个数长链烷基的取代苯甲酸类的小分子胶凝剂,考察了三种化合物在14种常见溶剂中的胶凝行为。结果表明,苯环上长链烷基的个数明显影响取代苯甲酸的胶凝行为
吡咯野百合碱(MCTP)注射是建立肺动脉高压病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但机理不清.实验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和DAF-2荧光法观察了MCTP对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CPAE)形态,数量及NO产生的
<正>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
目的 硫芥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糜烂性毒剂,其水解反应的主要产物是硫二甘醇(TDG)。本实验采用胶束电动色谱法(MEKC)对微量TDG进行检测。方法采用:P/ACES000毛细管电泳仪,有
目的用更敏感的指标评价依立雄胺的生殖毒性.方法将精悬液与不同浓度的依立雄胺共育1 h, 2 h后,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录像分析精子活力参数的变化.结果大鼠精子给予终浓度
目的 为评价多(ADP核糖)聚合酶(PAD—PRP)抑制剂烟酰胺(尼克酰胺)对SD大鼠硫芥全身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90~230g,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对照组和烟酰胺治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对海洋资源的探索也逐步扩大。水下无线通讯网络的建成在开发海洋资源、监控海洋水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因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由此,新疆开始了具体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试点工作。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