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人生去向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_mark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辛初黎参加妈妈的第二次婚礼那天正好15岁,但她没有收到来自妈妈的生日祝福。以前她也会像很多孩子一样,天真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他們结婚的时候她不在,觉得自己缺席了他们人生非常重要的时刻。但此刻,当她真的坐在了属于妈妈的婚礼现场,这个问题又略显讽刺。
  她永远忘不了中考结束的那个午后,爸爸妈妈一起到学校来接她,辛初黎把那一刻定义为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幸福时刻。在看到爸爸妈妈的那一瞬间她感到无比欢快,因为她知道自己考得不错,他们肯定会为她感到骄傲。
  后来辛初黎想,大人们一定不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决定究竟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她听到妈妈无比冷静地问她“我和你爸爸要去办离婚,你想跟谁?”15岁的辛初黎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小说里曾写的,在一瞬间从天堂坠落无底深渊是一种什么感受。
  北方6月底的阳光炙热,辛初黎站在阳光下手脚冰凉,她深爱了15年的父母在这一刻同时面对着她,四只眼睛直直地盯着她,急切地等待着一个对她来说无比残酷的答案。而这个答案还要她亲口说出来。
  泪水是怎么流出来的辛初黎已经不知道了,她只知道她的世界在旋转,一切都在变模糊。她像一只被困在海水里的小野兽,所有的愤怒和反抗都失去了力量。
  后来妈妈替她作出了决定,或许这样说能够减轻辛初黎对妈妈的恨意,因为是妈妈亲手抛弃了她。妈妈抱着她说“黎黎,跟着爸爸吧,你一直都是爸爸的骄傲,而妈妈不久就要结婚了。妈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爱你的,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看你好不好?”
  辛初黎看着妈妈,在那一刻,她觉得妈妈变得无比陌生。妈妈说“黎黎,妈妈有妈妈的人生,你也有你的人生,我们都要幸福好不好?”
  辛初黎觉得自己应该狂欢,其他父母在对孩子的人生进行大包大揽式的管控时,她的母亲却大方地将她的人生推还给了她自己。于是就有了开篇这一幕,她从母亲人生的一个直接参与者变成了一个旁观者。她出现在了妈妈的婚礼现场。

2


  婚礼现场非常热闹,但这热闹和辛初黎无关。她坐在宴席的一个角落里,看着站在台上穿着白色婚纱的妈妈,她还是那样美丽,美丽到辛初黎感到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辛初黎在婚礼现场坐了3个小时,她看着妈妈穿着婚纱出现,看着她和那个男人从舞台的一端一起走向另一端。她看着这样的场景,脑海里闪过她和妈妈在这15年里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时光漫长,回忆短暂。15年的记忆原来用几个小时就能把所有的细枝末节回忆完。
  她在他们切蛋糕的那一刻离开了婚礼现场,她不知道妈妈在切下蛋糕的那一瞬间是否能想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但或许,在他们认真选择婚礼日期的时候,妈妈早已经把这一天从某一种意义转移到另一种意义上了。15年前,她在这一天生下了辛初黎;15年后,她要在这一天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辛初黎漫无目的地在路上走着,北方的8月底虽然已经立了秋,但依然闷热,衣服很快粘在了她的身上。她有些气短喘不上气来,她站在路边,双手扶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但并没有什么帮助。
  从中考结束到这一天,满打满算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但她的生活和人生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第一次感受到那种家里少了一个人就像塌了一个角一样的感觉妈妈不在了,家里空荡了许多;妈妈不在了,她的人生也已经开始出现某种空白。
  午后头项上的蝉声聒噪,聒噪声里带着某种声嘶力竭。当辛初黎反应过来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多远。市一中,无数父母想把孩子塞进来的地方,而她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
  原本她还想着,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会有多高兴,可现在这个结果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如果说婚礼是妈妈的人生重新开始的起点,那么这里,在几天后将成为辛初黎人生的新的起点。人生的起点已经有了,可辛初黎却不知道自己即将去住的是哪里。人生的去向,对15岁的辛初黎来说还太过于遥远。
其他文献
在我看来,成长是非常微妙、没有标准的一件事情。怎么说呢?就是它有时候其实无法用通俗的年岁来定义,比如你18岁了,或者你20岁了,是个法定的成年人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真的长大了。毕竟这年头,光长年纪不长脑子的人也不是没有。  所以成长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节点上的事情,可能是经历了某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也可能是一段掏心掏肺的对话,更可能只是一个毫无准备的瞬间。  于我而言,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别人的那个
有时候觉得,生活中某些小事情也是奇妙得很。比如我在边听着林侑嘉的《想自由》边翻开新一期的《中学生博览》,第一页碰上的便是春艳姐姐写的《想自由》。  “都不是自由人呐……”我盯着那三个字不禁喃喃细语着。  就在两个星期前,高三的师兄师姐们又一届毕了业,高考似乎离我也不那么远了。而我,整天漫无目的地坐在高一的教室里,只有手中的笔在纸上来来回回,停停写写,日子不知该用悠闲还是用空虚来形容。总是这样,任时
2010年各类选秀节目依然活跃在荧屏上,“快乐男声”、“花儿朵朵”、“星光大道”……借着这个平台,新星们一颗颗冉冉升起。其实选秀节目不是中国的专利,看看境外,原来全世界都在忙选秀呢!     苏珊大妈,我是传奇    来自苏格兰的一名乡村大妈苏珊,在英国ITV电视台的《英国达人》第一轮比赛中亮相。这位年龄有点大、长相有点糟、打扮有点老土的选手一亮开歌喉,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外表平凡却满怀梦想、才
我第一次看到陆言是在高一新生入校的开学晚会上。  陆言参演了戏剧社的社团节目。名字我给忘了,只记得那天的陆言着一件胜雪白衣,执扇而来。  舞台上的他迈着沉稳的步子,衣袂楚楚,轻飘得似乎真的是天上的神仙在云间散步。翡翠色的玉佩别在腰间,像是被注入了魂灵般一晃一晃的,格外显眼,仙气十足。他边轻摇着折扇边走来,长长的假发如墨色的绸缎一起一伏。我坐着的位置距离舞台较近,得以欣赏他好看的五官和如剑般锋利的眉
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了,觉得应该舍弃那些青春电影,但没忍住好奇,最终还是看了那部轰动一时的《我的少女时代》。看完有人很纳闷儿,男主为什么完美无缺的校花不选,偏偏喜欢一个笨笨的老是出丑的林真心。好了,这个“有人”就是我……原谅我脑回路奇特,加上脑洞开得太远收不住闸,想了半天我终于想起之前在某节心理选修课上听到的一个词儿,“出丑效应”,应用在这个事件上,或许能给出个合理的解释。  好好儿说的话,出丑效应又
推荐书籍:《奇迹》  作者: 是枝裕和  精彩书摘:上了二楼,航一把泳衣和浴巾挂在了晾衣杆上后,坐到书桌前,打开了今天的作业。看着“父亲的职业”那一栏,航一想,干脆写EXILE上去好了!我爸爸是EXILE的KENJI!结果,他既没有写EXILE,也没有写“不卖座的摇滚乐队”,而是写上了“公司职员”。航一又想叹气了。妈妈虽然很想念龙之介,却仿佛没有要跟爸爸和好的意思。  一句话推荐:比起看见流星、列
朴海镇:哈哈哈 都吃完了~~  【因为《传闻中的七公主》和《钱多多嫁人记》在中国人气高涨的朴海镇也在中国开微博啦,而且更新还很频繁呢,最近正在和李英雅一同拍摄电影《雪海》,拍戏空档,还不忘记搞怪,这图貌似是在吃回转寿司?虽然寿司不太容易吃饱,这也太夸张了,还分步骤拍摄,吃前——吃中——吃后……网友都大呼,吃的完么?不过唬谁呢,明明三张照片盘子里的东西就没怎么动过,装出一副快撑死的样子。无语- -…
这个世界是讲筹码的吧,有的人想持平,我只想尽兴。更多时候,不是我有钱了所以去买一管贵得要死的口红,而是我太喜欢那管口红得不到它我会死,所以我努力让自己有钱到能负担起它的价格。  [1]  在上海呆了大半年,最大的长进就是吃辣不长痘。入学之初,每次跟舍友们出去胡吃海喝,她们点的都是“重辣”“超级辣”“变态辣”,我的“微辣”显得那么不合群。过个年回来,T厨娘附身,搞来锅碗瓢盆煮她家乡有名的螺蛳粉给我吃
冬日的星期一,总是迷漫着一股容易让人懒散的气息。好吧,起床。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七堇年如是说。六点三十分,嗯,再赖赖……  依稀听到有人说七点了。才七点哪……七点!糟了!  掀开棉被,迷糊中带着些清醒——被刺激到的清醒。赶紧梳理凌乱的头发——幸好是短发;赶紧换衣服——幸好是校服,不用挠头苦冥得如何搭配。  一系列的手忙脚乱,像小丑鸭(不是丑小鸭,毕竟它最后是高贵的天鹅)被追打般慌乱。  七点二十分,
番外:有朋自远方来,瞧把我们得瑟的!  2013年末,春艳姐敲门说,我给你带来一个人。然后来自海南的邓帅哥就出现了。他从零上二十几度的天气,跨过整个地图的距离,来到零下二十几度的长春读大学,推开清华路156号的大门,与我们温暖相聚。爱小博的你赠予我们的,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动力!  【开始的开始】  我所钟爱的杂志,有着一个很清新的名字——《中学生博览》。迷恋她的那一大群孩子叫铂金,铂金与铂金之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