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经典照亮当代生活r——“寻找《红楼梦》中最美汝瓷”大赛侧记

来源 :曹雪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之代表,《红楼梦》展现了清代雍乾盛世时期丰富多样的生活日用器物.汝瓷器,就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品类,分别出现在王夫人、王熙凤、贾探春三个前后当家人的房屋摆设中.
其他文献
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当前,记者在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偏低、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研究不够、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践行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和不足。新时代记者坚定文化自信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积极吸收、借鉴新闻专业观,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时代的发展对培养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针对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专题片创作》课在课程思政下的教学展开讨论。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下的课程大纲设计、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设计引入“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的生产性实训项目,让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要求。
高校资助工作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高校在贫困生识别、帮扶、教育、管理等方面要充分利用新资源新手段,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宣传内容和形式,使得资助工作更加精准有效、资助育人成果更加显著,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立足于我校工学院现有的数字媒体技术类实训室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此类实训室进行了探讨、调研、总结出现阶段数媒实验室在专管专用模式下的问题,开展对专管专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论证,针对现阶段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最终达到提高高等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目的,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科慧全球科研资助项目数据库中我国(包括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数字人文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年度分布、学科分布、立项省份资助资金、项目主持人、立项机构、高频词、重要项目等多个方面探讨近十年我国数字人文项目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
论述从曹寅《避热》诗到曹雪芹“冷香丸”构想的意符承接,揭示《避热》诗对《红楼梦》的范式传承意义:言此及彼、言此意彼的复合型意象创造,崇尚魏晋的个性取向和师法楚辞的艺术取向,愤世意旨和包装策略,从适己到利人的生命价值观.
卓尔堪为清初一位重要的文人,他因编撰《遗民诗》而博得士林高誉.康熙四十四年,卓尔堪入曹寅扬州诗局参与编校《全唐诗》.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卓尔堪并非是曹寅和首席编修彭定求聘其入局,最有可能的当为查嗣瑮.入扬州诗局后,曹寅和卓尔堪交游频繁,通过他们的诗文及同时代诸人的诗文可以考订出他们真州观渔、互赠物品、诗文唱和、点评诗文等史实.这些史实不仅对了解曹寅在扬州的活动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可以丰富对卓尔堪的认识.
曹雪芹借助甄贾宝玉互梦情节,巧妙切入故事叙述,揭示了人物的镜像本质,构成了文本多重维度的解读空间,给读者带来一种凄迷恍惚的艺术体验。中西文学作品在描写互梦情节、使用“梦中梦”时存在明显差异,相较而言,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推崇对称、融通的审美效果,体现思辨性。
“大观园”是由元妃“赐名”的,但赐名不是最初的赋名.元春对大观园的赐名应该是在众多先期赋名基础上的确认:一些是由贾宝玉先期赋名的,另一些是由林黛玉所补充的.林黛玉的潜意识产生于“木石前盟”神话之中,在林黛玉的潜意识中形成了“大观”的原型,当林黛玉为现实的园子赋名的时候,太虚幻境的大观原型意象就投射到现实的园子中去了,大观园的意象就脱颖而出.
“正邪两赋论”不仅涉及字宙生成论,更涉及人性论。从内在逻辑而言,这一理论更接近汉儒而非宋儒。“正邪两赋论”由贾雨村针对贾政和冷子兴对贾宝玉的评价而发,从儒家学说内部为贾宝玉完成了“正名”。在这一情节中,贾政与贾雨村一“经”一“权”,代表了儒家哲学在现实中存在的两种状态,各有问题又互为限制。处于二者之间的贾宝玉,因其真情、真心、真性而能“经”亦能“权”,反映了儒家道德的真意与本质所在。相比于分析及评价曹雪芹对儒家的褒贬取舍,《红楼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或许在于,究竟应该从什么层面、在什么程度去理解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