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的成瘾机制及其危害

来源 :中国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和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滥用人数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合成毒品的滥用和成瘾会增加死亡率,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肝等的血液传播,而且会严重危害躯体健康(如心血管事件)和神经精神健康(如神经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自杀、精神病等)。
其他文献
研究灵芝孢子糖肽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别建立四氯化碳(CCl4)、乙醇致小鼠急性、慢性肝损伤,灌胃给予灵芝孢子糖肽65,130,260 mg/kg,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ELISA法检测肝组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糖肽可显著降低急性、慢性肝损伤小鼠肝指数、血清AST和ALT含量.在CCl4致慢性肝损伤模型中,灵芝孢子糖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IL
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满足其特殊的物质和能量需求.现有肿瘤代谢重编程研究以糖代谢研究为主,而氨基酸代谢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肿瘤能量代谢研究的新兴热点.半胱氨酸是一种生糖氨基酸,其代谢途径涉及多种酶和产物,可调节诸如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细胞自噬等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从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酸的外源转运和内源性转化途径、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多种调控机制以及基于半胱氨酸代谢途径的潜在治疗靶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肿瘤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LC-Q-TOF/MS技术探究水杨酸钠对小鼠HEI-OC1毛细胞样细胞中内源性代谢的影响.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钠处理HEI-OC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然后观察不同干预时间下水杨酸钠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研究,筛选组间差异代谢产物,分析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水杨酸钠能够显著抑制HEI-OC1细胞的存活率,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同时水杨酸钠能够使细胞形态拉长,并在停止给药后恢复正常.水杨酸钠处理HEI-OC1细胞后共筛选出乳清酸、尿苷、天冬氨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