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婴儿奶粉,妈妈莫陷误区

来源 :好妈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了劣质奶粉,宝宝会变成“大头娃娃”;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宝宝可能会患上肾结石。可是你是否知道,即使宝宝吃的是无毒、无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但是由于你对于婴儿配方奶粉不正确的认识,也会导致宝宝很受伤……
  误区1 挑选奶粉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说明上被强化的营养成分的配比。
  专家解误:不必过于关注奶粉中包含多少营养成分。目前市场上的配方奶粉,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是喂养1岁内婴儿的,各种奶粉中含有的营养成分都大致与母乳接近。
  虽然,有些品牌的奶粉中强化了某些营养成分,但对于婴儿来说,增加的营养成分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除了喝奶以外,6个月以上的婴儿还要吃辅食,许多营养成分在辅食中一样可以得到补充。由此可见,父母在选购时,不,必只是为了某一两种营养成分而精挑细选了,更重要的是为婴儿选择那些质量可靠的厂商生产的配方奶粉。
  再者,来自海外的奶粉多根据西方人的体质特点而设计,配方未达到本土化。即使个别成分技术领先,也未必适合中国婴儿的体质。
  误区2 味道越香浓的配方奶粉越好,不仅口中味婴儿喜欢,而且里面的营养物质含量高。
  专家解误:奶粉原本淡香、无特殊气味。由于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因此生产商就有意识地在奶粉中添加一些香兰素、奶香精等芳香物质,使其冲饮时香气扑鼻,以增强宝宝的食欲。但芳香物质仅能改变奶粉的口感,并不能增加奶粉的营养。所以,不能仅以味道是否香浓来判断奶粉好坏。
  误区3 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含钙量越高的配方奶粉越透合婴儿。
  专家解误:其实,奶粉的原料牛奶,本身的含钙量差别并不大,但有些厂家为了寻找卖点,在天然牛奶当中加进了化学钙,人为提高了产品的含钙量,但过多的化学钙并不能被宝宝所吸收利用,反而会使大便变得坚硬,难以排出,久而久之还容易在宝宝体内沉淀,甚至造成结石。
  误区4 婴儿喝配方奶粉穷人易上火,在奶粉中多加糖就可以败火。
  专家解误:许多父母认为婴儿喝奶粉容易上火,总是要加一些糖败火。有的甚至一勺奶粉就要配一勺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饮用配方奶粉,并不需要另外加糖。如果加糖过多,会导致营养搭配不合理,造成婴儿体内高糖,容易导致婴儿肥胖。
  误区5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来说,只要唱足够的配方奶粉,营养就够了。
  专家解误:母乳或奶粉虽能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但它还是满足不了婴儿全部营养需求。如果不及时为孩子增添辅食,就会引起一些营养素的缺乏,如贫血、缺锌等。因此,一定要按月龄为婴儿添加辅食。4个月大开始逐渐加蛋黄;5个月大的时候喂菜泥;6个月大开始喂鱼泥;8个月大喂碎豆腐、动物血和肝泥。这些辅食能满足婴儿身体的快速生长发育。
  误区6 多喂婴儿吃米糊或其他种类的食物可以代替奶粉,如把奶粉和米糊调在一起吃,营养更全面。
  专家解误:无论米糊或其他种类的食物,都无法提供配方奶粉所提供给婴儿的营养,因为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不足。如果没有配方奶粉的补充,婴儿的营养肯定跟不上。
  另外,把奶粉和米糊一起冲调可能导致婴儿对蛋白质吸收不全。最好按照奶粉包装上标明的剂量冲调奶粉。奶粉加得太多,会增加婴儿的胃肠、肾脏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奶粉冲调太稀,则蛋白质含量不足,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做法是,严格按照配方奶粉所规定的奶量及方法冲调配方奶粉。
  误区7 给婴儿买配方奶粉要买贵的,因为越贵的奶粉越好。
  专家解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各种奶粉的配方成分表,很容易就会发现,其实从奶粉的配方角度来讲,其中的营养成分无非就是那些,同类产品的价格都不会相差很多。
  但有些奶粉制造企业会利用妈咪们的消费心态,故意炒作价格,所以妈咪们选择的时候要擦亮眼睛。
  一般来说,进口奶粉相对要贵一些,但并不说明它们的质量就一定优于同类的国内奶粉。
  进口奶粉之所以贵,是因为要额外分担销售、运输、异地开启市场等费用和关税,而国产奶粉是据国情、人民生活水平与各类食品的比价,并延续以前国家统一的定价,所以价格相对较低。
  误区8 买配方奶粉就买能快速溶解的,这往往说明奶粉质量高。
  专家解误:奶粉速溶度高确实省了不少麻烦,但这只是一项外在感官指标,并不代表其有更好的营养成分。因为,各个品牌的配方奶粉都是由原料奶粉、乳清粉、奶油粉、微量元素等诸多原料混合而成的,而实际上这些原料的质地、多寡、配比,才是决定奶粉质量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对于小婴儿来说,母乳是妈妈送给他的一件完美的礼物。而在与妈妈的亲密接触中,又满足了小人儿对于安全、温暖和爱的需要。母乳喂养的情景是世界上最美的画面!  背奶一族  她们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悄然兴起的一个群落。上班时,除了手提包,她们还要带上奶瓶、吸奶器和冰包;工作中,每隔几个小时,她们就会“神秘消失”,找个安全的地方把奶吸出来,然后存放在温度可以恒定在0~4摄氏度的冰包里。下班后,她们要匆匆赶回
期刊
可可的爸爸妈妈看见其他新生儿的头发密集、乌黑发亮,而自己的宝宝头发又少又黄,心中不免担忧。专家指出,新生儿头发稀少是没必要发愁的。  一方面,头发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存在着个体差异,头发的多少、色泽、曲直与父母遗传有一定关系。如父母头发好,则孩子的头发也较好:父母头发差,孩子的头发也差。  另一方面,孩子出生时头发的多少和今后头发的多少无关。婴儿头发的生长和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大部分
期刊
0~3岁是培养宝宝好奇心的最佳阶段,一旦错过这个敏感期,再好的训练方法也只能事倍功半。新手爸妈掌握一些训练宝宝好奇心的方法,也许就能让你的宝宝充满好奇心,宝宝有好奇心才有创造力。  方法一 从毁坏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宝宝对一些玩具或者其他事物产生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时,爸爸妈妈与其担心宝宝毁坏东西,不如教给宝宝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来玩玩具,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告诉宝宝这些东西为
期刊
抗生素这个词,爸爸妈妈们应该一点儿也不陌生。孩子得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热、咳嗽。此时,抗生素便出现在家长面前。但是,抗生素真的是“万能药”吗?孩子感冒必须服用抗生素吗?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 滥用抗生素对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儿童身体里的细菌耐药性增强,时间一长,同类的抗生素便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只能应用高级别的药物,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2 由于儿童本身各器官发育不全,抗生素很容易
期刊
随着汽车在我国家庭的普及,成人驾驶及乘车安全日益得到重视,然而,小宝宝们的乘车安全知识却被很多家庭忽视,甚至出现不少认识误区。据调查显示,有五成以上的驾车爸妈没有正确的宝宝乘车安全意识。  紧急刹车导致惯性磕伤  当遇到急刹车时,宝宝颈部极易受到过大的惯性冲力而造成伤害。宝宝与成人相比,头部在身体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使颈部受力更大,尤其是未满周岁的小宝宝,骨骼更是十分脆弱,其颈部更易受到致命性伤害。
期刊
症状1 指甲的甲板上出现白色斑点和絮状的白云朵  症状预示:多是由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随着指甲向上生长,白点部位会被剪掉的。  妈咪应对法-妈咪应在宝贝玩耍时做好各项保护措施,最好不要让宝贝玩开关柜门等易夹住手部的游戏。  症状2 指甲的甲板呈黄色、绿色、黑色等怪异的颜色,掩盖了甲床本身的粉红色  症状预示:甲板变黄,可能是因为宝宝过多食用了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也可能是
期刊
尿不湿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家长的惰性。给宝宝用上尿不湿后,很多父母都会产生依赖性,毕竟不用洗尿布了,不用半夜起身了,的确很省心。但是,无限制地使用尿不湿却存在不少弊端:导致宝宝屁股红、出湿疹,影响宝宝心智发育,导致宝宝形成习惯性尿床。  尿不湿使用不当易导致红屁股  如果用传统的尿布,宝宝尿完或拉完后,感到不舒服就会哭闹。但用上吸水性强的尿不湿,宝宝就没有这种不舒服感,这也给父母一个假象:用上尿不湿后
期刊
孩子身体极易缺少水分,让孩子多补充些水分是每个家长都已经注意到的事情。林林总总的“各色”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好,所以给孩子补水白开水是首选。但孩子对白开水却不怎么“感冒”,常常拒饮。如何引导孩子喝白开水呢?我有妙招。  把白开水神化成能量水  儿子很愿意看的一部动画片是《葫芦娃》,片中葫芦兄弟们要力气有力气、要能耐有能耐的形象很让儿子着迷。于是,儿子就天天假扮葫芦娃,让我扮妖精,然后大战一场。我这个
期刊
宝宝落地时的第一声清脆的哭声,就是最原始的“说话”。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有的父母会发现孩子性格内向,不大爱说话,或者说话声音跟蚊子一样小。孩子金口难开,父母一筹莫展。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要打开宝宝的话闸子,首先,父母需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 环境因素。有的家庭中用多种方言与小孩讲话,如父亲讲普通话,母亲讲广东话,爷爷讲上海话,保姆讲陕西话。孩子对
期刊
据报道,新西兰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有孕在身的妇女如果在妊娠期间一直保持运动可以降低生出超重儿的概率。  这项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人员发起的研究跟踪调查了84名第一次怀孕等待分娩的妇女。这些参与调查的孕妇被要求至少在36周的孕期时间内保持运动,但每周的最大运动量只能为5组40分钟的运动。  结果显示,在孕期仍然保持运动的怀孕妇女生下的孩子体重平均要比不运动的怀孕妇女生下的孩子体重轻143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