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发言,原因何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积极发言是许多优秀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知识;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可事实并非如此,课堂上总是少数学生发言,这是老师们共同苦恼的问题,究竟原因何在?
  我在一本刊物上读到过一篇文章,大意如此:有个男孩子,一至三年级都是班里的活跃分子。课堂上思维敏捷,发言积极,很受老师的青睐,家长也以此为荣,每逢亲朋好友聚会,总爱炫耀一番。
  孩子升入四年级,语文老师换了新面孔,期中开家长会,老师对该家长讲:你孩子上课不爱发言。家长以为听错了,一向发言积极的儿子怎么会不爱发言呢?回家问了儿子,方知怎么回事,原来新老师有个规定;上课回答问题正确的,可以坐下,错误的必须站着。一次,她儿子因为一道题没有答对,被罚站了整整一节课。从此,他儿子上课再也不回答问题了。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的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尊重。老师的否定和变相体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使孩子失去了举手发言的勇气。
  我还记得一次我们学校上公开课的情形,当老师提出谁来朗读一下课文时,班里被称为“朗读天才”的李智博首先举起了手,老师很高兴地让她朗读了第一段课文。
  她读得确实好,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听课的老师无不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语文老师也抑止不住心中的喜悦夸奖两句。可她读后再也没人举手了,无论老师怎样启发,教室里仍是“死水一潭”。课后老师问学生何故,学生曰:她读得那么好,我们再读不是出洋相吗?我们谁有她读得好。
  孩子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孩子天生胆怯,面对这么多陌生的听课老师本来就有一种不适应,再加上高水平的对决,他们自然丧气了朗读的勇气,甘于沉默。
  由此可见,学生回答问题人数的多少取决老师而非学生。
  我想,我们做教师的,不妨给自己立几条规矩:
  第一:课堂上有学困生举手,要优先让他们回答,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要给于肯定与鼓励——首先站起来就是一种勇气。
  第二: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要给予表扬,错误的要纠正,让回答问题的同学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知识上都有所收获,从而激发他们发言的积极性。
  第三:回答问题后立即坐下,即使有错误也要“理直气壮”——答案是错误的,但积极思维,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永远没有错。
  植物需要阳光雨露,孩子需要鼓励、呵护。如果孩子回答错误而受到指责,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如果我们的教学不得法,也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不断学习,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我们必备的课程。只要我们教学得法,孩子的小手会勇敢地举起来,由少数,到多数,到全体。我们期待着…… (接上页) 用什么方式给妈妈看你写下的话的?看了你写的话妈妈有怎么样的表现?最后,把这件事情的过程完整地写下来。
  平常,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科学实验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米"。
  五、在课外阅读中发现"米"
  课外读物丰富多彩:名著、历史、科普、童话……阅读时,可以圈点批注,可以做一些读书笔记(或者摘抄),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营养,在阅读中绽放火花。我班的孩子已经爱上了课外阅读,他们还常常跟我做一些交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他们的想法还真是独特!这不是"米"吗?我鼓励他们写下来。
  有如:《林妹妹,请听我说》(片段)
  当我手捧《红楼梦》,看着插图中的林黛玉手扶一柄花锄,独自站在秋风中望着飘零的残花孤独伤心时,我心里漾起一阵不解:胸怀锦秀才华的不凡女子,为何要在大观园众姐妹的笑声中独自掩泣呢?黛玉呀,我要好好劝你,你可要听哦!
  首先,你要健身。你实在太瘦了,一身青纱又显得你像小鸟一样似欲凌空而起。没有健康的体魄,这样怎行?虽然大观园里没有健身器材,但你可以学踢毽子。紫娟心灵手巧,做毽子肯定不成问题吧!你可以请他帮忙。
  其次,我觉得你有一个致使弱点J太多愁善感。……
  虽然从你刚进入大观园就看出,你做人做得小心,但不知是你自己禀性所致还是他人妒忌,你没有多少知心姐妹……
  林妹妹,你记住了这三点一定会比原著中更加完美!
  又如:《悟空叔叔,请您出山》(片段)
  悟空叔叔,您是我们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您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可您总不能长年隐居在花果山上啊。这次,我想请您出山,为人类造福。
  首先,我想请您用您的神力去恢复残疾人的健康。全世界的残疾人有好几亿,他们承受着身体上残疾的痛苦,黯然度日!如果有一天,您让盲人能够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让聋哑人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瘸腿的人扔掉拐杖健步如飞……他们都变成了正常人,他们会神采飞扬地和我们一起建设美好的家园,那时您将功德无量!
  我还想请您用您的神力去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让沙漠变成绿洲。……
  我仍想请您用您的神力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化敌为友。……
  悟空叔叔,您快出手相助吧,我们全人类将感激不尽!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米"源,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习作能力。
  仅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米"源还不够,还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兴趣。我组织学生撰写"周记",并进行"周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讲述个人在这一周时间里的见闻,感受,其他的同学可以对别的同学所说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们便积累了若干生活素材。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的发言不仅互相丰富了生活素材,而且促进了自己对事情的认识。除此,还我还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每个阶段都要把学生的习作进行分类整理 ,印发到班上传阅,大大激发了学生积累生活,学写生活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的一门新课程,是一门非学科性的活动型课程,一门综合实践型课程。它根据低年级儿童认识能力发展的特点,以他们自身的生活为源泉,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主题为学习对象,把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儿童自主地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去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为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既适应社会的需
期刊
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的分类,它相对于接受学习。所谓探究学习既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从这个定义我们可知,探究的主题既可以是学科领域的,也可以是
期刊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原本沉闷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实现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以学定教,多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期刊
历史是“过去式”,和现实的时空距离比较遥远,当代中学生对历史知识也几乎是“近而远之”,作为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为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唐太宗把“得人”看作“为政”的关键。为招募优秀人才,有些企事业单位在面试时经常使用各种心理测评技术,但很多单位仍然面临一边不断招聘人才。一边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统计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统计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形式下,统计学的发展必须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弄清楚统计
如今,有些学生一提笔写作文,要不就是咬着笔头发呆,要不就是纯粹的应付。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文学家元好问说过"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文字来源于对身边人和事物的观察、体会,而不是闭门造车。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老师如果能做个有心人,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让"巧妇"们学会找"米",善于用"米",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有效探索及实践,它已被人们接受且共识为一种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尊自强能力的信息人才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概述、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
我国首台磁力探伤设备检测系统日前在西安车辆厂通过中国铁路机车工业总公司和陕西省技术监督局主持的专家鉴定。该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无损检测仪器检定列入法制化管理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