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九级地震谈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近海发生的九级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危机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透过此次自然灾害,引发了笔者对有关科学两面性的教学思考。实施科学两面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滲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强震;人文;科学两面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了九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以及核危机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阿西莫夫说过,“世界面临的每一个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都将来自科学。”透过自然灾害,引发了笔者对科学两面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此次日本强震为有关科学两面性的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育素材,学生可以从多个视角感受科学的两面性。视角一、核危机:随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部分机组相继爆炸,关于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消息不胫而走,外媒惊呼:日本面临二战原子弹爆炸以来最严重危机,民众对核电的恐慌在全球逐渐蔓延。有报道称,在德国、法国等地甚至爆发了反对核电站的示威游行。然而,核电——这个正在造福人类的较为清洁的能源,仅仅因为日本当前的核危机就对核电的发展道路进行全盘否定吗?视角二、地震预警:这次地震中,灾区民众在大地震发生前大约一分钟得知了地震的消息。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一千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在地震计预测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当我们感叹次声波对人类积极作用的同时,是否想到次声波对人类的危害呢?视角三、海啸破坏:这次大地震引发的滔天海啸,其破坏作用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可是海水中也储藏了大量丰富的待开发的能量。
  综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几乎每章都有让学生认识科学两面性的内容编排,科学两面性渗透于整个初中物理教学。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有关科学两面性的考查也是屡见不鲜,考试的题型和角度也不尽相同,这类试题对物理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例1(09江苏)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 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 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评析】本题渗透了对考生认识事物方法的考查,考生要解决这两道题,仅仅掌握惯性和电热的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实际应用从正反两面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把握。
  例2(05苏州)阅读短文: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的应用也是这样,它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电磁污染。例如,频率超过0.1 MHz的电磁波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按照有关规定,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Ie。
  已知某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为P,设该通信设备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射电磁波,且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数学知识可知,球面的面积S=4πr2(式中r为球半径),球半径与球面总是垂直的。
  根据上述资料,可估算出人体到该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处的安全距离至少应为,这时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
  射强度才不会超过规定值.
  例3(07苏州)国际专门研究全球变暖现象的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指出:如果人们不做任何决定性的改变,让环境就照过去几十年的速度恶化下去的话,十年之后,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挽回,现在努力,还有救。我们拯救地球,只剩下10年时间!而你,正是可以阻止这灾难的其中一人,因此,现在就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两条保护地球环境的合理化建议:
  ①;②。
  【评析】以上两道试题考查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试题本身,增强考生对科技两面性认识,培养考生的社会责任感,让考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是命题者的初衷。
  科学两面性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物理来源于生活,也能服务于社会。脱离生活的物理,就好像树苗失去赖以存活的土壤;而不能服务社会的物理,也就成了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仅让学生知道纯理论上的物理知识,是很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熔化和凝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冬天撒盐融雪,工厂里塑料产品的制作过程,用冰块给高烧病人降温等正面积极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冬天水管爆裂,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反面消极的例子,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的两面性,这样的教学安排使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立体而生动,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着既统一又对立的两个方面。科学两面性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并能从物理课堂走出去,应用于社会生活,如科学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客观公正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物等等。学生走入社会后,也许不一定记得教师课堂上所授的物理知识,但所掌握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是可以跟随终身的。
  三、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也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两面性教学的最终目的。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它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当前,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生态失衡、资源枯竭、核扩散各种全球性问题已经摆在了全人类的面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或调查、或辩论或查阅资料,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科学的两面性,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导,要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也取决于人类人文素养的水平,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次日本地震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多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思考和启示,让笔者震撼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日本国民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良好的国民素养。科学两面性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就是要以科学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掌握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目的三位一体教学,从而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由二次函数作业练习活动为由头,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作业教学活动开展,从三个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业教学;有效讲解  教育实践学认为,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也是锤炼学生主体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必须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有效讲解作业,让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都能获得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实现双边的共
摘要:课程体验问卷是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调查问卷。参考其2010年的问卷,并根据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特点,设计出本次调查的问卷。采用调查获得的数据,验证了本次调查的效度和信度,再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商务英语视听说的课程质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为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体验;调查;分析  一、 研究背景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
摘 要:目的:探讨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黄酮、总皂苷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 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组 分心木治疗A组 B组。结果: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皂苷治疗A组、B组与再灌注组相对比,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明显增高,A组与B组相比,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讨论:提示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皂苷可通过某种机制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内源性
摘要:本文通过我参与我校2015、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并取得全国二等奖的一些感触和收获进行总结。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建模竞赛这一学生课外技能竞赛活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的老师们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探索——我系成立了“数学建模”学生社团,使得除数学教育专业外的同学了解并参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学生社团由我系老师担当辅导老师并定期定时为学生进行辅导。  关键词:数学建模;社团;集训;辅
摘 要:“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引导学生有效联系新旧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数学;先行组织者;教学应用  在中职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征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一定程度上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新课标在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的具体体现以及新教材中写作内容特点的分析,由此得出新版教材编写理念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新教材;写作指导;内容特点  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理念,提供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资源,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是依据2011版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本文从新版教材的写作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一领域也开始革新,就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在传媒这一行业里也掀起了一场新媒体与老媒体之间的革新、融合,使得新媒介老媒介在信息的采集方面,出现了内容、组织、渠道和终端的相互融合的新变化,不同的板块、不同的媒介之间的边界日渐变得模糊。这一切的变化都在逐渐地改變着传媒行业间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涵;传媒行业;影响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在“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下,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离不开明确的目标导学,这其中就包含了精彩的导出课题。下面本人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来谈谈在“五学”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目标导学”中如何导出课题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思想品德;目标导学;运用  近几年,“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县深入展开,“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自主探学、
摘要:法律意识是塑造青少年人格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于高中生学情分析,依托“三贴近”原则,从生活中发现规则,培养学生的辨别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围绕周围的规则,拓展延伸到法律层面,结合教材探寻法律,凝结学生的法律意识,实现现代公民的塑造。  关键词:法律意识;生活;规则;思维空间  法律意识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
摘要:高考作文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大,也最能彰显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但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应探究写作技巧,同样也可以为高考作文增添许多光彩。其中有新意的作文开头就是一项重要的写作技法,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高考作文;开头写作;高中语文  在作文写作中有一个说法就是“凤头豹尾”,意思就是在写作文中要着重去写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读者在读文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