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小肠成像对克罗恩病活动性分级定量评估的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小肠成像(CTE)对克罗恩病(CD)活动性定量评估的可行性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经临床、小肠镜、病理及影像等诊断为CD的49例患者。患者均行常规小肠镜及CTE标准化检查,2种检查时间间隔小于2周,且在间隔期进行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ESR为2.0~97.0 mm/1 h,平均(30.6±26.5)mm/1 h;CRP为0.3~143.3 mg/L,中位数为27.7 mg/L。小肠镜检查根据克罗恩病简化内镜活动性评分(SES-CD)将CD患者分为非活动组、轻微活动组及中重度活动组。CTE检查评价病变部位、病变最严重处的肠壁厚度及肠壁强化模式、门静脉期黏膜强化CT值及强化差值,有无肠腔狭窄、肠周炎症、肠系膜血管增粗(梳征)、增大淋巴结、腹腔脓肿、瘘管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CD患者组间肠壁强化模式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CD患者组间肠壁厚度、平扫CT值、门静脉期黏膜强化CT值、ΔCT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正态分布数据)或Spearman(偏态分布数据)评价CTE指标与小肠镜评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

SES-CD为1~15分,平均(5.1±2.6)分,其中非活动组13例、轻微活动组19例、中重度活动组17例。49例中,有肠道梗阻或狭窄25例,其中活动组24例,非活动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P<0.01);7例淋巴结短径超过10 mm,全部为活动组患者;32例肠系膜血管增粗、增多,表现为"梳征",其中活动组28例,非活动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P<0.01);30例病变部位肠管表现为肠周炎症,其中活动组27例,非活动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P<0.01);1例肠系膜间脓肿及2例肠壁间内瘘均为活动组患者。非活动组的肠壁强化模式主要以C、D型为主,而活动组的肠壁强化模式主要以A、B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患者的肠壁厚度、门静脉期黏膜强化CT值、ΔCT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扫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壁厚度、门静脉期黏膜强化CT值及ΔCT值与SES-CD均呈中度相关,r值分别为0.564、0.585、0.533,P均<0.01。肠壁厚度与ESR及CR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2、0.452,P均<0.01。门静脉期黏膜强化值及ΔCT值与ESR及CRP之间无相关性(P>0.05)。

结论

肠壁厚度、门静脉期黏膜强化CT值及ΔCT值能准确定量评估CD病变活动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连续波调制的激光雷达探测原理;通过分析激光传输的能量转换过程,按照激光器光强调制输出、空间传输与目标反射、光电探测器接收和电混频过程建立了FM/CW激光雷达
期刊
当代的4个月,一晃就过。4个月前,小山似的世界贸易中心废墟,如今大体上清理出来,露出一个轮廓整齐的大坑。曼哈顿下城,有年头没见过这么大一块空地,16英亩。 Four months in
期刊
目的探讨CT纹理特征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Fuhrman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Fuhrman分级明确的206例ccRCC患者。Fuhrman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为38、107、50和1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提取2个直方图特征(峰度和偏度)和6个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对比度、相关度、能量、
为探索α-蒎烯与醋酸乙烯酯自由基共聚合的可能性,用这两种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本体共聚合,产生了浅黄色至黄色透明聚合物。其软化点在42~88℃、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用熔盐法合成了FeCl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3-EGICs),并对Ⅰ阶结构的FeCl3-EGICs进行了混合气氛下的还原反应,得到了含有单质铁的膨胀石墨插层复合物Fe-EGIC,其特征层间距
宫腔镜手术在我国始于1990年,由夏恩兰教授引进推广,宫腔镜手术适应症较广泛,如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腔粘连分粘术、不孕症诊治、取环或放环术等等.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