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比较观察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制成豚鼠肝外胆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部位组织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上皮细胞线粒体平均体积(V)、数密度(NV)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缺血30min后,胆囊V(0.0942±0.0108)μm3及肝总管V(0.0963±0.0540)μm3较胆总管V(0.0875±0.0120)μm3明显增大,NV及SOD明显减小;再灌注60min后,胆囊V(0.1576±0.0508)μm3最大,NV(0.2155±0.0342)μm-3及SOD(12.620±2.331)U/g最小,胆总管V(0.1140±0.0416)μm3最小,NV(0.2539±0.0383)μm-3及SOD(13.554±3.464)U/g最大,肝总管V(0.1372±0.0425)μm3、NV(0.2325±0.0356)μm-3、SOD(12.586±2.611)U/g居中。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豚鼠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差异:缺血时,胆囊及肝总管的损伤较胆总管严重;再灌注后,胆囊的损伤最严重,肝总管次之,胆总管较轻。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解释癫痫发病的原因和症状.有关癫痫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成为认识癫痫的一个重要侧面.大量研究表明,在癫痫患者,尤其是颞叶癫痫的患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体外发育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人DC体外培养时,加入不同剂量(0、0.3、1.0、3.0、10、30、100 μg/L)的雷公藤
目的:临床研究去甲长春花碱(诺维本,Navelbine,NVB)持续静脉输注是否可以提高疗效并减轻毒副反应.方法:转移或复发的晚期乳腺癌以及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其
目的:为提高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0年2月使用MAY解剖型腓侧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21例,其中粉碎骨折8例,平均年龄34岁(18~25岁),伤后手术时间最短
目的: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监测方法,从基因水平对3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筛选、明确诊断.方法:将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与银染
【目的】研究特异性p38 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SB203580对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把体外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从含去极化浓度钾离子(KCl 25 m
目的 2000年1月北京郊区某新兵训练营地发现2例博杰曼军团菌肺炎.为了解该部队的感染率和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统一表格个案调查.检测血清Lp1-14、Lm、 Lboz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注射液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2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组),单纯缺血再灌注;保护组(P组)和治疗组(T组),分别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疗效。方法  386例患者分别给予以下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1)单纯手术 (手术组 ) 145例 ;(2 )手术 +放射治疗 (放疗 ,手术 +放疗组
目的探讨听骨、内耳骨迷路及面神经骨管等结构在CT斜矢状面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利用自制木架固定器对63只正常耳行直接斜矢状面扫描,所得影像与尸体颞骨解剖相对照。结果显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