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德湖:让斑头雁飞得更高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每一位“绿色江河”志愿者来说,斑头雁守护行动的点点滴滴,都是一段又一段传奇、惊险而又有趣的回忆,它们共同组成了志愿者们为期49天的生活体验。盘点那段难忘的日日夜夜,让人不觉思绪飘飞,每一个瞬间都是那样历历在目……
  扎营,守护行动开始
  “我就预感到今天是个不靠谱的日子,所以随身藏了块巧克力。”一身红色冲锋衣的王闪边说边拿出一块德芙,自己掰了一块,把剩下的递给我们。彼时我们正在班德湖上方100米的电信信号塔边,借助微弱飘忽的信号给云南卫视传视频。网络速度只有20k,而我们要传的文件有375M。大风把人吹得东倒西歪,时针已经指到下午一点,我们还没吃午饭,又冷又饿,看到这块巧克力,所有人的眼里都发出了光。
  我们是早上9点钟从沱沱河长江源保护站出发的。项目的前期准备花了四个月,准备物资花了半个月,打包花了一整天,装满三辆车花了一个小时。车上就是我们之后一个半月的生活所需:一顶才仁家借来的藏式大帐篷,六顶长江日报捐的小帐篷,25岁高龄的营地小型发电机,才仁家几乎已报废的牛粪炉子,孙爷结婚时的锅碗瓢盆,无数被子绳子袋子和够18个人吃一个礼拜的口粮。
  草原上所谓的路,就是以前的车压出的车辙印。在我们这些外来人眼里,这一道道的车辙印就像螃蟹的地道一样令人费解。作为当地人,吐旦旦巴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向导,在每一条看似差不多的岔路口果断指出应该往右还是往左。也有特别泥泞的,“那是被拉矿的大车压坏的,”他说。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颠簸,车子终于顺利到达班德湖——我们已在卫星图和其他人照片上看了无数遍的地方。班德湖隶属于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距离镇政府约30 公里,距离沱沱河北岸最近处约1公里。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包括了这个镇辖区范围。
  班德湖湖面面积约2.8平方公里,湖水注入扎木曲汇入沱沱河。湖内有两个明显的泥质岛屿,岛上没有植被。斑头雁主要利用湖内大岛作为巢址,虽然该岛面积只有0.01平方公里。湖边是一块宽阔的平地,杨老师毫不犹豫地下令:“就在这里扎营!”
  才仁家的帐篷是当地政府发的,所以显得比较现代,支架都是手腕粗的金属折角杆,帐布是纯白色密实的帆布,帐顶和帐身靠设计精巧的环扣相连。没有藏族的帮忙我们是搭不起帐篷的,吐旦、才仁一起上阵,还拉来了附近放牧的藏民。所有的壮汉一起帮忙,先把顶棚的支架和帆布都搭好,抬起来,将支撑的支架连接上去,扶好,四个角的绳子用铁钉牢牢固定在地上,再将四面的帐布围起来,通过环扣和顶棚密密相连。
  帐篷刚搭完,孙爷还在装着牛粪炉子,一看表,糟了,已经十二点半了,原来跟云南卫视说好的直播,他们的要求是一点前必须将视频传到。跟王闪一说,他立马一屁股坐在什么都还没有的帐篷地上,开始转片子。试了下手机,营地根本没有电信信号,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去湖东山顶的电信信号塔试试运气。才仁开着丰田爷爷带我们一路飞奔,建有信号塔的山包是个沙丘,半山腰有辆电信的车子停在路边。丰田爷爷慢慢向上爬,车子左倾了20度,我正坐在左侧窗边,看山坡直直滑向脚底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电信的工人还在山顶抓紧调试。为了给我们这次守护行动提供通信保障,青海电信特意在山上架设了信号塔,然而时间实在太紧,师傅们已经连续在山上干了七天活了。
  吃完巧克力,我又瞥一眼电脑,还有4个小时才能传完。4个小时,那边的直播都结束了。想来想去,只能改传照片,但是照片还需要补拍,只能重新开回营地。等再上来,风沙更大了,眼睛完全睁不开,回车戴了墨镜出来继续。最后,对电信最熟悉的志愿者卢高峰是在淹没键盘的沙土中传完照片的,好歹赶上了直播。
  晚饭后去营地后的小山坡,见两对斑头雁从头顶飞过,没多久有一对折了回来,在我头顶上整整转了三圈,每转一圈就旋低一点。我兴奋得来回扭头看,想着这就是我未来一个半月要守护的生灵,它们似乎不怎么怕我们。
  轰轰烈烈的种群调查
  当斑头雁从上空鸣叫着由北向南飞过时,我们就知道这时是清晨的6点多了。
  晨曦微露,班德山被浓浓的云层围绕着,只透露山顶的一抹焕彩。依傍着冰雪剔透的湖面,在灰蓝的天空下,我们的帐篷袅袅地升起炊烟,这是老孙生火烧水预备早餐了。
  今天是斑头雁统计日,陶秀才的胃仍然不舒服,吃了药也不见好转,但他还是坚持和老孙负责四号点的统计。易融和朱琬冰是新来的志愿者,分配到三号和五号点,跟着已经有统计经验的钟明超和吐旦学习野外计数。
  我们三拨志愿者在班德湖及周边设了五个调查点,各点同步调查。每个调查点至少用一部双筒望远镜进行观察及统计,并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每个调查点还配备一部对讲机通报鸟群变动情况。2012年4月25日至5月30日,大伙儿每隔三天进行一次斑头雁种群数量同步统计,共12次。每次调查时段固定在斑头雁停栖最稳定的中午时段,从11点半到12点之间。
  按照前一天的演练,老杨依旧驻守大帐,生鸿飞机动,其他队员领到各自的任务。10点整,一号、四号、五号点调查员共七人开皮卡车出发。皮卡五座,卢高峰和吐旦就只能坐在车斗里了。车行到湖西草原,四只头顶长长犄角的羚羊出现在地平线上。老孙一声“藏羚羊”,停车、驻目相送,见三大一小藏羚羊向着北方飞奔而去……
  一号、二号、三号观测点之间的对讲机联络时断时续,需要经过营地中转信息,大概是因为隔着几个沙丘的缘故。截至4月28日,班德湖鸟种记录新增一种为白鹡鸰,共计26种。
  而陶秀才的胃病越发严重了,晚饭几乎没吃,韩大夫只好给他打吊瓶了。风流倜傥的秀才此时没精打采,只能躺在通铺上任由大夫摆布。
  条件还是挺艰苦的,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友”倒下,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努力适应这里严酷的生存环境。而这里的天气总是那样瞬息万变。
  记得有一天,天气反复无常,时晴时阴捉摸不定,而到了下午则是电闪雷鸣,刮了一阵狂风下了一场雪,傍晚时分气温骤降。这天正是吐旦开车送第二批志愿者来营地报到的日子。下午三点左右,帐外狂风大作,那个架势似乎要把帐篷连根拔起,害得我们老是向窗外张望,看看小帐篷是否还安在。没法出门,我们就在室内培训,主要内容是向新来者介绍班德湖地理情况及近半个月来的调查结果。   接近五点时,风势小了,我们去拜访在一百米开外搭建帐篷准备赛马会的第四牧队藏族居民。他们为了支持斑头雁保护行动,特意将原本应该在五月四日举办的赛马会推迟到7~8日,并打算配合9号斑头雁行动大使歌星汪峰来访活动。
  斑头雁同步调查按时间顺序应为5月7日进行,考虑到与赛马会的日期重叠 ,我们决定提前到6日进行数算。
  告别牧民,我们来到调查的二、三号点进行实地观察培训,并确定下一天的调查中,除了湖对岸的一、四、五号点仍然分别由麦茬(志愿者董江天的绰号)、老孙、吐旦负责,二号点将由经过培训的新队员王铭负责,三号点由新队员钱澄和彭俊负责。
  目前我们的调查设备有点紧张,对讲机只有三部,考虑到老孙和吐旦有电信卡手机,可以用电话联络,也考虑到新队员遇到困难时可以直接和麦茬联系,三部对讲机分别由一、二、三号点使用,各点信息由周春用营地总机中转。望远镜是麦茬自带的一部和鸟友捐赠的2部,一共也只有三部,分别由一、二、三号点使用。四、五号的老孙和吐旦就只能使用长焦镜头作为望远工具进行统计。
  汽油发电机于六点半晚餐时间开始工作,持续约三小时。大家统一时段给电器充电,太阳能板能够给几部手机充电之余,就只够提供一个节能灯泡的夜晚照明用电。
  下午进行户外鸟种辨识培训时,又给班德湖新增两个鸟种记录:青脚滨鹬和家燕。截至5月5日,班德湖总鸟种记录41种。小小的班德湖还真是神奇得很呢!
  天气真冷,双手已经没有知觉了,双脚也要靠暖水袋保持温度。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就这样相守在班德湖畔,一同经历发现新物种的喜悦,也一同克服高原环境带来的挑战。帐篷唰唰作响,又开始下雪了,不知鸟儿们在风雪中是如何度过这一夜的呢?
  通过调查,我们弄清了斑头雁种群在班德湖一带的生存情况。在我们调查的一个多月里,斑头雁在那儿的数量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并在5月中旬超过1000只后稳定在1000~1200只之间。
  5月10日,我们唯一一次登上湖内的泥质岛屿观察,发现斑头雁在一号点大岛上共有306个巢,每个巢内有两到三枚卵。在岛屿的边缘,大家还发现了约200个被弃置的斑头雁蛋,这些蛋大多数有裂缝或蛋壳表面比较脏,而巢内的蛋则表面光滑干净。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估计,2012年班德湖为大约1200只斑头雁提供栖息场地,至少有700~800只斑头雁参与了当年的繁殖。
  班德湖不仅是斑头雁的天堂,也是其他众多鸟类的幸福之家。我们在班德湖的一个多月里就记录到57种鸟,这其中有赤麻鸭、黑颈鹤、红脚鹬、蒙古沙鸻、棕头鸥等等。
  欢乐的营地生活
  保护站总部来电话,要求每位志愿者写一份自我介绍和感想。小朱的特长是唱歌,触发了大家的灵感,于是乎,唱歌的、绕口令的、教方言的、唱戏曲的,轮流为秀才献技。秀才躺在地上手上打着点滴,乐得合不拢嘴了……在欢声笑语中,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很快就混熟了。
  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雪,这给营地带来不少欢乐的时光。二十厘米厚的积雪在小帐篷门前堆起。上午出大太阳,一片银白世界分外刺眼,不适合野外观察。我们决定先处理内务,然后去堆个雪人。
  老杨去发电,发现油桶下面积水。他和王铭清理了半天,终于发起电来,大家抓紧时间工作,写报告、发微博。老杨突然想起他的佳能相机该充电了,结果是我们又烧掉一个充电器。不知是否发电机电压不稳造成?听说老邹最快21号到保护站,赶紧跟他联系帮我们带来充电器。算一下,我们剩余的相机电池还要坚持至少7天呢。
  大雪给我们带来好心情,快乐的生活一定是劳逸结合的。周春和彭俊先去堆了个袖珍小雪人儿,小得只能用羊粪蛋儿当眼睛,不一会儿,羊粪蛋儿吸收阳光热量,两只眼睛变成两个黑窟窿,有点吓人,可惜了彭俊的雪雕作品,都没来得及拍照留念……
  等到接近中午,阳光把雪粉晒得比较粘了,王铭带领大家一起推了两个大雪球,摞起来足足有一米五高呢!这是一个热爱劳动的胖雪人儿,带着红帽子,扎着长辫子,拿着铁锹正在拣牛粪呢!
  中午很热,地上的雪融化得很斑驳却仍然很刺眼,阳光让人昏昏欲睡。不适宜出门便在家将日记补发到微博(前段时间老没电不能上网)。整理鸟种清单时发现,忘记记录白鹡鸰和渔鸥了,大概是这两种鸟在班德湖太常见,居然给忘记了。傍晚,例行巡查,又发现一个新记录:翘嘴鹬!这不,每天都有奇迹出现。
  说到奇迹,不得不提提班德湖营地的包子,那可是我们志愿者们自己创造的“奇迹”哟。
  先说素包子:营地没有肉了,但有大白菜和豆腐。豆腐切厚片过油煎成焦黄摊凉切成小丁,大白菜切成细丝放盐熬出水挤干,大葱大蒜苗切丝。葱蒜丝爆香锅底,下少许生姜。豆腐丁白菜丝下锅抄热,放少许生抽(或更少老抽),放凉备用。
  再看糖包子:一份新疆葡萄干、两份熟黑白芝麻、三份爆香花生碎、四份生姜红糖、三勺摊凉熟油、二小勺生干面粉。这是馅儿,拌匀备用。
  在高原包包子,发面是个细心活儿:适量发酵粉,用35~40摄氏度温水调匀至浆状,面粉与发酵浆水,伴同样温水揉匀至较软。用干净塑料袋盖严,上面加盖热毛巾,放在牛粪炉子旁较温暖处约两小时(千万别放在炉子上,否则面就烤熟了),保持温度(最后大概能涨大两倍)。包包子前,再加面粉揉匀至不粘手不沾盆。
  蒸包子是另一项技术:牛粪大火,先烧开大蒸锅里的水,放好包子,盖好盖子,用两条湿毛巾封住盖口边缘,盖子上放个空盆压上一壶水。重点是保持大火,在加第三次牛粪后,便可以起锅了。
  班德湖营地包子消费最高记录是班德华(一位志愿者的绰号)创下的:11个,每个拳头大。
  哈哈,快乐的生活,每天都在上演。
  班德湖,难说再见
  到了撤营的日子,等人来齐后,大家一起收拾营地。
  这一个半月来,营地的白色帐篷既是我们的厨房、客厅也是大通铺,狂风、大雪、沙尘暴,它什么天气都扛住了,只是支架被压得略有点向南倾斜。
  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帐篷布拆下,把炉子什么的往车上装。我和寒大夫负责叠帐布,刚把第一块叠好塞进袋子,原本风平浪静的营地蓦然来了一股妖风,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米见方的大帐篷袋子迎面飞起正打在我脸上,直接把我打蒙了。耳边响起哗啦啦的声音,赶紧回头,目瞪口呆——只剩了支架和顶棚的帐篷被风连根拔起,飞到四五米高处,然后重重摔在好几米开外。
  只是几秒间,刚刚还亭亭玉立的结实帐篷底朝天堆成一团,足有我手腕粗的直角帐篷杆也折弯了,成了一堆奇形怪状的废铁。整个营地有几秒钟的定格,所有人都傻了,手都还悬在半空,呆呆看着那堆废铁。
  妖风早已不知去向,就像从没来过。
  咽了口唾沫,大家一起围拢。才仁本来还说着没事没事可以折回来的,等仔细查看完就不吱声了。
  没多久,大雪开始落下来。
  顶着风雪,大家加快了收拾的速度,像来时一样,两辆车都装满了。帐篷撤掉的地方,只留下一块四方形的痕迹,里面的草嫩黄嫩黄的。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这生活过48天的唯一证明了。没多久,这些草就会恢复原状,就像我们从没来过一样。
  车开走前,我最后看了眼营地的方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班德湖。
  十年后,班德家族湖边重聚首——想起麦茬临走时说的话。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班德湖、斑头雁和长江源的命运又会是怎样?
  (本文根据“绿色江河”成员周春、董江天的日记整理而成。)
其他文献
如果你有机会去月球旅行,可别忘了带上一把耐用的伞。它并不是为倾盆大雨准备的,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可能下雨。但是每年一些陨石会上百次地猛撞月球表面,发出在地球上也能看见的明亮闪光。像 11月的狮子座流星雨,一夜之间有多达20块陨石与月球相撞。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为碰撞为什么会引起闪光争论不休。现在,一項新的研究结果似乎解开了这个谜。欧洲科学家说,闪光来自在与月球表面碰撞后扬起的一块块灼热的
期刊
恐龙时代的巨无霸跳蚤  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和中国科学研究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指出,恐龙时代的跳蚤体长竟达2厘米。  研究团队分析了一些来自中国内蒙古地区侏罗纪中期至白垩纪初期的化石,发现那个时代的雌性跳蚤体长为1.4~2厘米,雄性跳蚤为0.8~1.4厘米,体形十分巨大,是现代跳蚤的10倍左右。  此外,这些远古跳蚤拥有长而尖锐的口器和难以被毛发缠绕的构造。虽然它们适于寄生在被毛的脊椎动物体表,但由
期刊
当出现空气重度污染时,市民应暂停或减少室外活动,中小学校也应暂停室外体育课,调换时间或改为室内锻炼。呼吸道专家提醒,在雾霾天气下,空气中大量细小的颗粒无法扩散,使得病毒和细菌易于传播,这也是雾霾天气感冒、发烧、咳嗽患者比较多的主要原因。抵抗力较差的儿童和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脏病患者和肺病患者是最容易受到雾霾天气影响的危险人群。因此,在雾霾天里,应尽量避免在清晨和晚上锻炼,可将锻炼时间推迟至
期刊
理查德·帕克——一只来自野生世界的老虎,你是否会在它眼里看到整个宇宙?  理查德·帕克是一只来自野生世界的老虎,它桀骜不驯,“派”说他只能被训练,不能被驯服,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与它和平相处。在这部充满“奇幻”的影片中,老虎理查德·帕克代表着两个非凡的意义,一个是作为动物它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生存,它也应该可以被训练;另一个是接近神一样的存在,杀死其他的野兽、在与派的对决中让它有活下去的勇气,在几
期刊
“二道杠”们的生活细节  斑头雁的外形美丽且奇特,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头部的两道黑色的横斑,它也由此得到了“二道杠”的绰号。凭借这一点,在野外识别斑头雁并不困难。  “二道杠”对斑头雁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成年的象征。成鸟头顶呈白色或灰白色,具棕黄色羽缘,尤其在眼先、额和颊部颜色较深。头顶后部的两条黑色横斑,前一道在头顶稍后,较长,延伸至两眼,呈马蹄铁形状;后一道位于枕部,较短。而幼年时期的斑头雁
期刊
一颗名为VFTS 102的恒星简直要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甩出来了。它是一颗炙热的蓝巨星,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以每小时100万英里(160万公里)的速度乐此不疲地旋转着,已经到达被离心力扯碎的边缘。它的旋转速度是我们太阳的300倍,为史上有记载以来最快转速。这颗恒星可能是在一场猛烈的爆炸中从一个双星系统里分裂出来的。  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设立在智利帕瑞纳天文台的超大望远镜,一个研究蜘蛛星云中最大质量和最
期刊
一条爆炸性新闻  2011年9月22日,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到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经测算,中微子在跑过这段732公里距离所用的时间,比光还快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这一结果给科学界带来了巨大困惑,因为这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的理论相悖。正在学术界将信将疑之际,同年10月,欧洲
期刊
多亏这只名叫卡米拉的大猩猩,最后一种大型类人猿有了它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了人类与大猩猩之间的关键相似之处——它们是继黑猩猩后第二种与人类最为相似的近亲。  英国剑桥大学桑格学院的理查德·德宾带领着他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几种不同的测序技术,将西部低地大猩猩的基因组拼凑了起来。这个基因组包含了超过30亿对DNA“字母”,几乎与人类的相同,并且还包含了大约21000个基因。  早些的分析表明,
期刊
一些研究人员曾预言: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呈现萎缩之势,上面的许多基因因为突变正在逐渐失去功能,Y染色体早晚可能消失,而男性也会随之灭绝。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上述观点实在是“危言耸听”,并于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驳文。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男性则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由于只有Y染色体是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因此它异常“脆弱”。  事实上,从人类诞生前的3亿年
期刊
邮差送信路迢迢,  鸿雁传书风萧萧,  电报还需隔几日,  即时消息快意聊。  Sound moves slower than light, this appears to some not right.  2000 years ago in war, armies communicated by using the sun - and more!  Sending light message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