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阐述,通过利用多媒体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站建设,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等方面具体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优势,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教材,创建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库、学习环境,给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方面进行的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以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这样就大大拓展了学习空间。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涉及的一些内容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活动的范围狭窄,对外面的世界了解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百闻不如一见”,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教《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大屏幕播放了一组针鼹的图片,这样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这种动物,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中的课文朗读是由专业人员完成的,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还是慷慨激昂的都能把握得非常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情景氛围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在情绪高涨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水到渠成。例如:我在教《春》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边播放朗读边展现画面,伴随曼妙的音乐、动听的旋律,再配上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的画面,学生很快进入春天的美妙境界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又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播放《阳关三叠》渲染离愁别绪。教学《背影》时,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使人仿佛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很有帮助。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而且能展现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播放的画面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快而准地呈现给学生信息或资料,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课外阅读。传统的教学内容一般都限制于课本和教师积累的课外知识。学生的可读量十分有限,如果能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这一不足,多媒体能够快速地把教师的一些想法和意图展示出来,教学所需的背景、作者简介、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和同一选题的其他作品等都可以在屏幕上快速展现。如教学余光中的诗《乡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作者余光中的背景资料及以“乡愁”为题的其他诗,教师也可以选取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同时展示在屏幕上,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很快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并能掌握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同时课文中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对那些生活阅历不丰富、无法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们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三、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想象力,因为想象超越经验事实,从中可以发现新的事实和理论。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就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运用手段。例如,我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赏读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从文字中感受青海湖醉人的蓝,接着用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伴随悠扬的古筝曲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此时,学生已经用画笔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了,最后用课件出示青海湖的图片,优美的景色更激发了学生想象,带领他们融入其中。这时再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青海湖,然后和作者的描绘相比较,找出差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多元思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对有些“电脑小高手”,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设计制作课件。还可以组织、引导和指导学生设计板报、自办班刊校刊,开展课本剧表演,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站建设,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教学之余,我还建立了语文教學网站,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网站中设置了课文参考资料、名著导读、习作展示、师生讨论四部分。
  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放入课文参考资料中,其中包括课文分析、相关图片及音频视频资料、同步练习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浏览。在名著导读中,我收集整理出初中生必读名著,包括背景介绍、内容提要、艺术特色、巩固训练,等等,让学生方便地阅读名著。在习作展示中,我为班级每个学生都注册了用户,学生可在里面发表自己平时的练笔,互相浏览文章并提出意见,随时进行修改。在师生讨论中,我与学生建立了亲密的朋友关系,在这里我们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学习生活等方面内容,学生遇到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可以在网上和我进行在线交流。例如,我班有个学生,脑子很聪明,其他科都学得很好,就是语文考得一团糟,当面给他做思想工作时他很虚心地接受,但是回到家就把语文学习抛到九霄云外,他告诉我自己拿起语文书就想睡觉。针对他的情况,我利用网站经常和他谈心,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谈渐渐和他成为朋友,然后一步步引导他学习语文。他也由喜欢我到渐渐喜欢上语文,最后成绩也获得突飞猛进的提高。
  论坛里我还设置了用户等级功能,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可以上升一个等级,用这种方式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兴趣。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法,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
  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但我相信只要合理运用,在教师精心的组合安排下,通过扬长避短能够真正服务于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史根东主编.主体教育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倪传荣主编.提高初中生整体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上、下卷).北京教育出版社.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王丹主编.教育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构建中职语文教学“体验型”课堂教学模式,一是要创设体验型教学情境;二是要激发学生想象,体验语境。三是要通过鉴赏讨论,深化情感和知识。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体验型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需要积极改变思想,創新教学模式,应用体验型课堂模式,培养学
摘 要: 电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反映各国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风雨哈佛路》通过描述一名命运多舛的女孩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展现独特的美国精神,即注重个人主义、崇尚自我奋斗和信仰平等自由。本文通过对上述美国精神的解读,阐释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帮助更多读者理解美国文化。  关键词: 《风雨哈佛路》 美国精神 价值观 美国文化  电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电影自
会议
会议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代表了设计计算机的新方法。
古诗词是先儒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由于年代久远而背景复杂,文笔简约而意蕴丰厚等特点,在教学时往往有学生难以进入高远境界,老师也有辞难尽意的感觉。为了对诗歌的理解有构建性突破,笔者认为:除了要对诗词进行常规教学以外,要以美学构建的角度,对诗词进行赏析与领悟,增添对诗词学习的情趣,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下面通过名句诠释古诗词的美学构建形式。  一、色彩美  色彩调动人的视觉。色彩美最易被感知与认同,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