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能与孕期内女工解除劳动合同

来源 :人事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情介绍:]
  2008年4月,都安瑶族自治县韦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3个月后,韦某发现自己怀孕了。由于其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公司为其调换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于是公司通知韦某解除劳动合同,韦某不同意,此事搁置。2010年3月,公司由于经营困难,需要裁减人员,此时韦某的孩子已经一岁多了,因孩子体弱多病,韦某经常请假照看,公司决定将韦某裁减下去,韦某表示同意。公司在未给韦某经济补偿的情况下于2个月后解除了与韦某的劳动合同。
  [案例评析:]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只有在法定事由出现时,劳动合同当事人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劳动法》从第24条到第29条作了规定。该法第26条规定了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根据第2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第26条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韦某虽经调换工作仍不能胜任,但由于其在怀孕期间,公司不能解除与韦某的劳动合同。另外,《劳动法》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公司确需裁减人员,韦某的孩子已过哺乳期,公司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提前2个月送达韦某,韦某对此也表示同意。因此,公司可以解除和韦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但《劳动法》第28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若依第27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公司没有给予韦某任何经济补偿,违反了上述规定。对于这种情况,按《劳动法》第91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仍然有效,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單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健康问题被广泛关注,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了有关我国的森林健康,其中包括森林健康的内涵,当前我国的现状,制约因素,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发展途径。
问:编辑同志,我于1973年12月入伍,1985年12月退役到县物资公司工作,2007牟办理了提前退休。在部队我曾从事过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工作。请问:我曾从事过有毒有害的特殊工种工作年限是
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黄变换改进的信号分析方法。实验表明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分解的结果都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符合。但实验也发现,常规的EMD分解方法无法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政策也在不断的优化当中,各个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建设行业,逐渐趋于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周围的环境生态平衡也在逐渐的被破坏,空气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从而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为了更好的建设绿色家园,我国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应该重视生态平衡的保护措施,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