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自实施以来,引起全国各个课改区域的广泛关注,冠以“综合实践活动,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系列文章层出不穷,折射出综合实践活动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教师们的积极思考与策略探讨。本期,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为主题展开讨论,分别从教研员的层面、一线教师的角度,剖析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同角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期碰撞出更多的课程建设思考。
  
  自2004年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过了近10个年头,它既是课改中的亮点也是重点、难点。几年来,课程专家、一线教师们积极探索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推进课程的健康发展。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研究的焦点。多年来,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开拓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分类与开发原则。
   课程资源的分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或是校级管理式开发,所以更多关注的是以空间划分的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以属性划分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
   资源开发的原则。首先,教师要提高对生活领域中人、事、物的关注度,从中寻找课程资源;其次,要把已有的各种教学设施和硬件设备作为课程资源,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场馆、专用教室等;第三,要深入挖掘校外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
   目前,很多地区、学校都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同时,在区域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中,北京市2008年9月启动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社会大课堂”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古迹、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文化馆等481家社会单位纳入管理体系。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以下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实施纳入课程计划。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仅属于某个教师的“单打独斗”行为,或是一部分教师的小范围操作,使得课程资源呈点状式分布,缺乏对资源的整合开发。
   第二,课程资源开发忽视学生实际,存在学校、教师一厢情愿的情况。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实施者和课程建设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兴趣为中心。教师要关注、体验学生的生活世界,尝试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知识经验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
   第三,对校内资源开发不足,偏重于校外资源开发。学校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在课程实施的时间、空间上有先天优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很丰富,它是学生面临的最近、最真实、最可触摸的小社会环境。深度挖掘校内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做好校内资源状况调查、评估筛选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等工作。
   第四,重視文本型课程资源成果,忽视活动基地的开发、建设。无论校内还是校外的活动基地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适宜的活动内容、相应的活动设施,是一种长期、稳定、高质的课程资源。活动基地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力支撑点,应是一个学校、一个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学校和教师一方面可以建设一些校内的活动基地;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校外活动基地。开发校外活动基地时,教师要深入分析基地资源情况,把握资源特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做好资源的二次开发。■
其他文献
近年来,职成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精神,紧紧围绕促进职成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督导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和督导工作“四个转变”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价、指导的职能,圆满完成对我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各项督导工作,成效显著。  ■ 督学工作  一是完成对全市30多所中专学校和高职院校中专
课程开发背景    生命伦理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从全球范围来看,生命伦理教育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中学尚未普及,仅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开展。  2003年3月,我校引进此课程。我们认为,学习生命伦理学不仅可以增长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会大有帮助。在此后6年多的时间里,学校从各方面支持该项目的开发,多次派生物组教师赴国外出席生命伦
编者按: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深入推进减负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2013年5月,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和北京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联合举办“初中减负工作校长论坛”,全市初中校校长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  论坛旨在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和各环节总结经验,探索减负工作新做法、新思路。论坛主旨发言均选自各区县推荐的初中减负工作典型学校代表。本期所
为了能够在北京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工作中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我校在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的示范、辐射作用,首师大附中成立“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该班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德”“才”兼备——专职导师全面负责,学生高度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实验班核心目标是努力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培育厚德博学的创新人才。为此,我们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模式,实
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教育是一种供给,课程就是其中的核心供给力。在清华附小“1 X课程”体系中,健康体育与书香阅读可谓是两大亮点,更是学校通过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阅读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使之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
摘要 对美国“STEM”教育进行了追本溯源,以一名赴美教育考察物理教师的视角,从“S、T、E、M”四个方面阐述了目前美国K-12学段“STEM”教育宏观集成、微观分科的实施状况与突出优势,通过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的对比,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应加大对科学本质教学的关注,加大对工程、技术教育关注的观点与思考。  关键词 “STEM”教育 科学教育 物理教学  “STEM”是科学(Science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发展要靠改革,而教育改革面临不少体制机制藩篱。时至今日,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处于“深水区”的课程改革应该推向何方?我认为,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应该体现四个“更加”。     更加普惠  课改之前的很长时期内,教育面向少数学习尖子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学设计、课堂提问以及作业布置更多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课改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改观,教育开始
专家简介:王殿卿教授,曾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创建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并兼任所长。他以探索21世纪中国德育为目标,以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为内容,从“八五”到“十一五”,承担省市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9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百余万学生当中,进行了20年连续滚动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收到实效。  1993年,中共中央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9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研究员。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  如果为优秀的品牌学校寻找共同的元点,也许既不是优美的高楼大厦和先进设施,也不仅是那优秀的考试分数和各种优异的竞赛成绩,而是一种执
善于雕琢的匠师,总会让钻石在他们的手中发出最美的光彩;擅长教育的老师,会让学生在他们的引导下,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上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送入校田径队,随后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通州区重点中学——运河中学,三年后通过高考进入了北京市体育师范大学,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体育教师的岗位。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通州区龙旺庄中学工作到现在。还记得1999年,我第一次踏进龙中校门,发现现实和我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