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希勒沟石英岩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等多方面分析,阐述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为以后在该区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石英岩 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6-1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在区域上位于南祁连褶皱带,柴达木—仓吉哈达隆起东端。对应的成矿带为东居洪图—石乃亥加里东期(钨、锡、铋、金、铜、铅)成矿亚带(Ⅳ8),区域内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构成较为醒目的花岗岩带。岩体规模较大,多呈岩基状产出,岩体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蚀变作用不甚强烈。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岩性较简单,主要為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和石英脉,其次为第四系(Q),构造不发育。
  2.1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主要组成为灰-灰黄色砾石层夹亚沙土层。第四系覆盖面积大。
  2.2侵入岩
  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岩体出露于详查区中部和中南部,其它部位被第四系风积砂土覆盖,岩石呈灰白一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具粗粒花岗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10~25%,条纹长石为主),椭圆状,卵形,颗粒巨大(见最大者其长轴可达8cm),边缘不完整,晶体内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磷灰石等包裹体,斑晶与基质界线清楚。基质由斜长石(20~30%)、钾长石(25~30%)、石英(20~40%)、黑云母(3~8%)、金属矿物(少量)及微量的磷灰石、褐帘石等组成。
  2.3构造
  本区内第四系覆盖厚,构造行迹不明显。
  2.4脉岩
  石英脉呈岩墙产出,位于详查区中东部,围岩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脉沿由斑状花岗岩北东-南西向张性断裂贯入。该石英脉位于平缓的山梁上,残坡积覆盖较大。石英脉高出地表10~27m,远远望似一道雄伟的城墙,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石英脉走向50°-65°,倾角78°-80°,长480m,宽50m。石英脉呈坚硬块状,洁白,断面为油脂光泽,质地纯净。
  在本区中西部有一石英脉体,宽约3m,长约35m,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
  3矿体特征
  经2011年度工作,圈出石英岩矿体9条,具体特征见表1。
  3.1特级级别矿体
  Ⅵ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透镜状,沿走向长27.16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757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9.438%。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63°,由CWCY2控制。
  3.2 Ⅰ类级别矿体
  (1)Ⅱ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48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356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89%。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7控制。
  (2)Ⅲ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93.12米,矿体平均厚度为7.798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84%。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10°<82°,由CWCY4、CWCY5控制。
  (3)Ⅷ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811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9.01%。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8控制。
  3.3Ⅱ类级别矿体
  (1)Ⅰ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02.6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6.533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58%。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58°,由CWCY6控制。
  (2)Ⅳ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76.52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634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2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10°<82°,由CWCY5控制。
  (3)Ⅴ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86.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3.857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28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63°,由CWCY2控制。
  (4)Ⅶ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16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365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787%。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8控制。
  (5)Ⅸ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69.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2.618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44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CWCY8控制。
  参考文献
  [1]1980年,省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开展了1:20万《鱼卡》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其他文献
[摘要]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对于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特征研究,发展极为迅速,至今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较为完善的研究内容。新疆北山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的准噶尔洋壳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缝合部附近,靠塔里木板块一侧,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该区褶皱、断裂构造形迹相当发育,它们相互叠加、改造、控(限)制,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本文主要从新疆北山地区从切带的结构特征与成矿的关系、金
期刊
[摘要]该蛇绿岩带是本次在测区南部新发现的非正式地层单位,为康西瓦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出露于测区康西瓦一带,在基岩出露处发现蛇绿岩残片,其物质组成主要有橄榄辉石岩、辉石岩、角闪石岩、辉绿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硅质岩、硅化粉晶灰岩等岩片组成,或者被晚期侵入体侵吞呈残留体、捕虏体状分布。说明在康西瓦一带存在一个区域型的缝合带,为典型的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关键词]康西瓦 蛇绿岩 缝合带 大陆边缘  
期刊
[摘要]新疆裕民地区位于阿尔泰褶皱系南缘克兰华力西褶皱带中。矿体沿裕民次级向斜构造产出,赋矿岩组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认为该矿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矿床受海底火山喷发、区域变质及热液活动控制明显。  [关键词]裕民地区 火山喷发沉积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9-1  1区域地质特征 
期刊
[摘要]从金的地球化学性质、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富集规律、成矿作用、金矿勘探开发等5个方面列举了金矿床不同于其他金属矿床的特殊性,认为应建立针对金矿自身特点的成矿理论以及研究和找矿方法;指出了目前在金矿研究、勘探等方面存在的4个缺陷;提出了今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4个问题。  [关键词]金矿床 特殊性 意义 研究 找矿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期刊
[摘要]江西南部地处南岭东段,东临武夷,西接诸广,区内重峦叠嶂。多年的地质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证明其他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著名的钨矿矿集区。其中赣南地区是我国钨资源最集中、开采历史最悠久的黑钨矿产地。就赣南钨矿的特征分析,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赣南 钨矿 特征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0-
期刊
[摘要]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作为一种灾害性的地质事件可以在地层中形成地震一海啸事件沉积记录,在海相环境也可引发重力流沉积浊流或碎屑流沉积。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因震积事件而形成的灰岩与在该群中出现的大陆裂谷型枕状玄武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为蓟县纪时发生在该地区大陆裂陷活动提供了直接证据,也帮助恢复裂谷盆地的空间格架。  [关键词]地震 震积作用 震积岩 海啸岩 震浊积岩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
期刊
[摘要]目前,社会对矿产品的用处越来越多,當然用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多空区,我们该如何去破坏矿体去采矿呢?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采矿的方法。  [关键词]复杂 多空区 矿体 采矿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8-1  采矿也就是一种生产活动,在社会上除了农业耕作,采矿就是最早的生产活动,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从采集石头开
期刊
[摘要]沱沱河雀莫错铅锌矿区是西部找矿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发现多处具有找矿潜力的热液矿床。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控矿因素的研究,目前找矿工作遇到了瓶颈。在前人对沱沱河地区研究成果及自己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成矿学理论,结合矿床地质资料,从构造、岩浆、地层等控矿因素分析入手,利用遥感构造解译,对铅锌矿进行控矿构造研究。
期刊
[摘要]造山带成矿作用研究是当代国内外成矿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规模巨大,成矿作用显著,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广泛关注,已开展大量基础地质研究和成矿作用研究工作。而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东昆仑东段,对于东昆仑西段,由于自然条件和工作程度的制约,对区内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东昆仑西段,尤其是野马泉地区成矿条件优越,大中型矿床密集分布,已发现的矿床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晚古生代-
期刊
[摘要]通过近年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河地区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对小南川一带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套侵入岩对区内钨锡矿种成矿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经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认为该区侵入岩时代为晚三叠世,形成于后碰撞花岗岩时期构造背景之下,是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所形成的产物。  [关键词]侵入岩 晚三叠世 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