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视角定义下对“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以舞蹈作品《悥》为例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非遗”舞蹈的概念,大多界定为民间传统舞蹈。“非遗”舞蹈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江永“女书”文字为素材创作的舞蹈作品《悥》为例,阐述其创作历程和思路,得出了广义视角下对“非遗”舞蹈进行深化定义的结论,“非遗”舞蹈除了传统民间舞蹈或者是基于传统民间舞蹈创作提升后的舞台舞蹈以外,还包括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为创作元素或基础而形成的舞蹈,这种基于概念泛化的生产性的“非遗”舞蹈,能成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舞蹈的途径。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大规模电子产品的生产中,装配与焊接工艺是通过一系列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线来进行的。在批量少和品种多以及在科研和返修的过程,手工焊接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作曲家张朝创作的《哀牢狂想》,是一部应用现代音乐创作手法,融合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钢琴协奏曲,体现出鲜明的音乐色彩性。文章通过对音色-音响布局的各种形态及横向对比
美术教师以解放学生身心、解放学习空间、解放心灵感悟的美术教学"解放观"思想,建构多元形态的日常学习,在学校艺术特色育人的大环境下,融入大自然、生活、社会全方位的美育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新兴开展起来的项目,它种类复杂、涉及项目繁杂、时空变化较大,而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又无常规有效方式可循,就点面工程大中型开发建设
摘要:水鼓作为德昂族精神象征的物化标识,其声音“纹样”体现出德昂族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建构,具有超越日常语言功能的感召性,由其衍生的水鼓乐舞共同组成了德昂族精神与物质相互涵化的水鼓文化。文章依托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为学理支撑,以单点民族志的视角,完成了对南桑村德昂族水鼓乐舞与文化持有者日常生活关系的持续考察,构建了“他者”立场的文本描述。  关键词:水鼓乐舞 物化标识 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
根据实验教学的要求,分析了高职高专饲料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